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偽造

偽造

現代西方社會對偽造的回應是焦慮。

現代西方藝術的氛圍也是焦慮的。

這兩句話並列在一起,似乎有詭辯的意味。

前一句指向社會心理學,涵蓋普羅大眾;後一句,則是對藝術領域的某種定性。將二者類比,邏輯上似乎欠妥。

但是細想一下藝術和社會、時代的關係:

藝術品的魅力曾經獨立於時代嗎?

藝術家是否可以擺脫時間和空間束縛?

藝術品的意義完全由創作者賦予?

或者藝術家只傳達理念,社會和時代才是正確的解讀者?

不妨問得更直接:藝術相對於時代,會不會只是某種與表達有關的技術手段?

《偽造》用六位「偽造」大師的案例一一對應,去質疑與藝術創作相關的六個層面:信仰、真實、權威、歷史、身份、文化。

這六位被稱為「偽造者」的藝術家,有各自不同的動機,創作(或者說偽造)方面的造詣也各有千秋,但重點並非臨摹或仿造水平,而是他們踏上「偽造」這條路的那一天,已經註定被選擇來完成(或者說替代完成)大眾對信仰、真實、權威、歷史、身份、文化的需求和想像。當然,他們的命運及其創作很快被大眾需求淹沒。

在這個邏輯之下,其他自詡為原創的藝術家,是否可以逃離這種被選擇的命運?我認為不可能。

雖然這並不是對原創的否定,但顯而易見,原創的意義被限制了。因為它始終無法跨越大眾及社會的需求和想像。

在《一頭想要被吃掉的豬》這本書中有更極端的的案例:

一位非常珍愛亨利·摩爾作品的美術館館長,發現一件摩爾未命名的作品,但大喜過望的感受很快消失,因為這件作品被證實並非出於摩爾之手,甚至並非人類雕塑,而是靠風吹雨打形成的。這位館長隨即從展覽中撤走了這件「作品」。

問題在於,事實的揭露並不會改變這塊石頭(雕塑)的本質,它依然擁有觀眾欣賞的所有特質。那麼,為什麼要因為新認識而改變對這件作品的看法?

這個案例中,到底誰是「偽造者」?大自然?摩爾的名聲?或者直接就是大眾的想像?

並不需要無奈和悲觀。在掌握這個秘密之後,20世紀的當代藝術家反其道而行之,他們公開、主動、積極利用知名藝術品、大眾品牌甚至名人聲望,進行「偽造」,並由此開啟了一個自覺的藝術門類——挪用。

這當然不是對「偽造」的合法化及合理化。而是「挪用」更能滿足藝術家的創作目的:

一名藝術家的工作不是去給人以美感上的愉悅——設計師可以做這事;藝術家的工作是從塵世中撤出一步,通過展示理念,使世界可以理喻或對世界進行評論,而這些理念除了它們本身以外,並無實際用途。《現代藝術150年》

我想追問的是:誰來定義藝術作品對世界的評論?藝術家?還是大眾的需求和想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藍皮火車 的精彩文章:

TAG:藍皮火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