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發了頂級論文,卻被官方跨國手撕,他們攤上什麼事兒了?

發了頂級論文,卻被官方跨國手撕,他們攤上什麼事兒了?

做了研究、發了頂級期刊論文,卻被威脅要法律制裁?而且動手撕人的,不是企業不是個人,竟然是印度尼西亞官方

圖 | Pixabay

被撕的,是一位美國研究者,梅麗莎·伊拉多(Melissa Ilardo)。引起風波的研究很不得了,今年4月發在了頂級期刊《細胞》上。兩方對罵的過程也特逗,《科學》期刊官網對此專文報道,讓全世界研究者圍觀了個夠。如今雙方已經大戰數月,甚至有印尼方面聲音稱,研究者如果回到印尼可能面臨牢獄之災。

究竟多大個事兒,驚動了印尼政府

伊拉多和哥本哈根大學的同事們研究的,是有著上千年歷史的海上游牧民族——巴瑤族(Bajau)。他們生活在菲律賓、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沿海地區,每天60%的工作時間都在水下,每次能潛水長達五分鐘,哪怕潛到70多米深的海域捕魚,靠的也是極其簡陋的裝備——簡單負重,和木製護目鏡。

馬來西亞的一個巴瑤族村落 | Torben Venning/Wikimedia Commons

巴瑤人為什麼這麼天賦異稟?因為他們真的天賦異稟。

2015年,伊拉多和當時的同事們花費數月,採集了巴瑤人和他們的鄰居沙魯安人(Saluan)的唾液樣本以分析DNA,又給與潛水能力相關的脾臟做了B超掃描。之後,他們發現,印尼巴瑤人和附近其他居民相比,脾臟要大50%,並存在與脾臟尺寸相關的基因突變——這可能是他們適應海上生活的原因。這個案例,則被稱為新近發生的人類演化的典型案例

然而,這個研究馬上遭遇了印尼官方和學術界的炮轟。論文結論倒是沒什麼好攻擊的,印尼人質疑的是,這項外國人主導的研究犯下了諸多倫理和流程上的錯誤,譬如缺乏相關倫理批准、擅自運輸人類DNA、文章發表前未通知研究對象、團隊里只有一位印尼本土研究者等等。

1925年,印尼北馬魯古省的巴瑤人 | Wikimedia Commons

根據目前已知狀況來看,研究團隊在流程上確實有問題,但沒有證據表明是刻意為之。在尚無惡意實錘的情況下,印尼方面為什麼要如此大動干戈?

倒也不能怪他們,畢竟發達國家的人研究落後地區的人,這種事情在歷史上可是雷區重重。

不平等的研究者和被研究者

在這次巴瑤族研究中,印尼學界指責哥本哈根大學的研究有違倫理:你們這些西方發達國家的人,像直升機一樣從天而降,採集完我們當地居民的各種樣本,別的屁事兒啥啥不管,最後拍拍屁股回國去發論文,怎麼就好意思腆著那麼大的臉?

西方遺傳學學者,與從事捕魚和海參買賣的巴瑤人,顯然不對等。在涉及原住民或少數民族研究的領域(如人類學,考古學,心理學等),相似的爭議也由來已久,歸根結底源於研究者與被研究者之間不平等的權力關係

馬來西亞的巴瑤人,正從事捕魚 | Torben Venning/Wikimedia Commons

當權力不對等,研究過程可能對弱勢的被研究者造成掠奪。在涉及原住民的研究中,研究者的地位往往高過被研究者,在收集資料的過程中,研究者可能會通過金錢或者其他物品「利誘」被研究者來獲取所需的資料,而這使得研究調查實質上成為了利益交換。上世紀七十年代以來,學術界出現了對此類研究的種種批判,有學者指出,這是新一輪的殖民主義:被掠奪的不是土地,而是原住民的文化資源、基因資源等等。

實際上,在人類學發展的歷史,這種不平等的權力關係所引發的倫理風波數不勝數,其中最著名的富有爭議的研究之就是人類學家對亞馬遜雨林的原住民亞諾瑪米人(Yanomami)的研究。

1997年,巴西Xidea地區的亞諾瑪米人 | Cmacauley/Wikimedia Commons

上世紀六十年代,人類學家拿破崙·沙尼翁(Napoleon Chagnon)和遺傳學家詹姆斯·尼爾(James Neel)就被指責,在參與亞諾瑪米人親屬關係與基因研究的過程中,做出諸多違反倫理的行為。這項研究在接下來的幾十年里一直爭議不斷,到了2000年甚至有記者著書指責他們選擇不安全的麻疹疫苗、結果在原住民中造成麻疹流行,不過這個指責被駁回了。法國人類學家牙科·利佐(Jacques Lizot)則被指責以槍支等物品交易,要求當地人為他提供性服務。這些爭議絕大多數沒能在學界達成共識,但恰恰揭示了研究者們在跨文化研究中面臨著怎樣複雜的倫理問題。

不對等的研究關係,該怎麼辦

對於這些雙方權力不對等的研究,很多學者認為應該遵循幾個最基本的倫理準則

1)原住民的自主自決權利(autonomy)是否得到尊重:當地人是否是自願參與研究、提供資料;當地人有權利知情研究的每一個細節,包括研究目的、研究結果以及可能產生的後果等等;研究者需要對研究資料進行保護和保密,尊重參與者的隱私權。

2)研究者要避免對原住民產生生理、心理上的傷害(nonmaleficence),並且儘可能的幫助當地人,對他們有所回饋(beneficence)。

3)確保研究的公平性質:當地人不僅僅是一個被動的研究對象,當地學者也應該參與到研究過程中以及最終的發表中。

菲律賓的巴瑤族小孩 | Ronnie Puckett/Wikimedia Commons

這些倫理準則看似簡單,在實際情況下卻往往難以得以實踐。由於雙方在知識以及能力上的不對等,原住民很難完全理解研究者們的用意,而研究者們也缺乏對當地文化的深入了解。有學者提出,像人類學方法這樣長期的田野工作,如果能深入了解當地的文化,並幫助當地人了解人類學知識,建立研究者與被研究者之間的誓約關係,或許能夠緩和長久以來彼此之間的不平等關係。

另外,此次巴瑤族風波還牽涉到DNA樣本的跨國運輸。而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尤其是基因研究的發展,所涉及的倫理問題越發錯綜複雜。「Your body, my property」(你的身體,為我所有)是對當今基因研究的諷刺。

DNA樣本的跨國運輸也是一個問題 | Pixabay

跨文化研究中,當地人是否是自願提供基因樣本的?研究者是否向當地人清楚闡釋了研究的目的?研究成果又是否是在當地人知情以及同意的情況下進行的發表?有沒有可能因為研究結果的公開而導致當地人受到種族歧視?有沒有可能一些研究團隊借合作之名壟斷原住民或少數民族的基因資源,以獲取豐厚的商業利益?這些問題都需要被解答。

巴瑤族研究風波尚未平息

讓我們回到巴瑤人的研究上。

印尼學界對伊拉多的研究拋出了多個具體指責,包括沒有獲得相關的倫理批准和樣本運輸審批。印尼方面還指出,整個研究團隊里只有一個印尼本土的研究者,這是極其不公平的。

哥本哈根大學對此做出了回應,表示他們的研究得到了印尼政府的批准,不存在不符合倫理的情況。對於研究團隊缺少印尼研究員的質疑,伊拉多透露她曾向印尼學者發出邀請卻遭到了拒絕。她還表示她與當地學生分享了她的研究成果,並打算在今年7月回到印尼告訴巴瑤人們她的研究成果。然而,目前她在印尼可能面臨監禁,因此7月的印尼之行也隨之取消。

印尼蘇拉威西島的巴瑤人居住區 | Tom Gunnar Hoogervorst (2012). "Ethnicity and aquatic lifestyles: exploring Southeast Asia』s past and present seascapes."

雖然也有印尼學者指出,問題源頭出在國內科研管理一團混亂,但這無法掩蓋印尼在對外國研究者執行嚴格倫理審查的事實。2017年,印尼政府制定了更嚴苛的跨國科研法規,新規定加強了樣本運輸管理;要求本國研究者必須與外國同僚成為「平等合作者」,在每篇有同行評議的研究中署名;境外研究者必須給研究部門提交原始數據等等。正是按照新規定,伊拉多如果再赴印尼可能面臨牢獄之災。

這次的研究風波還在持續,印尼官方目前暫未對研究團隊採取懲罰措施。伊拉多原定於7月返回印尼的計劃未能成行,不過即使成行,也有點晚了。一般來說,研究者會在文章發表時或發表前,告知參與者最後的結果,確保他們不是最後才知道的。

也許不久之後,這場跨越半個地球的隔空爭論會不了了之。可以確定的是,巴瑤人暫時等不到研究團隊來告知結果了。

編輯:vicko238,luna,Ent

參考資料:

1. 巴瑤族:正在消逝的最後一個海洋游牧民族. 網易. 2011-01-29

2. Dyna, Rochmyaningsih 2018. 「Did a study of Indonesian people who spend most of their days under water violate ethical rules?」 Scientific Community.

3. Ermine, W., Sinclair, R., & Jeffery, B. (2004). The ethics of research involving Indigenous peoples. Saskatoon, Saskatchewan: Indigenous Peoples" Health Research Centre.

4. 何迎春, 吳新穎. (2003). 人類基因組多樣性研究與倫理問題 (Doctoral dissertation).

5. 黃應貴. (2010). 反景入深林——人類學的觀照. 理論與實踐.

6. Ilardo, M. A., Moltke, I., Korneliussen, T. S., Cheng, J., Stern, A. J., Racimo, F., ... & van den Munckhof, I. C. (2018). Physiological and Genetic Adaptations to Diving in Sea Nomads. Cell, 173(3), 569-580.

7. 劉紹華. (2012). 倫理規範的發展與公共性反思: 以美國及台灣人類學為例. 文化研究, 14: 197-228.

8. Marks, J. (2005). Your body, my property: The problem of colonial genetics in a postcolonial world.

一個AI

你看,發不了頂級期刊也是有好處的(不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果殼網 的精彩文章:

往年世界盃踢不好可以怪球做得爛,今年可不行了
老婆餅里沒老婆就算了,怎麼香蕉一點也不「香」呢!

TAG:果殼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