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決戰未來:計算力就是生產力

決戰未來:計算力就是生產力

兩年一度的Inspur World大會一直是業界前瞻性的行業盛會,已經成為中國雲計算、大數據產業發展的風向標。今年的Inspur World 2018大會,又將帶來哪些關於未來趨勢的精準判斷?

2008年,全球市值TOP10名單中只有一家科技公司,那就是微軟;2017年,全球TOP10公司名單被顛覆,其中有7家(蘋果、亞馬遜、Alphabet(谷歌母公司)、微軟、阿里巴巴、Facebook、騰訊)都是互聯網企業。

十年間,全球市值最高的企業排名變化,深刻昭示著時代的輪轉,更體現了其背後技術力量的革新。以雲計算、大數據、AI為代表的等新一代IT技術,將互聯網企業推向了全球財富的巔峰,其收入增幅更是令傳統企業難以望其項背。

上海社會科學院發布的《全球數字經濟競爭力指數(2017)》報告指出,當前全球Top13大企業中,阿里、騰訊、Facebook年均收入增幅高達60%,而傳統企業很少能夠實現兩位數的增長。

對此,作為多年深耕計算領域的領頭企業,浪潮提供了一個非常有趣的視角:全球最值錢的公司也是買伺服器最多的公司。在全球Top10企業中,這7家互聯網企業有一個共同特徵,那就是對計算力的大規模投資。

縱觀如今全球互聯網巨頭競爭,無論是對超大規模雲數據中心的高速投資,還是對AI計算的GPU、TPU等晶元之爭,無一不是在利用海量的計算能力創造價值,也就是說,計算力已經成為企業競爭力的核心指標。

不僅如此,浪潮還觀察了計算力與國家地區發展水平之間的關聯性,結論同樣耐人尋味:全球GDP排名前四的美國、中國、日本、德國,也是計算力消耗排名前四的國家,全球數字經濟發展水平與國家計算力的保有量呈現明顯的正相關。

從2017年全球伺服器銷量數據看,美國、中國不僅是GDP遙遙領先於日本和德國,每萬億GDP伺服器的用量也遠遠高於日德,數字經濟的貢獻明顯高於日德。

2017年中國伺服器銷量數據表明,市場容量的地域分布與經濟總量分布也高度相關,例如:北上廣及浙江,每萬億GDP伺服器的需求遠遠大於其他省,這四個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也走在全國最前列。

如此看來,計算力不僅僅是企業競爭力的標誌,甚至已成為國家社會和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計算對國民經濟如此重要,因此中國工程院院士、浪潮集團執行總裁王恩東直言:誰掌握了計算,誰就贏得了未來

中國工程院院士、浪潮集團執行總裁王恩東

面向未來的智慧計算

那麼,什麼才是未來的計算髮展趨勢?又該如何把握面向未來的計算力?要回答這些問題,我們首先需要追溯一下計算的發展史。

從最初的單一數值計算開始,伴隨計算理論的不斷成熟和計算能力的持續增強,逐漸出現了關鍵業務計算和科學計算。關鍵業務計算主要面向基於大型關係型資料庫的OLTP(在線交易)業務,比如金融、電信、交通、能源等關鍵基礎設施核心信息系統。科學計算,顧名思義,主要是求解大規模的科學問題,應用於核爆模擬、地球模擬、生命探索等領域。

如今,隨著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走向深度融合,逐步演進出了新的計算類型,浪潮稱之為「智慧計算」,即從數據中獲得策略、洞察、智慧、知識的複雜數據計算,以雲計算為基礎平台、大數據為認知方法、機器學習為優化工具,綜合了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多種數據處理技術,簡稱CBD(Cloud computing,Big data,Deep learning)。

可以預見,關鍵業務計算、科學計算和智慧計算是未來計算的三種主要形態,三大計算類型共同構建面向未來的計算能力。其中,智慧計算被浪潮作為長期業務戰略,是其業務發展的重心。

值得注意的是,這已經不是浪潮第一次提及智慧計算了。從2015年提出「計算+」戰略,浪潮逐年明確計算的發展方向,深化計算的內涵,甚至做出了非常清晰的判斷:智慧計算將成為未來計算產業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預計到2020年智慧計算將佔整個計算的2/3,到2025年可能會超過4/5。

為何浪潮如此堅定地認定智慧計算是未來最重要的計算髮展趨勢?我們先來看看下面這組日常生活數據,或許能從中管窺一二。

電商平台淘寶擁有4.39億的月活躍用戶,2017年雙十一全球消費者通過支付寶完成的支付總筆數達到14.8億筆;

通訊軟體微信覆蓋超過10億人口,其中常用功能微信紅包覆蓋了6.88億人口;

鐵路購票軟體12306,日訪問量最高達1500億次,平均每人100多次;

迅速火遍大江南北的短視頻軟體抖音,日活躍用戶數超過1.5億,每天播出的視頻數量超過10億......

不可否認,視頻、社交、電商等創新應用的發展速度遠遠超出想像。當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都走向互聯網化,基於海量數據的語音識別、以圖搜圖、精準推送等智慧計算必定作為基礎技術推動力快速發展,互聯網企業也成為智慧計算髮展和應用的主體。

正因為看到互聯網行業在IT技術上的領先性,浪潮很早就開始在智慧計算領域全面布局,探索滿足互聯網客戶的業務發展模式,並取得了好成績。

如今,浪潮作為全球TOP10 CSP的主要供應商和緊密合作夥伴,其中一半CSP都成為了浪潮的客戶,浪潮雲伺服器的出貨量已經位居全球首位。在國內,浪潮伺服器排名中國市場第一,互聯網市場第一,特別是人工智慧市場第一,在百度、阿里、騰訊俗稱的BAT三大互聯網廠商里,浪潮AI伺服器的市場佔有率超過90%。

毫不誇張地說,我們每個人的每一筆淘寶支付,每一個微信紅包,每一張火車票,甚至是每一個視頻主播的背後,都是計算力在支撐。

智慧計算背後的JDM模式

縱觀全球多家大型IT廠商,為什麼偏偏浪潮成為去年全球銷量增長最快的伺服器供應商,提前三年實現了進入全球前三的目標,還成為全球Top10 CSP的主要合作夥伴,就因為浪潮提前把握住了智慧計算的戰略方向。

答案顯然沒有這麼簡單。外界看到的只是浪潮伺服器產品形態的不斷升級,但其實在計算力升級的背後是整個計算生態的升級和變革。這種變革不僅表現為計算技術的多元化,應用場景的多樣化、複雜化,更表現在整個生態的開放融合和敏捷化。

當傳統的通用伺服器已經無法滿足AI、視頻、冷存儲等新興應用對於硬體的需求,專屬的、定製的伺服器品類就應需而生。要實現這樣的需求,必定少不了提供計算力的供給端的緊耦合,更少不了新的生態體系和產業鏈的重構。

浪潮之所以能夠在新興的互聯網領域取得絕對性的勝利,正是看到了互聯網未來的機會,基於智慧計算在技術、產品、模式和生態上展開了全方位的變革。以JDM模式為依託,通過與各方合作夥伴的協同創新,以敏捷開發、製造、交付的能力,實現計算力生態一體化與多元化場景需求的緊耦合。

JDM模式,具體來說包括三層含義:

J:Joint圍繞智慧計算產品創新,與客戶和合作夥伴,進行網路化數字化協同作業,打造一體化協同生態與多元化客戶需求的緊耦合。

D:Design/Development/Deliver 構建從用戶需求、架構設計、敏捷研發到快速交付、服務的融合業務鏈。

M: Manufacture 依託工業互聯網平台,實現網路「一鍵下單」的自動化生產能力,和 「一件下單」的柔性生產能力。

JDM模式是面向客戶具體業務,提供從開發、生產、供貨到實施運維等全業務鏈條的定製化服務。在這種模式下,浪潮與客戶的合作始於朦朧期,聯合研發麵向未來的需求,一起定義未來的應用,從而將供需關係升級為協同創新、量身定製、商業共贏的全融合模式。

在智慧計算的戰略指導下,浪潮JDM模式將傳統IT生態中供應者、整機廠商、軟體開發商到用戶的線性關係,升級為相互協同的融合關係,依託伺服器等硬體產品和浪潮雲海平台,協同ISV、SI等合作夥伴,共同構建了浪潮數據中心的智慧生態。

不得不說,浪潮實施JDM模式是一步妙棋,不僅形成了浪潮在互聯網市場的競爭優勢,讓其他人不容易超越,同時當浪潮成功拉通了互聯網和頂級AI公司的融合,JDM模式也成為服務傳統行業、推動傳統行業轉型升級的先發優勢,從互聯網行業凝練出的最先進的技術和產品趨勢,在積極轉型的傳統行業中也得到了快速的認可和普及應用。

例如,由浪潮聯合百度開發的AI應用解決方案——ABC一體機在首鋼投入使用,其鋼板缺陷分類模型的預測準確率達99.98%,與人工專業檢測結果十分接近。浪潮與網易雲聯合研發的雲計算全棧一體機——瀚海一體機,為傳統企業用戶提供一站式雲基礎設施解決方案,能夠快速幫助企業上雲,構建互聯網化的雲基礎設施。

智慧計算領導者的目標

在IW2018大會上,王恩東提出了浪潮的下一個五年目標,那就是實現伺服器全球第一,做智慧計算領導者。

目標之遠大,期間的巨大挑戰可想而知,而登頂的魅力,也正是在於挑戰自我、超越自我的過程。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王恩東表示浪潮將從三個維度來推進,具體而言:

首先,加強全球化布局。既然是全球第一的目標,那就需要全球市場的謀劃、全球資源的使用。目前浪潮已經在全球形成了數據中心產品的8個研發中心、6個製造基地,實現了覆蓋1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交付與服務能力。浪潮將進一步加強研發體系、製造體系、交付供應體系、服務體系的全球布局,為實現全球第一奠定堅實的基礎。

除了擴張海外市場,在推進全球化戰略上,浪潮一直非常積極地參與到行業標準制定中,目前浪潮已經是ODCC、OCP、OPEN19三大開放計算組織主要成員。在ODCC組織,浪潮SR整機櫃伺服器多項設計思路被天蠍標準採用;在OPEN19組織,浪潮面向全球最先發布了符合OPEN19標準的伺服器;在OCP組織,發布了符合OCP國際標準的OR系列整機櫃伺服器,推出OCP社區首款基於Intel Skylake平台的伺服器節點。

其次,重點投入AI。2018年初,浪潮推出AI業務獨立品牌TensorServer,聚焦全棧式AI計算系統能力的建設,構建了完整的AI系統平台。此次大會上,浪潮又全新發布了基於OpenStack AI雲的產品解決方案,而這套專業、智能的AI資源管理平台,實際上已經在客戶里得到非常好的實踐。

IDC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AI基礎架構市場增速235%,浪潮佔比57%居第一,超過其他廠商份額的總和。可以說目前浪潮在AI業務在互聯網的經驗處於金字塔尖,未來浪潮會將AI業務向金字塔的腰部即更為廣闊的傳統企業和政府市場推廣,在這個過程中,浪潮將賦能傳統SI/ISV轉型,推進AI行業應用落地。

最後,深化融合架構。從技術策略看,融合架構是未來智慧計算時代的基礎架構,由硬體重構(Hardware Reconfiguration)與軟體定義(Software Defining)兩類技術共同實現。浪潮將融合架構技術的發展規劃為三大階段:「伺服器即計算機」、「機櫃即計算機」和「數據中心即計算機」,浪潮目前已經實現了第二階段,即完成了存儲、網路等非計算設備的池化,形成了完整齊備的融合架構產品線。目前浪潮正在開發「數據中心即計算機」解決方案,該方案將實現計算、I/O、存儲的完全池化。

以CBD為代表的智慧計算,正加快驅動生產力躍升和商業模式變革,重塑社會運行結構和組織生態。三十年來,浪潮始終站在市場的前沿,通過不斷持續創新和高強度的自我迭代,在一個又一個新興領域都實現了更大的成功。如今,智慧計算這場競賽才剛剛開始,對於三十而立的浪潮而言,成為全球第一,除了眺望遠方,更要埋頭趕路。

科技的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改變。當計算力已經成為核心生產力,正面迎接智慧時代對計算提出的新挑戰,實現計算力生態協同化與多元化場景需求的緊耦合,必將推動企業走向更大的成功。

【科技雲報道原創】

轉載請註明「科技雲報道」並附本文鏈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雲報道 的精彩文章:

當心黑天鵝,怎樣的雲備份可以保證數據萬無一失?
90%以上移動設備存安全隱患,移動時代如何讓數據不再「裸奔」?

TAG:科技雲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