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何專家考證出古人何時死,卻不清楚何時生,古人不過大壽?

為何專家考證出古人何時死,卻不清楚何時生,古人不過大壽?

翻開中國的名人歷史,就會發現一個奇怪現象,即:歷史上很多名人,只知道他們何時死,卻無法考證出他們何時出生!比如,白起、李牧、李廣、衛青、呂布、趙雲等,這些都是名震一時的大人物,在史書上卻找不到他們出生的一點蛛絲馬跡!

有人說,這一點不奇怪,史書上不可能面面俱到,記載這些雞零狗碎的小事!然而,雖然史書上不記錄這些小事,但總歸會記載一些稍微大一些的事情吧,比如某某名人的大壽,五十大壽、六十大壽、七十大壽之類,由此豈不可以推斷出古人的出生時間了?

試想一下,如果白起、李廣、衛青、呂布等人過大壽,相信史書上會記錄一筆。原因很簡單,這些都是歷史名人,在當時位高權重,群臣會參加,也可能留下日記之類,皇帝肯定有所表示,那麼皇帝起居注中,也必然會有所記錄。由此,就可以找到蛛絲馬跡了!

為何專家考證出古人何時死,卻不清楚何時生,現代人熱衷的過壽,難道古人不過壽嗎?或者說,通過古人過壽,就能算出古人出生年月,為何白起衛青卻生日不詳?其實,隋唐之前,幾乎不過,隋唐之後,才有這一習俗!

準確的說,在上古時代,中國人沒有過生日這一習俗,生日稱慶大約出現於南朝後期。所謂南朝後期,大概在550年左右!也就是說,從那一時期起,中國人才陸續流行過生日了。

到了唐朝,唐玄宗李隆基將他的生日,定為「千秋節」,後改為「天長節」,放假三天。這是皇帝第一次將自己生日,定為國家節日!唐宋之後,皇帝生日就幾乎成了「國家節慶」的日子!

關於生日問題,隋朝初年開始,就不斷有文人關注,如今留下的很多筆記、札記中,都可以看到這一點!至於宋朝之後,過生日的習俗,就流行到了下層民眾中!

因此,想通過生日的信息,來推測古代名人的具體出生年月,這一招在隋唐之後可以,但在此之前,就行不通了。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往往隋朝之前的很多名人,現代專家只考證出何時死,卻弄不清何時生!

誇張一點說,南朝之前,古代不過生日的這一個習俗,讓專家頭疼了1500年,導致名人何時出生的問題,至今無解!

值得一提的是,古人也不是過的稀里糊塗,從春秋戰國開始,就有官方戶籍的年歲記錄,主要用於徵收賦稅與徵發徭役!

不過,由於官方文件過於瑣碎,加上生日問題,在古人看來不重要,所以當時歷史記錄者,也不會查找這一些資料!後來,隨著戰亂或歷史的硝煙,這些官方檔案,都基本上消失了!

隋唐之後,只要是青史留名之人,基本上都有很多資料印證,官方檔案記錄也更詳細(紙張的普及,也利於信息收集),輕易能找到出生證明,只有極少部分只有何時死,找不到何時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百家雜評 的精彩文章:

司馬懿究竟有多狠?他對妻子的一番話,讓陳世美都要臉紅!
漢朝建立後,韓信蕭何都遇難,張良憑什麼躲過殺劫?

TAG:百家雜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