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梁平:要賦予文化地標持久生命力

梁平:要賦予文化地標持久生命力

您的瀏覽器不支持此視頻格式

封面新聞記者 楊帆 見習鍾雨恆 攝影 雷遠東 楊濤 陳羽嘯

在8月31日上午舉行的「文化地標讓城市更美好」論壇上,成都市文聯主席、著名詩人梁平,都江堰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文學菊,閬中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周毅,儀隴縣委常委、宣傳部長蒙朝貴,樂至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吳琪和自貢自流井區委常委、宣傳部長葉林等嘉賓坐而論道,大家各抒己見為四川文化地標今後如何綻放更華彩的光芒而獻計獻策。

身為著名詩人的梁平主席,從重慶到成都,寫下了大量以天府大地人文地理為主題的詩歌。從《成都詞典》到《家譜》 他用詩心在紙張上再現了一個天府文化的精神家園。梁平對巴山蜀水,天府大地,人文地理的理解具有獨特的深意和詩意。他認為,文化地標的評選能讓現代人的精神生活增添幾分溫暖。

梁平說:「關於四川詩文地標的評選,在我心中是個大的文化工程。我其實並不是四川人, 2001年我到的成都,之前生活和工作在重慶。對於四川和重慶,它們都是我都是家鄉。我將離開重慶的時候,我會和人說,我回成都了。我將離開成都回時,我也會說我回重慶了。在《與重慶書》里,我寫了重慶三千年歷史,而到了成都,我又寫了很多成都老街道街道和人文典故,讓我的作品有了家和地標的符號。「

多年來一直為家鄉的文化地標吟唱最美的歌謠,梁平說,這是一個詩人的責任和擔當。「嘉陵江在南充留下了最美的身段,我也寫過嘉陵江,所以這次來南充參加天府十大文化地標頒獎典禮很親切。一個作家和詩人如果對文化地標無動於衷 那就是失職。」

梁平認為,文化地標不是死的概念,而是需要刷新和生長。「如果選出來後沒有新的生長,這也是我們的失職。要讓文化地標有新的生命力,則需要有持續不斷活動來支撐。如果我們的文化地標活動沒有新鮮的活動,那就會慢慢淡出人們視野直至死亡。」

這次三星堆被眾多網友熱薦為天府文化地標,三星堆也一直讓無數歷史學家、畫家和作家為之魂牽夢繞。梁平來成都後寫過《三星堆之門》,至今被奉為當代中國詩壇的經典之作。他說:「為了寫出這首一千多行長詩,我曾數次到三星堆去找靈感,不需要任何人陪,就一個人靜靜的和古人對話,三星堆的玉器、 青銅器和象牙等文化瑰寶給人足夠震撼。這部作品我醞釀了一兩年,動筆完成只寫了一個月,後來《人民文學》全文發表,這是這本雜誌為一個詩人刊登過最長的詩,因為三星堆受到了全國和世界的矚目,感謝三星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