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果時間真的是一劑良藥

如果時間真的是一劑良藥

作者簡介:雪歸,本名楊秀珍,海東市平安區人,中國作協會員,青海省作協會員,曾就讀於魯迅文學院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小說等文學作品見於《文藝報》《清明》《文學港》《朔方》《飛天》《西藏文學》《青海湖》等報紙雜誌,著有中短篇小說集《暗蝕》《無腳鳥》《在我之上》,散文隨筆集《雲端或泥淖》等。有小說作品獲得青海省政府文藝獎、青海省青年文學獎文學之星等。

寓意吉祥的、有著驛站之稱的青藏小城——平安,是我的胎血之地。這裡有日夜流淌的湟水河蜿蜒向東,這裡有絕壁聳仞的紅崖山起伏綿延,這裡有跪乳的羔羊和甩尾吃草的老牛,這裡還有我在春種秋收中習慣於一世操勞的鄉親父老。

在小說創作中,平安被我虛化為安城。我的許多小說作品,諸如《飛翔的日子》《不是麥子就是豆子》《隱深》《鏈式反應》等,以安城、安鎮、安村為地理坐標和精神家園,相繼在《清明》《朔方》《小說林》《西藏文學》等多家刊物發表。可以說,我的創作始終緊貼著平安,緊貼著腳下的這片土地。我的第三部小說集《在我之上》入選魯迅文學院文學叢書,由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這本書的封面上,印著這樣一行字:「作品大都以關注底層弱小、挖掘美好人性為視角,以女性特有的細膩和筆觸,塑造了許多卑微卻堅韌的生命,探討了紛繁複雜的現代社會背景下,個人命運的起伏跌宕、轉折變幻,彰顯了女性作家的人文關懷。」

當我習慣性地用文學的筆觸進行記錄和書寫時,我試圖通過小說的形式,來表現現實對人無限制的磋磨中,堪稱寶貴的尊嚴,以及理想。著名作家方方認為,另一種現實,在與社會現實平行發生。我曾在一些小說作品中試圖反映失地農民的困頓和掙扎,征地拆遷中的矛盾與衝突,下崗失業人員的艱難與希望,空巢老人的守望與希冀,留守兒童的孤獨與渴望。

我在小說里設計了各類人物,在《杏花天》里,有為了生計努力工作,卻為了一絲難得的溫情而甘願忍受他人誤解的尚秋菊;在《春尖尖》里,有認真洗好每一輛車,本本分分地做好手頭工作的周蕊;在《我把蔣之菡丟了》中,有給富二代當保姆的,來自農村、家境貧寒的年輕未婚女性——小姜;在《欲說還休》里,有在拆遷中遇到尷尬和無奈,並患有不孕不育症的小袁;在《隱深》中,有迫切想嫁到城裡的農村姑娘崔美蘭;在《飛翔的日子》里,有在顛沛掙扎中生活的肖蔚;在《破窗》里,有後悔於一念之差想彌補過失的老奎……

《時間給的葯》可算是我的新作,刊發於《飛天》雜誌女作家專號,這篇小說以平安區巴藏溝回族鄉為主要地理背景,從該鄉打造的花海旅遊景點切入,選擇了一個在景區做生意的藏族女性為主要人物展開敘事。

小說中我設計的拉姆出生在一個藏族家庭,她嫁入一個未被完全漢化的藏族家庭,並育有一子。離家不遠的景區打造花海吸引了不少遊人,拉姆發現了商機。她置辦好家當,用三輪車拉著到景區去賣炕洋芋。雖然十分辛苦,掙錢不多,但拉姆很滿足,因為這是她自己掙來的。剛開始做生意的拉姆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麻煩,來花海景區拍照的攝影愛好者唐冉,幫她解決了難題。在品嘗過拉姆親手做的炕洋芋後,唐冉被眼前這個美麗、勤勞、善良、樸實的鄉村女子深深打動。他以花海為背景拍下了她忙碌的過程。並留下50元錢。由於擔心拉姆不收,唐冉隨口說了一句要洋芋的話。

為了給唐冉準備洋芋,拉姆非常用心。為了方便唐冉來取洋芋,拉姆不得不在雪天去景區等唐冉到來。因此發生意外,導致臉上留下難看的疤痕。後來,唐冉家想要找個擦玻璃的人,碰巧就是拉姆在城裡打工的男人。當男人發現唐冉家竟然有自己妻子的照片,他也終於明白妻子的心病所在。於是,在擦完玻璃後,拉姆的男人以他擦玻璃的工錢相抵,悄悄拿走了那些照片。

雖然是虛構的故事,但我創作的靈感就來源於在景區做生意的年輕女子。我曾經在景區觀察過許久,當地村民努力用雙手改變生活的姿態令人動容。最終,我構思了這篇小說。

可以這樣說,這篇小說中沒有誰對誰錯。我們既很難指責留下50塊錢的唐冉,也不好指責悄悄拿走照片的男人。只能說造化弄人,讓世間有太多難以避免的陰差陽錯。

這篇小說,涉及精準扶貧、民族團結、鄉村旅遊、高原美麗鄉村建設、當前社會主要矛盾等內容。小說中,我特別選取了一些詩句植入,在有意加深作品的文學性、可讀性的同時,也想給小說增添詩意之美。

平安,我始終對這裡心懷感恩。我以文學的形式,表達著對於平安最為深切、最為誠摯的敬意!

當我在寫作中藉助某個人物、某種場景、某段情節的設置,使一些人通向表達自己的途徑時,這也讓我找到了適合自己的表達方式,這其實是非常幸運的事情。用文學的小勺在生活的大海中舀水時,如何真正跳出一己之悲歡,在震撼人心中,達到對社會現實生活的高度關注與反思,我認為這應該是一個真正具備道德素養的作者所應追求的目標,這也絕對不是簡單意義上的取代和淘汰。

有讀者說,《時間給的葯》之所以發表後被《作品與爭鳴》轉載並刊出相關評論文章,關鍵是揭示了在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邊遠少數民族地區那種淳樸向上的精神,表達了熱情敦厚的民族情懷和誠信重諾的處世思想,體現了重義輕財珍惜生命的美好情愫。如今回過頭來再看,這篇小說可能並不是我最好的小說,但一定是相當真誠的一篇。有許多個長夜裡,我為小說主人公拉姆的設計絞盡腦汁。小說中的拉姆,雖然卑微、渺小、弱力,但我盡我所能地展現她身上的堅韌、頑強、剋制、隱忍。我賦予她生命與品格的同時,也期望自己能就此燃起一堆火,雖未必能照亮深沉暗夜,但期待能夠給艱難里行進的人以溫暖和希望。

小說里,我還著力營造了一種溫暖的氛圍。有萍水相逢的人與人之間的互幫互助與惺惺相惜,有在艱難、卑微、粗陋的生活中人性美的閃光點。相信這些東西,能夠給人以向上、向善的力量,為實現心靈的救贖和對於完美道德的追求注力。

文學應該是照顧人心的。我堅持來源於生活的文學不應該只是對現實的簡單描摹或複製,應該高於生活。這也是我之所以給我的許多小說作品中刻意增添一些光亮因素的主要原因。當我們被千絲萬縷牽繫所纏繞,若想不被這個喧囂沸騰的世界所淹沒,一個真正的寫作者既要真正貼近腳下的土地,也要學會剝離抽身,與現實保持一定的距離審視和觀察,也許唯有此,才可能讓我們更加清醒並理智,也才可能讓我們來源於生活的文學真正高於生活。

有人說現實與理想之間的距離叫生活,如果時間真的是一劑良藥,但願時間能夠治癒生活曾經給我們製造的創痛。感謝生活帶給我們的所有創痛,讓我們更加堅強,更為有力。

作者:雪歸 來源:青海日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海日報 的精彩文章:

青海省人民醫院舉行慶祝首屆中國醫師節大會
華益小區三棵樹慘遭剝皮

TAG:青海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