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作為東南亞第一大經濟體,印尼在世界上為何沒有存在感?

作為東南亞第一大經濟體,印尼在世界上為何沒有存在感?

印尼現在是東南亞第一大經濟體,世界第四人口大國,現有2.64億人口,排在中國、印度、美國之後,位居第四名。我們來看,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世界影響力廣泛;印度作為世界第二人口大國,雖然經濟實力還差點,但是一天存在感刷的響噹噹;美國作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在各方面的影響力簡直是不用擺了。

而印尼作為世界第四人口大國,東南亞第一大經濟體,國土面積190萬平方公里,2017年GDP1.01萬億美元,按照印尼的規模和體量來看,不說成為世界大國,就是區域大國那也不在話下。然而,要不是印尼現在舉辦亞運會,有幾個人會去關注印尼呢?感覺印尼還沒有東南亞的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存在感強,這是為何呢?

一、地緣結構的過度分散,導致難以聚合成強大的綜合國力。

我們知道印尼是一個萬島之國,全國有17508個島嶼,島嶼多,海岸線和港口就多,這對於發展海洋貿易比較便利,所以近代像葡萄牙、荷蘭這些國家都曾殖民印尼。

但是島嶼眾多,星羅棋布,並且東西跨度有5000多公里,這種過於分散的國土結構不利於國家建設和經濟發展。就交通而言,島嶼之間可以通過航空和船舶聯繫,但是航運的成本高,運量低,並且機場布局有限;船舶運輸比起空運來說運量大,但是速度慢,這對於大多數國家以陸路的鐵路和公路運輸方式為主,印尼的運輸效率要低得多。

目前印尼領土由五大板塊組成,加里曼丹島、蘇門答臘島、伊里安島、蘇拉威西島和爪哇島組成。距離最近的蘇門答臘島和爪哇島之間的巽他海峽最窄處只有26多公里,這樣的距離可以通過建設跨海大橋的方式將兩個重要的板塊相連,雖然造價有點高,但是為了國家經濟發展也是值得的。但是其他幾個島嶼之間,距離最近的加里曼丹島和蘇拉威西島也有上百公里,蘇拉威西島和東邊的伊里安島相距更是上千公里,遙遠的距離不利於經濟聯繫和發展。

由於各版塊的過於分散,在國家財力有限的情況下,國家只能把資金投放到有限的幾個大島,而其他島嶼由於沒有國家大量資金的投入基礎設施相對落後,這就難以支撐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所以,印尼各個板塊的過度分散對於國家整體經濟的發展十分不利,既不利於各個板塊之間的密切合作,又不利於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所以印尼在經濟上由於地緣結構的過於分散,難以形成強大的經濟實力。

有人說日本也是島國,不也發展成發達國家了嗎?

我們具體來看一下,日本領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4個大島和其他7200多個小島嶼組成,也有「千島之國」美稱。日本的四個島嶼之間聯繫比較緊湊,比如九州島和本州島之間最窄處還不到1公里,兩個島之間有公路和鐵路相連;本州島和四國之間距離也不過20公里,也有公路和鐵路相連;本州和北海道距離雖遠,也只有20公里,日本新幹線鐵路連接兩島。日本雖然也分成四個大島,但是各島之間的距離較近,都與公路和鐵路網相連通,這極大方便了各島之間的經濟聯繫和合作。

印尼各島嶼聯繫的便捷性比日本差得遠,並且印尼各版塊分布在300多萬平方公里的海域,如果在陸地上可以以中心城市帶動周邊地區發展,但是分布在廣闊的海面上,中心島嶼對於周邊島嶼的帶動性就比較差。

而面積是印尼第五大島的爪哇島集中了印尼一半以上的人口,是印尼的政治和經濟中心,而另外四個較大的島嶼經濟實力和政治地位跟爪哇島沒法比,這種發展的不平衡性也決定了印尼各地的差異性比較大,很難做到各個地區協同發展,也使印尼的綜合實力不能有效地聚合,難以形成一股合力,這也是印尼經濟難有大的作為的重要原因。

二、缺乏大國戰略,難以有效發揮地區和國際影響力。

印尼雖然是東南亞最大的經濟體,但是由於自身實力有限,國內面臨眾多的問題,主要精力在於國內的發展,沒有在地區或國際舞台上表現的強烈慾望,這跟印度完全不同。印度不但要做南亞地區的大國,主導印度洋地區,還在不斷地謀求世界大國地位。比如不斷地購買先進的武器裝備,建立強大的軍事力量,謀求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等。這種國家戰略戰略的不同,也使大家覺得印尼不但在世界上沒什麼影響力,就是在東盟內部也不能起主導作用。

三、主體民族佔比未過半,難以形成較強的民族凝聚力。

印尼在歷史上未形成過大一統的國家,眾多島嶼分布著不同的部落或邦國,沒有形成強大的主體民族。印尼雖然有2.64億人口,卻有300多個不同的民族,單一最大民族爪哇族人口佔印尼總人口的比例只有45%,連一半都達不到。而印尼在民族政策方面奉行大爪哇主義,忽視或歧視少數族裔,國家大量的資源都集中於爪哇島,其他邊緣島嶼的民族不但受不到中央的恩澤,中央還要從各地徵稅,將地方資源轉移走了,當地人們生活得不到改善,因此加重了邊緣民族的獨立傾向。同時,印尼在歷史上對少數族裔的打壓,不但造成各民族的仇恨,同時也增加了印尼的內耗,這樣的民族政策,使其他少數民族不滿,難以形成強大的民族凝聚力。

第四、印尼由於國內的各種矛盾,存在比較強的分離勢力。

印尼國內存在複雜的民族矛盾、歷史問題、宗教問題、腐敗現象、資源分配問題,再加上印尼奉行大爪哇主義的民族政策,導致各種分裂活動出現。比如,蘇門答臘島西端存在的亞齊獨立運動,伊里安島存在的巴布亞人獨立運動,帝汶島存在的東帝汶獨立運動(已獲獨立)。印尼由於地緣結構過於分散,使各個島嶼在時空聯繫上被分割,而印尼的核心板塊位於爪哇島,距離其他島嶼的邊緣地區較遠,控制力較弱,容易使各分離勢力失去控制而獨立。如果再有外部勢力介入扶持,那麼有獨立傾向的地區會紛紛效仿,後果就是有更多的地區脫離印尼而獨立。

印尼由於國家地緣結構的過於分散,難以形成強大的國力,再加上存在的各種問題,使印尼難以展現自身真正的實力,缺乏國際影響力,從而失去自己的存在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銘蘇先生 的精彩文章:

此國二戰中被打殘,國家分裂,割地賠款,戰後卻創造世界經濟奇蹟
巴西建國200年,為何沒有發展成像美國之類的超級大國?

TAG:銘蘇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