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是明朝第一武將,俠之大者,若晚生300年,恐怕沒日本什麼事了

他是明朝第一武將,俠之大者,若晚生300年,恐怕沒日本什麼事了

原標題:他是明朝第一武將,俠之大者,若晚生300年,恐怕沒日本什麼事了


我國古代歷史上,有很多著名的武將,他們功勛卓著,為國為民,但有一些武將能不能算民族英雄,現在仍有很多爭論。


然而今天,我要介紹一位真正的民族英雄。

他是官二代。


他們家世代為官,為明朝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


他在東南沿海抗擊倭寇十餘年,掃平了多年為虐沿海的倭患,確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後又在北方抗擊蒙古部族內犯十餘年,保衛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進了蒙漢民族的和平發展,寫下了十八卷本《紀效新書》和十四卷本《練兵實紀》等著名兵書,還有《止止堂集》及在各個不同歷史時期呈報朝廷的奏疏和修議。

看到這裡,可能很多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了,他就是戚繼光。



戚繼光17歲就世襲為山東省煙台市城防司令。17歲登州衛都指揮僉事,煙台城防司令。


年紀輕輕,他就賦詩:「 雲護牙鑒滿,星寒寶劍橫。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


什麼意思?

一目了然,真正的為國為民,心憂天下。


所以朝廷委以重任,18歲不到就以參將銜赴浙江抗倭。


當時的日本倭寇是武士。刀法精熟,訓練有素。就那個日本刀,削咱那個鐵片刀,砍你一百個都沒事兒,寶刀東出日本國,那都是精鋼打造。所以戚繼光一瞅,這個兵不能用,我自個兒招。


自己招兵在當時是很冒風險的,明朝跟宋朝是完全沿襲下來的,你哪能自己招兵,得向朝廷彙報。


戚繼光招兵,招沿海的漁民、礦工,尤其要有勁兒的,最好家裡有人被倭寇殺害的,這樣的人我一定招你。招募完軍隊組成戚家軍,然後對抗倭寇。


戚繼光統軍打仗,十分強調紀律的重要性。他要求士兵要絕對的服從指揮,指揮官下令向前,前面就是有刀山火海也要奮勇前進,不得後退,違令者定斬不赦。


正是因為戚繼光如此強調軍紀的重要性,才有了戚繼光斬子故事的發生。戚繼光斬子的故事幾百年來一直在閩、浙一帶廣為流傳。在福建莆田,這一故事還被改編為閩劇《戚繼光斬子》,以藝術的形式在民間盛傳不衰。


此外,在福建寧德、連江、閩侯,浙江義烏等地也有類似的傳說。戚繼光斬子的故事到底是不是歷史事實,到底發生在哪個地方一直眾說紛紜,沒有定論。

但後來的勝仗證明,戚繼光帶兵打仗絕對是一流的。打仗時,他每每用計制勝,與倭寇接戰之後,不要急於求勝,要佯裝失敗,將敵人誘至仙居城外再予以反擊,以迫使城中的倭寇出援,一舉殲滅。



中國古代十大兵書,有兩本是戚繼光寫的, 《練兵實紀》和《紀效新書》。孫子一個《孫子兵法》,李靖一個《李衛公問對》,然而十大兵書戚繼光寫了倆,夠文武雙全的,而且後來朝廷就調戚繼光來防備蒙古,因為明朝當時是北虜南倭之禍,北京這邊的長城全都是戚繼光修的。


戚繼光自己說,「南北驅馳報主情,江花邊草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橫戈馬上行」,所以他堪稱是明朝第一名將,平定了倭寇,屬於民族英雄。


想到這裡,若是他晚生300年,甲午海戰時,能由他帶兵抗擊,恐怕歷史都要改寫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遺珠分享 的精彩文章:

TAG:歷史遺珠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