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徐州:實實在在干出「中心城市」新地位

徐州:實實在在干出「中心城市」新地位

(《新華日報》2018年8月31日1版截圖)

今年以來,徐州市賈汪區馬庄村每天都會迎來全國各地的考察團和旅遊團。從過去髒亂差的「挖煤村」到如今的生態村、文明村、旅遊村,馬庄變「黑色產業」依賴為「綠色經濟」彰顯,走出了一條「依託資源起步,甩開資源發展」的全新路徑。馬庄,既是徐州轉型發展的鮮活典型,更是徐州新時代風貌的精彩展示。

(徐州市委書記周鐵根接受新華日報全媒體記者採訪)

8月20日,徐州市委書記周鐵根在接受新華日報全媒體記者採訪時表示,徐州將以雄厚的經濟實力、高能級的城市功能,發揮對生產要素的集聚和對周邊的輻射帶動作用,使中心城市的「定位」真正變成「地位」,讓徐州示範引領淮海經濟區的高質量發展。

「徐州三問」問出發展新理念

樹立城市發展新標杆

【面對面】問:在省委全會上,省委書記婁勤儉肯定徐州圍繞建設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把自身發展放在全國乃至全球的坐標系中作了新的定位。我們記者在徐州採訪,當地幹部多次談起「徐州三問」:如何把徐州中心城市優勢和交通樞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如何打破傳統路徑依賴闖出綠色生態創新發展的路子?如何抓住機遇通過新興主導產業發展和創新驅動實現彎道超越?有問就得有答,有立就需有破。請問「徐州三問」收穫了哪些觀念、思路上的實在效果?

(魅力徐州)

答:前不久,省委書記婁勤儉來徐州調研,要求我們對標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徐州重要指示,進一步解放思想、提高站位,努力創造更多高質量發展的徐州經驗、徐州典型。我們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貫徹省委要求,緊緊圍繞「未來建設一個什麼樣的徐州」,跳出徐州看徐州,站在雲端看徐州,以思想上的「破冰」帶來行動上的「突圍」。

「徐州三問」,就是要在思想上直指傳統思維定式,在心態上突破傳統目標定位——徐州要變跟隨發展為引領示範。而要把新思路轉化成新作為,

首先要自覺擺脫「地級市思維」,不能按一般城市給自己提目標、定要求,我們要對標國內一流城市標準,按大城市的能級,打造中心城市的集聚效應、輻射效應和示範效應,努力在淮海經濟區發揮龍頭作用;

其次是勇於破除傳統「蘇北意識」,不能覺得地處經濟窪地慢一點、落後一點是天生的、正常的,徐州在新時代的歷史機遇面前,要擺脫梯度轉移、跟隨發展的路徑依賴,在蘇北「窪地崛起」中起引領作用,與蘇南發達地區同台競技;

第三是主動卸下老工業基地「包袱」,深入推進鋼鐵、焦化、水泥、熱電「四大行業」布局優化和轉型升級,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四新經濟」,積極探索產業振興轉型新實踐,在全國老工業基地城市振興中發揮示範作用。

(徐州東站)

【徐州行動】思想觀念的「立」「破」之間,徐州的新定位清晰可見,實現新定位的路徑是什麼?徐州清晰提出「三個圍繞」:圍繞城市自主規劃發展、發揮科教優勢、發展總部經濟、集聚高端人才等下好「先手棋」;圍繞建設「一帶一路」高水平產業集聚區、經濟合作高地和江蘇向西開放的門戶等立好「基礎樁」;圍繞構建立體交通網路體系、爭取設立國家貨運樞紐、推進與周邊城市互聯互通等打好「主動仗」,加快把規劃的「定位」變為實際的「地位」。

改革、開放、創新

找准新動能推動新跨越

【面對面】問:作為老工業基地和資源枯竭型城市,徐州近年來推動振興轉型的步伐鏗鏘有力。特別是去年底習近平總書記來徐州調研,對徐州振興轉型發展實踐給予了充分肯定。最近一段時間,外省許多城市相繼到徐州考察學習。今年以來徐州在抓准新動能、推動產業振興轉型上,明確了怎樣的發展思路,採取了哪些有力舉措?

答:怎樣真正實現發展動能轉換?我們認為,動能轉換,不是找幾個新增長點,而是通過改革,讓體制機制激發活力;通過開放,促進要素集聚、流動;通過創新,促進發展方式的轉變,在「三駕馬車」外找到新的動能。

徐州轉型發展的新思路,就是通過動能轉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中心。我們堅持「工業立市、產業強市」不動搖,加快現代農業、現代服務業、新興製造業、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四新經濟」的發展步伐,把推動產業振興轉型作為第一位的任務,在堅守實體經濟中構築特色、增創優勢,著力推動全市產業層次和經濟實力大幅提升。與產業轉型同步,實現經濟發展與民生、生態之間的協調,促進社會事業協調發展。

(徐州軟體園中關村信息穀創新中心)

【徐州行動】上半年,徐州12項主要經濟指標增速繼續高於全省平均水平,進出口和出口總額分別增長71.8%和88.2%,增速均居全省第1位,服務業增加值佔比達46.9%、同比提高1.4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比重分別提高2.3個和3.9個百分點。

【記者觀察】7月,銅山區雲谷小鎮躋身江蘇省第二批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名單,雲谷小鎮負責人季玉龍對未來發展信心滿滿:「我們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主導,以雲計算、大數據與感測產業為依託,打造淮海經濟區軟體與服務外包、感測產業基地。」

(徐州甲骨文OAEC基地)

大城市大能級:

創造區域一體化新優勢

【面對面】問:去年,國務院批複徐州城市總體規劃,首次在國家層面明確徐州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的定位。省委、省政府把徐州建設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作為獨立板塊納入全省「1+3」重點功能區戰略布局,並出台專門政策意見予以支持。徐州如何系統提升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的首位度和發展能級,加快推進區域一體化?

答:中心城市不是領導「封」出來的,更不是自己「喊」出來的,而是要靠實實在在「干」出來的。徐州的地理位置獨特,南邊是長江經濟帶,東邊面對著沿海開發,北邊是京津冀經濟帶,西邊是中原經濟區,徐州正處在這些大戰略的中心位置。徐州新一輪轉型發展,示範意義很大,這不僅需要推動徐州本身的發展,更要能帶動周邊地區共同發展。淮海經濟區跨行政區域,區域城市間利益分割,中心城市建設又有賴於周邊城市的支撐,這是一對矛盾。只有突破行政封鎖、利益分割的格局,讓淮海經濟區城市成為利益共同體,才會真正實現區域共同發展,在共同發展中彰顯中心城市作用和地位。所以,我們要更多採用市場的辦法、共建共享的機制,通過自身作用的發揮來引領帶動周邊城市發展,持續提升城市集聚力、輻射力、向心力。

【徐州行動】記者注意到,推動淮海經濟區核心區一體化,徐州近來不斷拿出「大手筆」。著力提高核心區城市的同城效應,一個以徐州為中心的「1小時經濟圈」呼之欲出;著力推動區域內產業協同發展,主動對接城際產業規劃,深化產業分工協作;著力促進教育、科技、文化、衛生事業融合發展,打造面向淮海經濟區的公共服務高地。

(「全球第一弔」徐工4000噸級履帶起重機施工)

【記者觀察】近來,徐州市黨政代表團的外出考察格外密集。5月,赴鄭州、成都、深圳、東莞等地,學習推進高質量發展、建設中心城市等方面的好經驗好做法;8月,再赴陝西咸陽、寶雞和漢中,尋找「鄉村振興」的創新路徑。

徐州既是追兵,也是標兵。7月下旬,河南衛視《河南新聞聯播》播出5集《徐州轉型發展啟示錄》,深度報道徐州轉型經驗和典型。報道說:「我們能夠感受到這個老工業基地,在產業、城市、生態、轉型中的堅定步伐,和它在補短板、破難題、增優勢上創造的招數和辦法。」

譜寫民生幸福新篇章

讓徐州人自豪,讓外地人嚮往

【面對面】問:人民生活高質量是江蘇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根本導向,省委書記婁勤儉在省委全會上要求各地各部門滿懷真情辦好各項民生實事,體現了對民生事業發展的深切關注。請問在今後推動高質量發展過程中,徐州如何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答: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要真正落實到行動當中。我們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都要充分尊重群眾的意願,以人民群眾滿意為根本標準。徐州是一個全市人民的大家庭,每個徐州人都是這個家庭中的一員,徐州是我家,幸福靠大家,家興我興,家榮我榮。全市幹部群眾要攜手建設團結和諧的大家庭、繁榮興旺的大家庭、溫暖幸福的大家庭。我們的目標是,把徐州建成讓徐州人自豪、讓外地人嚮往的城市。

(徐州雲龍書院)

【徐州行動】發展為民,徐州決心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這對老工業基地來講並非易事,調結構、治散亂、降能耗、嚴問責,件件都是硬骨頭;抓富民增收,完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拓寬居民收入渠道;精準扶貧,確保年底17萬低收入人口和68個經濟薄弱村脫貧;教育的現代化、醫療資源的不充分……這些硬骨頭、老矛盾,徐州市委、市政府正在壓緊壓實解決措施和推進責任。今年列入計劃的民生實事就有11大工程75件實事。

【記者觀察】8月23日上午,55歲的睢寧縣姚集鎮高黨村村民陳克波,在自家天貓優品實體店內忙得不可開交。他的家,是一棟統一規劃建設的兩層小樓。「老宅子110平方米,政府給折價成7.3萬元,自己再添6萬元,就住進了新樓。」

(高黨村。陸傑攝)

在高黨村新建的集中居住區,像陳克波這樣的兩層「別墅」有630餘套,村內統籌設計建設了路網、綠化、供電等基礎設施,布局幼兒園、社區服務中心、老年公寓等公共服務配套。村黨支部書記王萬里自豪地說,廣大農民享受到優質的公共資源,生活更「高檔」。

短評

把「定位」干成「地位」

建設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是省委對徐州的明確定位。「充分發揮集聚和輻射帶動作用,示範引領淮海經濟區高質量發展,使中心城市的『定位』真正變成『地位』」,徐州這一發展願景值得期待。

把「定位」干成「地位」,關鍵在干。中心城市不是「封」出來的,也不是「喊」出來的,而是「干」出來的。「中心城市」僅僅是藍圖裡的設想,還是發展後的現實,最終取決於發展的成效。徐州清醒「認識自己」,跳出徐州看徐州,站在雲端看徐州,以思想「破冰」助推行動「突圍」。不僅確立了總目標、總要求和主旋律,而且明確了時間表、路線圖、任務書和牽引性工作抓手;不僅確定了「幹什麼」,而且明確了「怎麼干」。「自覺擺脫『地級市思維』、勇於破除傳統『蘇北意識』、主動卸下老工業基地『包袱』,以思想大解放引領發展高質量, 以發展新動能鑄造發展優勢……」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舉措,正一步步把「中心城市」的壯麗藍圖變成可觸可感的美好現實。

把「定位」變成「地位」,徐州的做法值得借鑒。從「建設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到「建設江淮生態經濟區」,省委著眼全省,立足實際,為各地發展確立了各自不同而又富於特色的發展定位。這些定位,既是希望,也是要求;既是遠景,也是目標。如果每一個城市、每一個地方都能把「定位」切切實實地變成「地位」,那麼,江蘇的發展就將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動人景象。

原載於《新華日報》2018年8月31日1版

撰稿: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雙傳學 黃建偉 秦繼東 劉 剛 王 岩 李 剛

圖片:徐州市委宣傳部供圖

編輯:朱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交匯點 的精彩文章:

泰國官方確認:普吉島遊船傾覆事故失蹤11人中有5人生還
交匯點公開課來了!

TAG:交匯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