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空調比馬桶還臟?各種「自清潔」功能了解一下!

空調比馬桶還臟?各種「自清潔」功能了解一下!

空調越用越臟,可能比馬桶還臟?

真的,早些年復旦大學方面做過一項取樣檢測,空調換熱器里細菌的含量,最高達到馬桶的60餘倍!中國疾控中心曾經發布過一項對京、滬、深三地空調入戶調研報告,有近九成家庭空調換熱器細菌超標,有的家庭甚至超標1000倍。

還能怎麼辦?趕緊洗唄。但是根據調研結果,還是有75%以上的消費者,因流程過於繁瑣而不願意清洗空調——所以,最懶人的辦法就是:空調最好能夠「自己洗」,管它乾洗還是濕洗,能幹凈就行;實在不濟,那就只能請人洗了。

空調裡面的蒸發器最容易藏污納垢

「自清潔」乾洗——吸附除塵

造成空調「臟」的原因,就是各種粉塵。長期使用,粉塵附著在空調上頑固不化。人們首先想到的是減少粉塵附著,不就是讓空調「自己給自己洗澡」了么?

最早在十一二年前,空調出現過第一波「自清潔」空調,以松下的ACROBOT系列「自動清潔」以及美的「天凈星」、海爾當年的「奧運風」為代表。

簡單地說,這就是「乾洗」。在空調過濾網上配備電磁刷,空調啟用之後,電磁刷通過靜電吸附和來回往複運動,可以將過濾網上面的塵埃不斷刷落下來,然後通過內置的一個真空棒與室外機相連,往外排出粉塵。

在日本市場,如此這般的空調自清潔「乾洗」,已經成為一種專利技術;目前在市面上,有一些空調也依然存在著類似的「乾洗」技術。

空調自清潔「乾洗」已經不那麼流行了

對於空調「自清潔」乾洗的效果,早年曾經擔任廣州市家電維修行業協會會長的冷氣工程師姚文楨,表達了一種看法:「過濾網上面帶有電磁刷,會使得過濾網孔偏細,過濾網比較細,容易影響進出風;另一方面,空調進出風阻力增大之後,有可能導致噪音過高。」

「自清潔」濕洗——冷凝膨脹

最近十年來的局面表明,「乾洗」並沒有流行開來。反而是更流行「濕洗」,不僅僅考慮到清洗過濾網,還深入到清洗空調內部的蒸發器(或者說換熱器)。

日常開啟空調之後,細小的粉塵會穿透過濾網到達換熱器,時間一長,就變成頑固性污垢,不僅附著力強,有的還混合油煙和動物毛屑等等,容易滋生細菌。這個地方的清潔是最難搞的,一般消費者根本沒法清洗到這一步。

「濕洗」是當前空調自清潔技術的主流

最初,自清潔「濕洗」是利用空調裡面熱交換之後的冷凝水來沖洗附著的粉塵。但是自然冷凝的水量實在是杯水車薪,沖洗力度有限,比較難沖洗乾淨,而且容易潮濕,導致附著更多的粉塵或細菌。

隨後,冷膨脹技術開始湧現,以海爾為代表。同樣是利用冷凝水,但迅速增加額外30%的水量,把它結冰結霜,凝固粉塵。每克水結冰時會產生每平方厘米960公斤的膨脹力,強力膨脹,就比較容易一體化剝離換熱器上面的污垢,往外排出。此外,在材質上配合寶石藍塗層等抗菌技術,可以減少細菌的滋生。

空調自清潔缺乏標準

單純從技術原理來說,「乾洗」和「濕洗」都有可取之處;但是,空調自清潔最終的效果如何,一般消費者實在是很難把握。

最關鍵的一點是,空調「自清潔」技術到現在缺乏權威第三方技術機構的檢測和認證,只是空調裡面的一種特色技術,更不是國家強制實施的統一標準。在空調市場上,「自清潔」基本上屬於廠商「王婆賣瓜,自賣自誇」的宣傳賣點。而且,帶有「自清潔」賣點的空調,要比普通空調貴10%-20%呢。

來源| 羊城晚報「精讀」頻道

文圖 |羊城派記者 黃啟兵

編輯 | 大方

審簽 | 一山

帶有「自清潔」賣點的空調,要比普通空調貴10%-20%。請大家量力而為!同意請點一下吧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羊城晚報 的精彩文章:

廣東最大水利工程獲批!將建地下河引西江水入廣深莞
侏羅紀已過去億萬年,恐龍樣貌如何被還原?

TAG:羊城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