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十代楊家將83將僅7位真人,其餘杜撰,輩分不對,始祖還冒名

十代楊家將83將僅7位真人,其餘杜撰,輩分不對,始祖還冒名

《楊家將》是以宋朝抗遼、抗金為背景創作的文學作品,其歷史原型來自於北宋時期的楊業、楊延昭、楊文廣等人,為了渲染楊家一門中烈,以「楊家將」為核心的文學作品不斷推出,最後終於形成了完整的「楊家將」系統。據不完全統計,以評書演義等文學作品串聯起來的「楊家將」一共十代,83員男女猛將,只有3位是真的,剩下全是編的,評書演義真能忽悠! 第一代2人。分別是金台侯金刀楊會(楊師厚)、楊桂榮(女),這裡面的楊師厚是真的,但他不是楊信之父,是冒名頂替的楊家將始祖。 楊師厚(?—915年),潁州斤溝(今安徽太和縣倪邱鎮斤溝集)人,五代時期後梁名將,勇猛善騎射,原為李罕之部將,後降朱溫,被委以重任,累遷檢校右僕射,兼任曹州刺史。乾化三年,末帝朱友貞即位後,官至檢校太師兼中書令,晉封鄴王。五年三月,病逝於鎮州(今河北正定),追贈太師。 第二代2人。楊師厚之子:楊袞(楊信)、楊嗣,這裡面楊信和楊嗣是真的,但他們不是楊師厚之子。 楊信(?—951年或952年),麟州新秦(今陝西省榆林市神木縣)人,後周麟州刺史,北宋抗遼名將楊業之父。

楊嗣(934~1014年),瀛州人氏。生於後唐應順元年,卒於北宋大中祥符七年,以左龍武大將軍致仕,楊信之弟。 第三代10人。楊袞之子:楊繼忠、楊繼孝、楊繼仁、楊繼義、楊繼康、楊繼凱、楊繼業、楊繼亮、楊繼祖、楊崇訓。這裡面只有楊業是真的,其他都是編的。

楊業(?—986年),原名重貴,戲說中又名楊繼業。原籍麟州,後徙并州。北宋名將,官至雲州觀察使、判代州,贈太尉、大同軍節度使。雍熙三年(986年)隨軍北伐,在狼牙村中伏大敗,於陳家谷力戰被擒,絕食三日而死。 第四代16人。楊繼業之子:楊延平、楊延定、楊延光、楊延輝、楊延德、楊延昭、楊延嗣、楊延順、楊延興、楊延惠、楊延琪(女)、楊延瑛(女)、楊延瓊(女)、楊延琅(女)、楊排風(女)、楊光扆。這裡面只有大郎楊延昭、二郎楊延玉是真的,三郎楊延浦(供奉官)、四郎楊延訓(供奉官)、五郎楊延瑰(殿直)、六郎楊延貴(殿直)、七郎楊延彬(殿直)都是文官,楊延玉在對遼作戰中陣亡。

楊延昭。楊業長子,並非六子。自幼隨楊業征戰,二十九歲戰朔州城下,流矢穿臂,戰鬥愈勇,終於攻下朔州。後在邊關抵禦遼軍,威震邊庭,人稱他守衛的遂城為「鐵遂城」。宋真宗稱讚他「治兵護塞有父風」。 第五代23人。楊宗顯、楊傳永、楊德政、楊宗廣、楊充廣、楊宗魁、楊宗憲、、楊宗孝、楊宗峰、楊宗原、楊宗槐、楊宗保、、楊宗勉、、楊宗政、楊宗奎、楊秋菊(女)、楊心茹(女)、楊宗英、楊宗連、、楊宗颻、楊宗土、楊宗唐、、楊宗童、楊宗齊、楊琪。這裡面沒有一個人是真的。 第六代13人。楊文廣、楊文舉、楊金花(女)、楊宣娘(女)、楊充廣、楊文貴、楊文藩、楊崇勛、楊文惠(女)、楊文震、楊文悅、楊畋、楊雲兒(女)。這裡面只有楊文廣是真的,輩份還不對。

楊文廣(999-1074)。字仲容,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北宋名將,楊延昭之子、楊業之孫,第三代楊家將,曾為范仲淹所擢用。曾鞏《隆平集》雲:「詔錄其子傳永、德征、文廣有差。」以父蔭入官,任侍衛親軍龍衛(騎軍)、神衛(步軍)四廂都指揮使,後升領防禦使。因抗擊西夏建功,歷官定州路副都總管、步軍都虞侯,後病死,膝下共有四子,皆為文官。 第七代14人。楊懷仁、楊懷興、楊懷恩、楊懷玉、楊邦玉、楊邦儀、楊邦懷、楊鬧紅(女)、楊滿堂、楊月滿(女)、楊懷存(楊存中)、楊懷居、楊懷執、楊懷安。這裡只有楊存中是真的,輩份還不對。

楊存中(1102―1166),本名楊沂中,字正甫,代州崞縣(今山西原平)人,宋高宗趙構賜名「存中」,他是楊業玄孫,祖父、父親均戰死沙場。趙構對他十分器重,為御前第一將,紹興十一年(1141年),趙構命其監斬岳雲。 第八代1人。震北侯楊士瀚(或作世漢),歷史上並無此人。 第九代1人。楊士瀚之子楊金豹,歷史上並無此人。 第十代1人。楊金豹子之楊志,《水滸》中人物,歷史上並無此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要一個人懂得釋懷 的精彩文章:

小水獺躺在地上「揮手」,看到它手上的東西後,網友收藏家

TAG:我要一個人懂得釋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