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有軍事小說里說特種兵可以用拆掉瞄準鏡的SVD狙擊步槍千米外一槍爆頭,真的

有軍事小說里說特種兵可以用拆掉瞄準鏡的SVD狙擊步槍千米外一槍爆頭,真的

原標題:有軍事小說里說特種兵可以用拆掉瞄準鏡的SVD狙擊步槍千米外一槍爆頭,真的


特戰之家文章首發於微信公眾號(特戰之家)其他平台發布時無法轉發視頻,如有需要可以到首發處閱讀,帶來的不便盡請諒解。創作不易呀,評論兩句和加個關注吧


SVD的4x瞄具圖片說明尺度問題很好,不過可惜視野中缺乏足夠的參照物,特此補充有參照物的圖片:


上圖為SVD所裝的4倍PSO-1瞄準鏡的視野,準星附近的紅色人形為一個1.7米身高的人在1000米距離上在這個鏡中的尺寸。右側紅色人形(我猜不打開高清原圖的話是沒人能看到的,在鏡外右側遠處那一小塊白板的位置)就是沒有放大的1000米處1.7米身高的人。不誇張地說,這個距離上鐵瞄準星的寬度都是這個人的好多倍了(一定距離上的瞄準星寬度和人類寬度對比圖,可以參考一下)……



這是個svd(79和85式狙擊步槍)的瞄準鏡分劃,最上面「^」形標記左右兩側各有十個刻度,每個刻度表示一個密位,一個一米寬的物體在1000米的距離外剛好佔滿一個密位,而正常成年人的肩寬也就是50厘米左右,也就是說在這個瞄準鏡里,1000米外的一個人只有半個刻度那麼個大小,如果去掉瞄準鏡還要除以四倍的放大倍率,就是裸眼下,1000米一個人只有一個刻度的八分之一寬,連看都看不清,準星的立柱都要比他寬幾倍,更別說用機械瞄具瞄準了。

(視頻)


找到一些80年年代舊資料,感性了解一下不同距離的人體目標在機械瞄準具上的相對大小。



在500m距離上,人身體的寬度在準星上只佔1/3,自己推測一下,1000m距離上用機械瞄準具,人在準星上得多小。


再貼一個,在能見度良好的情況下,對不同距離上的物體,人眼的識別程度。



在700-800m距離上,人如果站著就是一個豎線,只有走起來,才能依稀看到兩條腿在動,再推到1000m,根本無法辨別人頭,怎麼一槍爆頭?


(視頻)


根據左下角的測距線也可以說明這個問題,1000米外一個1.7米高物體的視覺高度,只有橫線到數字10下的橫線這個間距這麼高,裸眼下再除以4,可以感覺一下。

還有,人眼本身也是有分辨能力的極限的——1米距離上理論極限大約是0.291毫米,也就是說人眼在1000米距離上頂多能看到29.1厘米的東西。而根據《GB/T 2428-1998 成年人頭面部尺寸》的數據,這個數字差不多是中國成人面部寬度的兩倍。換言之,即使是理論上最強的、人類生理極限的眼睛,在1000米距離上也根本就看不到人頭


(視頻)


另外,真實的槍械不是遊戲中只要屏息瞄準就能打到瞄準點的,真實的槍械受各種機械結構、子彈參數、不可控的環境變數等等影響,存在一個誤差範圍,即子彈並不一定精確地落在瞄準點上,即便瞄準鏡已經做好了調零——射擊多發子彈後,這些子彈會落在以瞄準點為圓心的一個圓內。而SVD的精度(600米2MOA)是這樣的:


上圖瞄具為20倍光瞄(劃線似乎是劉波爾德 Mark 4,不太認識),紅色人形為1000米外1.7米身高的人,藍色圓圈為SVD的散布圓(這個圓的尺寸是以600米射程上的精度畫的,在1000米上可能還要更大)。


想知道狙擊手射擊位置選擇技巧嗎?為何和電視上完全不一樣?狙擊手是怎樣煉成的(附大量乾貨)?為什麼狙擊手都要配一個觀察員?狙擊手在實戰中一般會攜帶哪些裝備?狙擊手怎麼測風速?狙擊手在射擊前要做哪些準備?狙擊手瞄準時為什麼要注意溫度濕度?溫度和濕度對遠距離射擊的影響有多大?真實狙擊手戰鬥計劃擬定和實施過程是怎樣的?特戰知識課堂第八講高級篇:狙擊手戰術戰略思維培訓課程(絕對乾貨)。平時偷偷摸摸的狙擊手如何大規模組隊作戰等等狙擊手的知識,只要關:特戰之家 回復「狙擊手」三個字 即可馬上知曉


狙擊手能睜開雙眼瞄準嗎?兩隻眼睛看瞄準鏡是什麼樣的?槍械瞄準知識,手槍瞄和普通光學瞄的區別是什麼?步槍表尺是如何使用的?長距離狙擊的原理又是什麼?只要關:特戰之家 回復「瞄準」兩個字 即可馬上知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特戰之家 的精彩文章:

二戰中被遺忘的德國士兵:看不見的王牌幽靈狙擊手——阿勒貝格
反恐人質劫持事件:遏制事態與建立警戒要點介紹

TAG:特戰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