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三種表現,說明體內濕毒盛!按摩這三個穴位,排毒祛濕不是問題

這三種表現,說明體內濕毒盛!按摩這三個穴位,排毒祛濕不是問題

濕毒在我們生活中是非常常見的一種皮膚疾病,同時也有許多人是會患上濕毒。但是對於濕毒卻有很多人都不了解,以至於都不知道濕毒是怎麼引起的,又應該如何去濕毒。不過沒關係,小編今天就來為大家一一介紹。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一下,怎樣就能知道自己是否有濕毒,當真正明確自己有濕毒後才能採取更快更好的方法去濕毒。

體內濕毒盛的癥狀:

一、皮膚出現瘙癢

皮膚是人體大的排毒系統,平時皮膚上面的汗腺和皮脂腺等都會通過出汗或者是出油的方式將身體內的毒素排出體外,這種排毒能力是其他器官無法實現的。

但是由於外界的刺激、生活不規律以及情緒緊張、驚恐等負面情緒的出現導致人體的內分泌出現問題,使得皮膚的排毒功能受到影響而減弱,時間長了就可能導致毒素堆積在皮膚裡面,出現了瘙癢。

二、背上長痘痘

很多女性的背後都長有「小疙瘩」,摸起來硬硬的,擠出來是白色的東西。這種「小疙瘩」就跟臉上的痘痘一樣,不僅影響美觀,還能反應出身體的不健康狀態。

這種情況多見於南方人。因為南方天氣時而悶熱,時而潮濕,很多人在吃的方面又比較重口,所以比較容易招來濕毒。中醫認為,長痘痘的原因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因為身體濕毒太重,抑制了火氣的排泄,從而導致體內熱氣堆積,誘發痘痘。

三、手上長水泡

體內濕毒過重,導致手上出現一些小水泡並且輕微瘙癢。中醫認為,體內濕熱上升時則會在身體上反應。一般這類小水泡是半透明或者是不透明,一般輕微瘙癢。

所以當手上頻繁長出小水泡的時候,千萬不要忽視,是你的身體內濕毒過重了。

祛濕排毒小妙招

取火麻仁、梔子、砂仁、甘草、陳皮、茯苓、藿香、薏苡仁、冬瓜、人蔘、白扁豆、桔梗、淡竹葉、紅豆等20味中藥,按照一定的比例配製成烏草根砂仁茶。

早晚喝上一杯,可以健脾祛濕、清熱解毒、利尿消腫。

但是注意,要堅持喝上一段時間,體內濕氣才能徹底排出去。

按摩這三個穴位,排毒祛濕不是問題!

穴位一、肚臍窩

取坐位或仰卧位.用左右手虛掌著力.以前臂發力。連續不斷地拍打肚臍窩100-200次。操作時,腕關節固定或微動,以肘關節的屈伸活動為中心。操作者可在腹式深吸氣後進行,拍打之力由輕而重,身體健康者還可適當增加拍打次數和力量。

作用:經常拍打肚臍窩可起到安神寧心、調和氣血、舒肝利膽、益肺固腎、通利三焦、調暢經絡的功效。

穴位二、足三里

足三里是治脾健胃的第一穴,除濕當然也少不了它。刺激這個穴位的好方法是艾灸。每天睡覺前用艾條灸,可以協助陰陵泉祛濕。

作用:該穴是一個祛濕的要穴,而人體濕氣大就容易滋生細菌,引起水腫,以及各種炎症,包括皮炎、皮疹等。

穴位三、豐隆穴

豐隆穴,顧名思義,就是假借豐隆這個象聲詞,把脾胃上的濁濕像打雷下雨一樣排出去。所以說,梅雨季節里多揉此穴,健脾祛濕的作用非常不錯。

體內濕氣比較重的人可以適當的按摩豐隆穴,對於去除體內多年的濕氣是非常有幫助的,而且按摩的方法也非常簡單。它在外踝上8寸,脛骨前緣外側1.5寸,脛腓骨之間。一般每天2次,每次3分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穴位 的精彩文章:

養生還在想著吃貴葯?五大黃金穴位,老祖宗留下的寶藏別浪費!
感冒、便秘、消化不良,這些病都可以找穴位治療,養生其實很簡單

TAG:穴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