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傻逼三定律,和10條牛逼指南

傻逼三定律,和10條牛逼指南

時間不會等你



每天多一點學習



彭縈   改變自己主創


ZeeTea CEO | 創業者 | 撰稿人 | 性格分析師





一個人的能力邊界在哪裡?

先把一件事扔給他,做得好,再把一件更大的事情扔給他,然後你再扔。直到他奔潰,你就知道,哦,邊界在這裡了。




你會驚訝的發現,有的人不管你再怎麼把難度指數級提高,他都不崩潰。還一臉挑釁的樣子,來呀來呀。這也是一種天賦。 






傻逼三定律,和10條牛逼指南



作者:老喻


來源:孤獨大腦(ID:longlybrain)



首先,讓我們重新定義「傻逼」。傻逼=以傻逼之。如此闡釋,倒是從兩面夾擊,解釋了如下的1和2:





1、聰明人以傻逼之,通常是逼自己;有科學家說過,所謂專家,就是在一個很小的領域裡把所有錯誤都犯過了的人。聰明人,在一個有相對優勢的半徑內,用「傻」把自己「逼」到極限。除了上一句「技術屬性」的「遍歷性」,還有情感屬性上的「保持飢餓,保持傻逼」。




2、傻子以傻「逼」之,通常是你被傻逼對上了;面對這種,要麼一走了之,要麼是以在實驗室採集樣本的心態:nnd,這個樣本為啥如此傻逼呢?要有如獲至寶的感覺。這時你要克服的是羅素說的:這個世界的問題在於聰明人充滿疑惑,而傻逼們堅信不疑。




3、在牌桌上,假如你不知道誰是傻逼,那你就是。這大概解釋了那些傳銷式的金融騙局裡,為什麼當事人心知肚明,還是會假設自己和老大同在,不會被拋入傻逼那一側。




-  01  -

牛逼者,以傻逼之




愛因斯坦說:只有兩件事是無限的,宇宙和人類的愚蠢,然而我不太確定前者。以傻逼之,正是波普爾的「證偽」。他認為,世界上只有兩類理論:第一,經過檢驗並以適當的方法予以駁斥、已知為錯誤的理論,稱之為已被證偽。第二,尚未得知是否錯誤或者尚未遭否證,但將來有可能被證明為錯誤的理論。




塔勒布如此描述:為什麼沒有一個理論正確?因為我們無從得知是否所有的天鵝皆為白色。其中使用的檢驗機制可能有誤,但是我們仍舊可以提出這樣的陳述:世界上有黑天鵝。理論無法被驗證,只能暫時被人接受。




以棒球教練貝拉的話來說,過去的資料裡面有很多好東西,可惜的是它也有壞的一面。落在這兩類理論之外的,就不叫理論。如果一個理論沒有包含一組可以被驗證為錯誤的條件,只能稱之為騙術—否則無法加以駁斥。




為什麼?因為占星家總是能夠找到理由去解釋過去的事件,比如說「火星在線上但運勢不太強」。




-  02  -


與傻逼斗,或討好傻逼,你就傻逼了





你對傻逼容忍太久,你就會慢慢成為傻逼。又或者討好傻逼。




《原則》里,提到了「塑造」和「塑造者」的概念。作者認為喬布斯是這個時代最偉大、最有偶像意義的塑造者。到底什麼是塑造者呢?共性是獨立思考、目標大膽、靈活應變、大圖景與小細節、堅定而開明......




總之一大堆好看又沒用的詞兒。但是有一點,可能對你我是真有用的:「塑造者」們都在一項上打了低分(很爛的意思):「顧及他人」。




每當面對是實現自己的目標還是取悅他人(或不讓他人失望)時,他們都會選擇實現自己的目標。即,塑造者從來不為「討好傻逼」這件事兒所困擾。關於不與傻逼斗,請聯想「不要和豬摔跤」。




-  03  -


一屋人,你不知誰是傻逼,那你就是





假如一桌打牌(有輸有贏的零和遊戲)人,你不知道誰是傻逼,你就是傻逼。




下面是10條牛逼指南。




-  01  -


不要「人設」





不給自己所謂「人設」。「人設」不是給出來的,而是被群眾感受出來的。更聰明的策略是,為減少他人給自己設計「人設」的麻煩,乾脆自稱「傻逼」。如此一來,世界瞬間變得美好了。本質而言,你把自己變成了「超級現實」的人。




有什麼好處呢?達里歐總結過:做一個超級現實的人理解現實,接受現實,處理現實問題,既是務實的,也是美妙的。我已經是一個超級現實的人,所以我學會了欣賞所有現實的美好,包括嚴酷的現實,並開始鄙視不現實的理想主義。




科學家費曼喜歡用一種極其直截了當的態度看待物質世界,對於純假設性和主觀的問題毫無興趣。在一次演講中,費曼提出,在發表任何科學結果前,我們應考慮所有自己可能會犯錯的地方。「首要原則是,」他說,「你一定不能欺騙自己--但騙自己是最簡單的事了。」




-  02  -


敢說自己傻逼




例如特朗普,美國人罵他,全世界罵他,他不在乎、不掩飾,還狡黠地利用。罵自己傻逼,也是一種撒嬌方式。這方面鋼鐵俠是高手。馬斯克尤擅在推特上撒嬌,例如說起特斯拉SUV的翅膀車門,他發推文稱:「我們正在簡化Model 3和Model S的生產方式。至於Model X……我承認我是個蠢蛋。它的結構太複雜無法進行生產簡化了。」




Tesla的車友群,是我經歷的最奇葩的微信群之一。基本調性就是:我們就是傻逼呀,我們都是小白鼠,哈哈哈!大家其樂融融,對車的小毛病格外能夠容忍;我們都是牛逼啊,你看馬斯克的火箭又發射成功了。




撒嬌是一種強大而隱匿的暴力,哪個父母在孩子面前不是傻逼呀。




-  03  -


不要刻意證明自己牛逼




司馬懿VS諸葛亮,諸葛同學一路都在證明自己牛逼,結果呢?很多時候,牛逼事件只是事後包裝。如果某事業需要連續不斷的牛逼事情發生,才能完成,這事兒其實挺傻逼的。最傻逼的就是為自己的牛逼辯護。例如長期資本,一群數學天才、華爾街悍將、外加諾獎得主,堅信自己模型的正確,結果還是炸掉了。




聰明人證明自己牛逼的衝動,不亞於東施秀自己的姿色。長期資本掛掉後,還是其中的一些人,再次出山,試圖挽回自己的牛逼,結果又炸了一次。




-  04  -


每天早上起來都是一張白紙




人工智慧阿爾法狗下圍棋,牛逼的地方在於,每一手棋都重新思考,一心只當前面的棋都是別的傻逼下的,絕不為其辯護。




有位基金經理講過一個故事:索羅斯給他讓 2000萬美元(當時是很大一筆數目)去投機,他藉此創立了一家交易公司。幾天後索羅斯到巴黎,他們在共進午餐時聊到市場,他發現索羅斯的態度變得相當冷淡。之後索羅斯把錢全部撤回,沒做任何解釋。




塔勒布評論道:索羅斯這類真正的投機者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在於他們的行為缺乏路徑依賴。他們完全不受過去的行為束縛,每一天都是一張白紙。




-  05  -


路徑零依賴




牛逼零依賴,路徑零依賴。達里歐總結道:不要固守你對事物「應該」是什麼樣的看法,這將使你無法了解真實的情況。很重要的是,不要讓偏見阻礙我們保持客觀。




想要取得好結果,我們需要冷靜而不是情緒化。當我看到一些我(或人類)認為是錯誤的自然事物時,我會先假定我是錯的,然後努力弄明白,為什麼說自然如此運行是合理的。

某次,索羅斯在談話中表示非常看壞後市,看起來他在市場中賣空。幾天後,市場暴漲,頻創新高。有人擔心索羅斯可能賠錢,問他是否有所損失。




「我們大賺了一票,」索羅斯說:「我改變了主意,不但回補空頭頭寸,還建立起很大的多頭頭寸。」




 

-  06  -


復盤




圍棋這項活動最牛逼的地方是:復盤。對於職業棋手而言,輸棋是很殘忍的事情,相當於拳擊手被打趴在地,滿地找牙,回家還沒飯吃。這個時候,雙方賽後還鮮血淋漓地坐在一起,互相分析得失,實在是了不起。復盤時,大家通常是討論「我走錯的一手」,而不是「牛逼的一手」。




因為某個牛逼招數都對應著某個傻逼招數。這時,分析某一手牛逼,遠不如分析哪一手傻逼有價值。總是顯得很牛逼的人未必真厲害。說明你總是把自己逼到某個絕境,然後牛逼一把。只有傻逼才會經常有這種牛逼。




你看阿爾法狗,幾乎沒有牛逼之手,人類頂尖高手稀里糊塗就輸掉了。阿爾法狗把復盤這件事兒演算法化了,自己和自己對局,算每一手棋勝率時,同步復盤,然後不斷調整參數,強化學習。




《原則》里的可信度加權,找最好的專家,設置權重,評價,調整,亦是類似的演算法思路。




這方面,我們也會犯如下錯誤:





1、我們生活的快感依賴於傻逼。因為牛逼的人令自己不舒服。




2、選錯專家。有些專家以吹牛為生,毫無見地,又或者過於放大某些事物,以顯得自己牛逼。




3、有些事情你必須獨立思考。例如投資。




-  07  -


別造牛逼黑盒子




如果復盤是找黑盒子,則很傻逼。例如,因為上場足球賽我們穿了紅襪子,所以就能贏韓國隊,等等。你以為是量子糾纏啊。




所謂迷信,就是用一個黑盒子去解釋另外一個黑盒子,還覺得自己特科學。真理是惟一我們要追求的。




-  08  -


能說過去傻逼,絕不承認未來傻逼




牛逼者,雖然對事情則充滿懷疑,骨子裡卻充滿自信。你看馬斯克,經常罵過去的自己是傻逼,但從沒說過自己將來乾的事兒是傻逼。還有,與未來緊密關聯的方面,也不能承認自己是傻逼。




說自己傻逼,和自己干牛逼事,並不矛盾。

天賦之一種,是知道自己牛逼,然後意識到自己傻逼。




-  09  -


在邊界內做看起來傻逼的牛逼事




科學精神,就是在某個邊界內,用一種看起來很笨的方法,來干聰明事。科學精神即「求真」。這是牛人的共同之處。例如科學劃定的區域,與巴菲特的安全半徑,精益創業,快速試錯,都是類似概念。




順便說一下聚焦。聚焦首先是界定邊界,然後在邊界內試錯,然後鎖定焦點。有點像攝影師先把一個區域裝入鏡頭,然後調整焦點。一開始就「聚焦」的,大多是死亡率極高的創業者。




-  10  -


牛逼狹路相逢,尤其要說自己傻逼




一般文人相輕,其實牛人之間也相輕,經常互道一聲傻逼擦肩而過。所以乾脆說自己傻逼,就像敵我進桑拿談判,脫光自己,彼此不擔心藏暗器。




最後,這屆江湖很不幸,要到流氓圈裡找高尚人士。比特幣首富錄音泄露,反倒圈了不少高級粉。一些做企業的朋友,以前鄙視他,現在覺得「這個傻逼可交啊」。潛台詞是,這丫還挺牛逼的。




倒不是說多高尚,至少他不騙身邊人,比起大多數人已經好很多了。江湖大哥固然可憎,至少罩著小弟。而且,這年頭,又有幾人能說點兒真話呢?




告密者才是真傻逼。



本文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孤獨大腦(ID:longlybrain)


封面圖 by Meme .





今天你做了什麼改變




如果你準備在一堆人中挑出一個人來做某份工作,那就挑最會講故事的那個。至於他有沒有做過市場、銷售、設計、編程或其他什麼,倒並不那麼重要。可能有人不能理解邏輯,但能很好的理解故事。找投資人融資需要講公司的故事,做品牌需要寫文案,面試需要介紹自己,甚至和會講故事的人談戀愛都不會無聊。會講故事意味著思路明晰,懂得溝通,善於思考,講故事是每個人都可以學會的技能,彭縈會在上周末分享了語音「如何寫出一個好故事」。下面是語音反饋:




@會員 徐徐


此期語音,最讓我喜歡的是招聘時與應聘者溝通的方式。用一段話評定一個大家都熟知的人物、用一段話介紹自己、分享社交賬號、分享朋友圈截圖、分享生活照、描述其他企業的創意,一個有意思有應聘過程,更形象更生動的展示一個人。自己加新的微信好友時,總會第一時間逛逛他們的朋友圈,逛完便能大概知曉,Ta是一個「怎樣」的人。


傑出的人,為了得到想要的,可以付出所有時間、精力、金錢,專註於目標,這也就是為什麼有目標的人,更容易成功,成功的人,更有故事可以分享。


講故事的出發點,個人覺得可以分為二種情況,一種是純粹分享自己的故事,那一定是要講自己有感而發,真實發生的故事,這樣Ta人更容易感同身受;另一種是為了讓Ta人接受某些觀點/產品等,這種情況,就得好好研究對方的感興趣點、對方的痛點,完全從對方的角度出發,為對方解決某些麻煩,這樣的故事也是容易成功的。


無論是給自己講故事,還是給Ta人講故事,都需要在每一天好好的生活,好好的努力,好好的堅持,好好的進步,這每天堅持的點滴,會有複利的作用,是神奇的魔法。




@會員 小舟


今天聽到這一篇關於講故事的,很有感觸。我一直有想要寫書的願望,希望把自己的一些經歷,感悟與思考系統性地分享出來,以前也構思過好幾個不同的主題和大綱,嘗試過利用業餘時間來寫,但往往很難進行下去,感覺自己寫的東西乾癟啰嗦,自己都看不下去。


後來我開始記手賬,每天隨便地寫一些生活記錄,畫一些插畫,覺得比較好玩,也沒有什麼壓力,不需要給別人看,不知不覺就一直堅持到現在了。從剛開始記錄生活片段,到制定一些計劃表,如運動,閱讀,手繪練習之類的,每日打卡,回過頭翻看自己這幾個月來的記錄比較有成就感;再之後我開始寫一些其他的題材,生活感悟、風景、讀後感、對專業的思考,對工作的總結反思,慢慢地篇幅越寫越長。現在我仍然堅持日常記錄一些生活瑣事和心情,到周末用一個大塊的時間來集中寫一個話題。感謝縈姐。




現在就加入會員




點擊「閱讀原文」加入改變自己會員,就可以在本周日聽到上期語音

如何寫出一個好故事

作為額外福利。






想知道

會員

能得到什麼?↓↓↓點擊閱讀原文,10 秒鐘加入我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改變自己 的精彩文章:

見不得別人的好,錯失的是改變自己的機會

TAG:改變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