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國寶展覽失竊,十年後「重現江湖」,專家盯了五個小時全場沸騰了

國寶展覽失竊,十年後「重現江湖」,專家盯了五個小時全場沸騰了

兵馬俑的發現是我國考古界最重大的成果之一,如今的兵馬俑更是在整個世界都享有盛名,但其挖掘的過程卻鮮為人知,那些付出了辛勤汗水的幕後工作者也沒像兵馬俑一樣享譽全球,但是我們卻不能忘了他們的辛苦勞作,正是他們的努力,我們才能見到這被埋藏了兩千多年的精美文物。

每一件兵馬俑的出土都是對考古工作者莫大的鼓勵,甚至每一件碎片的發現都會讓工作人員高興半天,在眾多的考工作者中有一位專家被稱為「秦俑之父」,他的名字叫袁仲一,據說在秦俑發掘的過程中他每一個陶俑都看過,甚至每一個兵馬俑的提醒,是高是矮,是胖是瘦,穿什麼樣的衣服鞋子,留什麼樣的髮型他都記得一清二楚,而他自己則稱他就像一個連長,而兵馬俑就像自己的士兵一樣。

袁仲一先生一生都獻給了考古事業,而且衷心的熱愛這份事業,或許他已經不僅僅將這當成事業那麼簡單。

除了兵俑之外,袁仲一還對製造兵傭工匠做過研究,目前為止發現陶工有八十七人,但其中只有一小部分的宮廷工匠,這些工匠的名字通常被藏在腋下和臀部,也有在瓦磚上的名字,據他估計參與燒制秦俑的工匠最起碼有上千個,這在整個中國的藝術史上都是史無前例的一件事。

出於對考古的熱愛,袁仲一時常會帶著一把小鏟子去野外考察,每一位考古專家都以一定的敏銳性,他們通常會有一個習慣就是哪裡看樣子動過土就會往哪裡看。

大年初二這天袁仲一帶著向往常一樣帶著鏟子來到野外,突然發現一秦始皇陵的一處斷崖,他一眼就看見十米開外一塊指甲蓋大小的綠色碎片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袁仲一快步走上前來撥開泥土,一個明晃晃的銅鐘映入眼帘,當他看到鐘鼎上刻著「樂府」二字時立馬喜不自禁,而秦樂府鐘的發現推翻了樂府起源於漢代的說法!此件文物堪稱國寶!

不幸的是秦樂府鍾在1986年展出的時候失竊,而時隔十年,這個讓世人心心念念的國寶竟然有「重現江湖」,被一位香港的收藏家買到手中,袁仲一第一時間趕到現場鑒定。

他看著昔日的銅鐘激動不已,但有不敢確定,一位鐘頂的「樂府」兩個字已經被銼刀給磨掉,而整個鐘體都被酸性液體泡過,袁仲一整整抱著銅鐘看了五個多小時,旁邊的人大氣都不敢喘一聲。

當有人問是是否是那個銅鐘時,袁仲一總算輕輕點了點頭,看到他這個動作的眾人整個都沸騰了,紛紛歡呼鼓掌,而銅編鐘的收藏者將其無償捐獻給了陝西文物局。

向這種「大起大落」的經歷袁仲一包括所有考古人員經歷的都不在少數,人們總想著考古挖出了什麼樣的寶物,卻忽略了考古本身的意義,用袁先生的話說:考古不是挖寶,我們不能做歷史的罪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五離怪談 的精彩文章:

秦始皇尊他為師,有五國的滅亡與他有關,天下統一大半時告老還鄉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這兩句詩的背後原來是一位道姑

TAG:五離怪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