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書香土右】弘揚傳統文化,傳承國學經典——土右旗圖書館●成語故事匯

【書香土右】弘揚傳統文化,傳承國學經典——土右旗圖書館●成語故事匯

原標題:【書香土右】弘揚傳統文化,傳承國學經典——土右旗圖書館●成語故事匯


弘 揚 傳 統 文 化 | 傳 承 國 學 經 典


中華成語故事

奉公守法


文意解析:奉公行事,遵守法令。形容辦事守規矩。


典故溯源:漢·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以君之貴,奉公如法則上下平,上下平則國強。」


經典故事


我們都知道向人徵收賦稅是一件很難的事,因為人們都不願意把自己的東西交公,所以徵稅的人在開展工作的時候都很困難。但是,在戰國時代有一個徵稅的人非常厲害,他就是趙奢。


《使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介紹戰國時期的將軍趙奢時,敘述了這麼一個事:起初,趙奢在趙惠文時只是個田部吏(經收田稅的小官)。他很有才幹,剛正廉潔,不附權貴,不畏豪強,辦事公道,執法嚴明。可當時,徵收田賦特別難,尤其是徵收官家的就更難。那些豪強官吏都不願意交納賦稅,並且還憑藉自己的權力抗稅。因此,當時有一種說法:徵收小官的,小難;徵收大官的,大難;徵收王親國戚的,難上加難!由此可見,當時徵收賦稅是多麼的困難啊!不過,趙奢不怕那些官吏,無論是誰,他都不放過。


當時,趙國的相國是平原君。有一天,趙奢帶人來徵收平原君的田賦。在去之前,很多人都勸趙奢別去了,畢競人家可是相國啊!可是,趙奢不聽,帶著手下人員來到平原君的門口。


趙奢向平原君的一位家臣說:「我們是來徵稅的。誰知這位家臣傲慢地看了一眼趙奢,說:「你知道你站在誰家府門外嗎?


趙奢耐著性子點了點頭。


這位家臣更傲慢了:「既然你知道,為何又來徵收田賦?」


「難道平原君就不該上交田賦?


「廢話!平原君與惠文王是兄弟。還交什麼田賦?還不快給我滾開!」說罷,就要趕趙奢走。

趙奢憤怒道:「豈有此理!大王有令,違抗君令不交賦者,斬!來人,將他綁了, 就地斬首!」於是,平原君的家臣因為抗拒交賦,被趙奢給斬了。


平原君的家臣一看趙奢把他們的人說斬就斬,都非常氣憤,紛紛上來圍攻趙奢。不過,他們根本不是趙奢的對手,轉眼間被斬了9個人。頓時,平原君的大門口血流滿地。


看到這種情況,趙奢的隨從都害怕了:趙大人這下可犯大罪了!殺了平原君的家臣,豈不是虎口拔牙。


平原君知道後怒不可遏,命令士兵把趙奢擒進府內,二話不說,就要問斬。

趙奢亳無懼色,挺著胸膛問平原君:「你為何斬我?」


平原君冷笑說:「那你先回答我,為何一連斬殺我9名家臣?」


趙奢說:「拒交田賦,王法不容。」


平原君又問:「你知道我是誰嗎?」


趙奢說:「知道!」


平原君大叫:「既然你知道我是誰,為何還敢殺我家臣?你也太大膽了吧!」說完,又命令手下把趙奢帶去問斬。



趙奢在這命懸一線的時刻,依然沉著冷靜,說:「你是趙國相國,名揚天下的賢公子,可你卻縱容家臣拒交田賦,不奉公守法。如果都像你這樣不奉公,王法會失去作用。有法不依,那誰還交田賦?賦稅難征,那國家還能維持下去嗎?法律不能發揮作用,而國家又很貧困,到時肯定會發生內亂。一旦發生內亂,外敵就會乘虛而入侵我國。到那時候,國家保不住,你的地位、財富、名譽又怎能保得住? 反過來說,如果你能夠奉公守法,帶頭交付田賦,那舉國上下也會跟著奉公守法。那樣,國家必定富強,社會必定安寧,你必定更有地位、財富與名譽,天下人也必定會更加尊敬你。」


平原君聽了趙奢的話,覺得很有道理,並被他大義凜然的氣概所感動,便把他釋放了。


平原君認為他是個賢明能幹的人,就向趙惠文王報告了這件事,並向趙王舉薦趙奢。趙惠文王就派趙奢掌管全國的賦稅。趙奢上任之後,嚴格執行國家的法令制度,不論什麼人,如有膽敢違反者,就給予嚴厲的懲罰。不久,趙國的財政收入增加了,國庫充實了,國家富強起來。


之後趙奢被任命為將軍,統率趙國的軍隊,去救援被秦國軍隊包圍的韓國,大破秦兵,立下大功,被趙王封為馬服君。


後來,人們根據這個故事,把趙奢說的「奉公如法」改為「奉公守法」這句成語,用來說明嚴格地遵守國家的法令制度。



關注我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包頭市土默特右旗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TAG:包頭市土默特右旗圖書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