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中醫該有自己的評價體系,部分病可中西醫結合

中醫該有自己的評價體系,部分病可中西醫結合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主任醫師朱敏教授指出:「現在中醫的概念太寬太泛了,界定模糊不清且不嚴格,這樣容易讓人產生錯覺……中醫和西醫是兩種不同的標準體系。在評價這兩種醫學體系的時候,不能使用統一的標準。」

中醫該有自己的評價體系,部分病可中西醫結合

「中醫學習是一個理論結合實踐的過程,隨著多年的中醫臨床工作,人生閱歷的增加,年齡的增長,對中醫的理解和認識才會更深一些。」朱敏表示,中醫和西醫是兩種不同的醫學體系,中醫發展、人才培養有他自身的規律,不能求「快」,更不能拔苗助長。

中醫概念的界定要清晰

「現在中醫的概念太寬太泛了,感覺可以開幾味草藥的人都是中醫,這樣容易讓人誤會。比如讀幾本中醫典籍,在基層工作幾年,能給人抓藥開方的是中醫;隨著祖輩學抄方學習的是中醫;學院科班出生的也叫中醫。」朱敏院長說,中醫文化博大精深,內涵豐富。這種原生態中醫、草根中醫、科班出生的中醫們,都統一用「中醫」一個概念來稱呼,如果其中某類型的中醫惹麻煩了,就會讓所有的中醫都背上「黑鍋」。「我認為,中醫醫師都應該經過系統的職業化培訓並取得相應的執業資格後,才能上崗執業,國家一定要對中醫生的大概念有清楚的界定。」

中醫該有自己的評價體系,部分病可中西醫結合


中醫的標準不能簡單「量化」

「中醫和西醫是兩種不同的標準體系。在評價這兩種醫學體系的時候,不能使用統一的標準。中醫也應該有自己的評價體系,但是這種評價體系的建立應該從中醫自身的特點出發,將標準化作為一個發展方向,而不是一個用『多少』來量化的標準。」朱敏解釋說,中醫治病採用的是根據患者的病情、癥狀、體質等,進行辨證施治的。每個中醫生對病情的判斷不同,用藥的多少、方葯也有可能不同,是一個需要用經驗、實踐、理論等來共同指導完成的。如舌苔發黃,是否所有的黃都是「黃」病呢?如淺黃、深黃等,每個中醫的判斷是不一樣的,但運用中醫這種方式治療是相同的。如果將中醫的標準「量化」了,中醫、中藥都用統一的標準、多少來衡量,對中醫而言,這種標準化是很難建立的,而且操作起來也有難度。


不要迷信偏方驗方

朱敏告訴記者,在他從醫的20多年裡,他從不迷信偏方驗方。他認為有些驗方是真的有效,但真正有效的東西也不會有那麼多的。一個病有一到兩個驗方就夠了,你看現在的驗方多是厚厚的一本。其實,中醫的學習,只要掌握了辯證施治的「核心」,然後在此基礎上,據病情、癥狀辯證施治就可以了。很多的名老中醫都是在幾十年的臨床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中醫中藥的「核心」理論的基礎上,對患者進行診療的。

朱敏還談到,中醫驗方可以說是中醫的知識產權。應該做好中醫驗方知識產權的保護工作。目前的現狀是,中醫院的醫生開出的中醫驗方是交給患者自己去取葯的,方子出去了就出去了,根本談不上任何的保護。

中醫該有自己的評價體系,部分病可中西醫結合


中醫和西醫各有長短

對現在有人爭論中醫的「廢存」的問題。朱敏認為,每一個學科都有它的長處和短處。如果一個學科可以把所有的問題都解決了,就不存在爭論了,而且目前對中醫的一些爭論都來自一些外行人的認識和看法。在中醫界內部對中醫是沒有任何懷疑的。事實上,中醫和西醫各有長短。朱敏說,「中醫也是一個不斷完善和發展的過程,在幾千的歷史發展中,中醫能夠持久的發展到今天,也說明了它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蘊。」


注重中西醫結合

「醫生和患者也有醫緣。換句話說,就是醫生給病人看好病或病人選擇哪位醫生給自己看病,也要講究緣份。」朱敏院長指出,其實這種醫緣關係也就是醫生和患者之間的信任關係。老百姓到醫院的目的就是要看好病,醫生為病人看好了病,患者就認為你是一個好醫生。而作為醫生要會運用「兩套本領」,採用中西醫結合的方式,為患者選擇最好的治療方案。如果在選擇西醫治療時,對療效不滿意的時候,就可以選擇中醫;或者醫生認為,此病就是用中醫好,那就可以為病人選擇用中醫的方式進行診治。在相互結合中發揮中醫診療的優勢和特色。

但也要清醒地認識到,任何事物的發展都需要時間、過程,中醫也一樣。對中醫要客觀認識,中醫治療是先辨病再辯症。首先要搞清楚是什麼病,應該採用什麼方式,能達到什麼療效,要給病人說清楚。另外,不是每個人都會選擇去看中醫的,目前中醫院的水平還沒有覆蓋到所有的病人都來看中醫。所以,老百姓選擇看病的方式源自他們自己,要正視客觀存在的事實。

文|健康養生周刊

編輯 姚贊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養生周刊 的精彩文章:

不同類型面膜 它的使用頻率不同 用錯會毀臉
據調查數據顯示,金融業從業人員收入高,健康狀況極差,易猝死!

TAG:健康養生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