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帶一路」開啟合作共贏新時代

「一帶一路」開啟合作共贏新時代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5年來的實踐表明,「一帶一路」既是我國擴大對外開放的重大舉措,也是推動世界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的動力引擎;既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實踐平台,也為完善全球發展模式、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提供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面向未來,「一帶一路」必將凝聚世界各方智慧和力量,共同書寫合作共贏新篇章。

「一帶一路」是和平發展、合作共贏之路

習近平總書記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5周年座談會上指出,當今世界正處於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我們要具備戰略眼光,樹立全球視野,既要有風險憂患意識,又要有歷史機遇意識,努力在這場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把握航向。當今時代,和平發展大勢沒有改變,但和平與發展兩大問題並沒有真正解決。一方面,世界面臨的不穩定和不確定性因素突出,貧富分化日趨嚴重,特別是本屆美國政府固守叢林法則和冷戰思維,嚴重干擾國際秩序穩定和世界經濟發展;另一方面,地區熱點問題此起彼伏,動蕩衝突不斷,恐怖主義、環境污染、網路安全、全球氣候變化等非傳統安全威脅持續蔓延。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獨自應對挑戰,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要進步成為各國人民共同呼聲。中國順應時代潮流,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合作共贏融通中國夢與世界夢,走出一條和平發展、合作共贏之路。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總鑰匙。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要聚焦發展這個根本性問題,釋放各國發展潛力,實現經濟大融合、發展大聯動、成果大共享。」「一帶一路」建設不只是追求中方單一經濟利益,更不是像別有用心的人所誣稱的那樣搞「經濟霸權」,而是旨在促進沿線國家和地區之間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不會重複地緣博弈的老套路,而將開創合作共贏的新模式;不會形成破壞穩定的小集團,而將建設和諧共存的大家庭。」歷史上,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提供過一定的經濟援助,但都附有私有化、市場化等政治條件。事實證明,西方的所謂援助,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發展中國家資金技術匱乏、基礎設施落後等難題。而「一帶一路」建設堅持對話協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贏、交流互鑒,推動各國加強政治互信、經濟互融、人文互通,為各國共同發展營造和平環境。5年來,各方通過政策對接,實現了「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一帶一路」建設與東盟的互聯互通總體規劃、俄羅斯的歐亞經濟聯盟、哈薩克的「光明之路」新經濟政策、英國的「英格蘭北方經濟中心」等發展戰略不同程度地實現了對接,相關國家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積極性空前高漲,合作共贏效應開始顯現。外國媒體和智庫認為,中國「一帶一路」建設改變了亞洲、非洲一些國家人民的生活方式,人們能喝上乾淨的水,能享受到現代交通、通訊、醫療衛生等便利條件,而過去西方國家的援助往往帶來政局動蕩,經濟也沒有提升。可以說,「一帶一路」建設為破解發展中國家發展難題指明了方向,為提升相關國家經濟競爭力、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平台。

「一帶一路」有助於推進經濟全球化健康發展

由西方發達國家主導的經濟全球化,一度促進了資本和科技的全球擴張,推動了世界經濟的快速發展,但這輪經濟全球化沒能體現競爭的公平性和有效性,結果出現不同國家、不同行業、不同人群的貧富差距日益擴大。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爆發,使西方國家經濟陷入困境,經濟全球化進程受阻,逆全球化亂象叢生。中國的「一帶一路」建設,強調要實現從自由競爭、零和博弈到平等參與、互利共贏的轉變,這有助於克服過去經濟全球化不平衡、不公正的偏向,給低迷的世界經濟注入新的活力,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

互聯互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關鍵詞。只有互聯互通,才能擴大開放,才可能使國際合作體量更大、程度更高,實現合作共贏。在世界經濟復甦乏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背景下,「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獨自應對人類面臨的各種挑戰,也沒有哪個國家能夠退回到自我封閉的孤島」。5年來,「一帶一路」建設以互聯互通為突破口,在沿線國家和地區規劃實施一大批項目,如雅萬高鐵、中老鐵路、亞吉鐵路、匈塞鐵路等相繼開工,瓜達爾港、比雷埃夫斯港等港口正在積極建設,這些標杆性項目對增加所在國勞動就業、改善基礎設施條件、提升經濟效能等都發揮了重要作用。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斯蒂格利茨表示,「一帶一路」倡議為推進經濟全球化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貢獻,很多國家,特別是一些窮國、一些被忽視的國家都被納入進來了。

「一帶一路」建設彰顯了國際合作的公平價值觀。沿線國家無論大小、強弱、貧富,都是平等參與者,都可按照自己意願和自身實際需要選擇發展項目,妥善處理彼此利益關係,實現優勢互補、平等互利、成果共享。「一帶一路」建設沒有對參與成員的「身份」進行限制。非洲大陸傳統上是西方的原材料供應地,而「一帶一路」建設則幫助其從全球產業鏈低端解放出來,衣索比亞、盧安達、肯亞等一批國家的經濟正駛入快速路。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和大型企業也搶抓「一帶一路」商機,加緊商貿布局,打造新型全球貿易網。如今,「一帶一路」建設涉及領域正在不斷延伸,其意義不僅在於促進世界各國間的產能合作、互聯互通,更在於推進經濟全球化健康方向發展,使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能從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獲益,促使人類文明不斷進步。

「一帶一路」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實踐平台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在民族、宗教、歷史、文化等方面差異巨大,在價值理念和行為方式等方面亦有所不同。不同文化、種族、膚色、宗教的人群如何和諧相處,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如何和平發展,關鍵在於尊重文明多樣性,促進不同文明交流互鑒。在這個意義上,「一帶一路」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實踐平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