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宮宇宙|緋聞、醜聞和私生子

清宮宇宙|緋聞、醜聞和私生子

原標題:清宮宇宙|緋聞、醜聞和私生子


  隨著今夏《延禧攻略》《如懿傳》的播出,有好事者言,好萊塢有「漫威宇宙」,咱們這兒就有「清宮宇宙」,一下串聯起幾十年來數不清的清宮影視劇。


小子不才,借著戲說清宮劇,梳理一下大清幾百年間,各位皇帝、太后、阿哥、格格等形象流變。我姑妄說之,您姑妄聽之,純當一樂。


第二篇,咱們來探究一下那些位私生子到底是真是假。

《延禧攻略》截圖,王茂蕾飾演袁春望


不妨先從一個故事說起。


話說有一位皇帝,坊間傳說他沒有生育能力。後宮佳麗若再不能為他誕下一兒半女,他的後媽、也就是現在尊奉的太后,就要立他兄弟的兒子,也就是那位後媽的親孫子為太子。


於是皇帝為了子嗣保衛戰,開始四處在民間找尋良醫。妙手回春的大夫沒找到,卻尋來了貌美如花的姑娘。這位皇帝的新寵很快就進了宮當上了貴人。可巧,這位貴人有位老情人是個遊方郎中。老情人以給皇帝治病為由進了宮,和貴人有了露水情緣。


皇帝終於有了自己的親兒子……


假如我不說明朝代,您認為這個故事發生在什麼時候?


這是2005年播出的清宮劇《一簾幽夢》(又稱《咸豐王朝之一簾幽夢》,不是瓊瑤阿姨的那部)的主要情節介紹,陶虹在劇中扮演青年慈禧,她生出來的娃,自然就是後來的同治皇帝。

《咸豐王朝之一簾幽夢》劇照,陶虹飾演葉赫那拉·蘭兒,即慈禧,沈曉海飾演咸豐帝


但我不得不說,根據吳啟泰小說《無後為大》改編的《一簾幽夢》,許多情節似乎並非來自於清宮密檔,而是前朝故事。就其故事本身而言,令我聯想的是西漢成帝的皇后趙飛燕。也就是成語「環肥燕瘦」里「燕瘦」的出處。

在後世文獻里,趙飛燕是個禍亂宮闈的女子,她魅惑君王,為了能夠身輕如燕,她一直在肚臍里塞一種用麝香等藥材製作的息肌丸(是的,《甄嬛傳》里的安陵容就是用的這個葯,所以沒法生育),史書上說,趙飛燕「欲為自利長久計」假裝懷孕,多次從宮外買入剛出生的男嬰冒充皇子。然而,趙飛燕的計謀沒有得逞。


但在《一簾幽夢》里,慈禧似乎是成功的。這是不是有篡改歷史之嫌?


戲說的本質在於,除了人名之外,所有一切都可以是假的,只要結局不變即可。也就是說,你大可以穿越回去,但不能影響歷史的演進。


《一簾幽夢》之所以能給編劇們那麼大的想像空間,完全就在於同治無子。因此就算讓咸豐戴上了一頂綠油油的帽子,大清的體統最後還是保住了。


關於戲說,我還想到一首詩,《三國演義》卷首引楊慎的詩句「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我理解一些人對於戲說的憂慮,認為不正說歷史,會混淆視聽。然而,正史也是旁人寫的。比如《春秋》載,一個刺客欲刺殺晉國大夫,行刺當日他在樹上觀瞧,發現這位大夫為人正直,殺之不仁,如若不殺又難付所託,是為不義,思來想去,索性自殺了。請問,刺客自殺前這麼一大段心理活動,有跟誰講過嗎?那麼後人憑什麼寫在史書里?


就清宮劇而言,它的不足之處在哪裡?依我看來,是能夠八卦的東西不多。相比前面二十幾個朝代,清朝的後宮實在有夠無聊的。滿清在沒入關之前,就已經吸取了中原王朝的許多教訓,所以有清一代,外戚干政的少,太監專權的無,就連黨爭也不太有。


那麼為什麼古裝劇里,清宮戲會那麼多呢?答案只有一個,離得近。唐朝宮闈許多事,到了五代兩宋就不吃香了,而宋人筆記里的八卦,到了元明清也就小眾了。大清碰上了「千年未有之變局」,大眾傳媒的興起,清末民初消費文化的方興未艾,讓大清的皇上和娘娘們「忙不過來」,歷朝歷代的許多事情就這麼分拆組合,重新按在了清朝之中。所以,清宮劇並非是真的在講清朝的事情,而是前面二十幾個朝代的往事大集合。


這裡再聊聊剛剛劇終的《延禧攻略》。該劇里就有好幾位私生子,其中就包括太監袁春望。為什麼太后最後勸皇帝不要殺他?

《延禧攻略》中,袁春望認定雍正留下的衣服是鐵證。

網友人人都是福爾摩斯,除了再次誇太后果然是「上屆冠軍」外,分析太后當年真的「殺母奪子」,殺死了錢氏搶走乾隆,但因為怕真相曝光,便在最後一集編造錢氏為了救雍正而交換衣服穿,「金絲蟒袍啊!多麼珍貴呀!匪兵會放過她?」暗示錢氏的死與自己無關。


為了不讓這個謊言被戳破,太后才會接著跟袁春望說:「誰藉機玷污了農家女就不得而知了。」暗示土匪搶走了金絲蟒袍、假裝成親王玷污農家女,才會有了袁春望的誕生,如此一來,錢氏「換衣護主」的謊言才能成立。網友到最後發現,太后極有可能是為了隱藏錢氏的死亡真相,而編造了一層層的謊言。


至於真相,太后自然心裡有數,乾隆是雍正和錢氏的兒子,袁春望則是雍正和農家女的私生子,兩人是同父異母的兄弟,有網友推測可能是她對錢氏有愧、不敢輕易斷送皇室血脈,編劇才會以她不殺袁春望來戳破這一點。


不過,單就情節「狗血」這點來看,《延禧攻略》實在還是太嫩了。我這裡要隆重推薦二月河老師所著小說《雍正王朝》,根據其改編的同名電視劇真的很清新了。


在電視劇里,雍正從他的十四弟那裡奪走了一個名叫喬引娣的女子。在電視劇後半段時,唐國強老師扮演的雍正,淚流滿面地對喬引娣說:「朕把你留在身邊,就是要讓你看看,朕到底是個什麼人,將來有朝一日朕放你出去,你要給朕說幾句公道話。」

《雍正王朝》第39集截圖

《雍正王朝》第42集截圖


我記得當時許多劇評家批判這一段,認為雍正這段話毫無邏輯,靠一個沒有什麼話語權的弱女子出去給他翻案,行得通嗎?

從劇評角度說,這些劇評人講的沒錯,但也暴露出他們沒有看過原著。


二月河老師的原著可謂「天雷地火」,想當初雍正還是四阿哥時,微服出訪,與一賤民之女好上了,然後村民以有辱家風為由把那女子活活燒死。幾十年後,當上了皇帝的雍正第一次看見喬引娣就嚇了一跳,她太像當年那個她了。當中過程我就省略了,反正喬引娣最終成了雍正的寵妃。然後小說結尾,喬引娣找到了失散多年的母親才發現,她爹是雍正,她在侍寢雍正之前,還與她的十四叔睡過。當年被燒死的,是她母親的孿生姊妹。


二月河老師在《乾隆王朝》里繼續寫道,喬引娣一時激憤捅了雍正,而雍正在臨死前還留下血書,要求後人絕不能難為這個女人。


自從唐國強老師飾演了雍正,這位多年來被妖魔化的皇帝,其形象終於變得正面了一點,不再是一個到處派出血滴子殘害忠良的惡人了,甚至還因為「朕就是這樣一個漢子」的自白硃批,變得多少有點萌萌噠。


然而,我是萬萬沒料到,清宮劇的編導們這麼愛編排他的子嗣問題。除了袁春望和喬引娣,更多人著墨在乾隆的身世上。金庸先生的《書劍恩仇錄》里的海寧陳氏之子,在江浙一帶流傳了幾百年。《延禧攻略》里的錢氏之子,則是陳氏之子的變體。而《甄嬛傳》到《如懿傳》共用了同一個世界觀,即四阿哥一時興起與辛者庫賤婢私通誕下一子,從本質上,這是明代成化皇帝寵幸下等宮人誕下弘治皇帝的變體。


從清史稿的角度來看,乾隆的身世沒那麼複雜,他就是生在雍親王府東書院「如意室」,生母就是熹妃,只不過「嬛嬛」當年在潛邸時身份不高而已,連個側福晉都不是。


所謂「老子英雄兒好漢」,既然雍正都能有在私生子上「兒女雙全」,乾隆怎麼能被比下去。大明湖畔的紫薇格格真的就無須多說了吧。


這裡得感謝一下1997年接待瓊瑤阿姨參觀北京的接待人員,當年瓊瑤阿姨路過公主墳,被奇特地名吸引,她便向隨行的人員打聽地名來歷,有人簡單地說,這是乾隆年間一個女孩子被乾隆皇帝認作是義女,死後便以「格格」的名義葬在了「公主墳」。所有《還珠格格》的粉絲都應該感謝這位工作人員的一時胡謅,否則就不會有小燕子、紫薇。《鐵齒銅牙紀曉嵐》劇組也應該給這位工作人員送錦旗,否則就不會有杜小月成為太后的乾女兒,皇帝的乾妹子。

《還珠格格》截圖

乾隆在這幾百年里更出名的「私生子」則是福康安。然而,這位「大清第一將星」真的是乾隆的私生子嗎?


在《延禧攻略》里,富察皇后的宮女爾晴,為了報復丈夫傅恆的無情,做出種種醜事。甚至給了富察皇后致命一擊。在這個故事版本里,皇帝、皇后、傅恆均認為,福康安是乾隆的種。

《延禧攻略》中,福康安是個「熊孩子」,卻深受乾隆寵愛。


這裡再介紹另一個版本,在二月河老師的小說《乾隆王朝》里,乾隆趁著傅恆外出打仗,主動勾引了傅恆的福晉,這個版本里,皇帝、皇后以及繼後那拉氏都知道福康安是乾隆的兒子,唯有傅恆不知道。因為福晉在有孕之後,乾隆立刻召回了傅恆,傅恆與妻子同房之後,又被乾隆派出去打仗了……


我這裡可以明確說,這兩個版本都不是真的。尤其是富察皇后之死,跟爾晴不可能有關係。富察皇后卒於乾隆十三年(1748年),而福康安生於乾隆十九年(1754年)。

《延禧攻略》爾晴表情包


福康安成為乾隆「私生子」的源頭,在於皇帝對他格外寵信。這或許不足為奇,乾隆怎麼說也是福康安的姑父,而清中期滿洲將領凋零,八旗紈絝子弟數不勝數,像福康安這樣的上進青年,乾隆怎能不愛,他是想要樹立福康安這個榜樣,教育八旗子弟。而福康安的確可謂戰無不勝,在台灣平定林爽文起義,驅廓爾喀保衛西藏等。乾隆對他就是賞、賞、賞,賞到乾隆的兒子嘉慶都嫉妒。嘉慶多次批判福康安在軍中揮霍無度,甚至最終將福康安兒子的世襲貝勒降為貝子。


所謂大清第一醜聞或者說第一緋聞,當然是太后改嫁,也就是孝庄與小叔子多爾袞之間的是非,里已有論述,這裡就不展開了。

上一篇里曾提到孝庄也有惡婆婆形象,那便是跟董鄂妃的過節。在電視劇《康熙王朝》里,斯琴高娃老師飾演的孝庄連董鄂妃的棺材都不放過。

《康熙王朝》截圖,孝庄將董鄂妃棺材裡陪葬的衣服丟出。


其實,在20世紀很長一段時間裡,從民國時的上海,再到後來的港台地區,拍的最多的清宮緋聞,便是順治與董小婉的故事。


清史大家孟森先生專門在《心史叢刊·三集》里寫了「董小婉考」,專門針對民國年間的董小婉小說及電影進行了批判。


董小婉故事可謂是陳圓圓故事的另一種解讀。簡單點說,董小婉是明末秦淮名妓,後來成為大名士冒辟疆的小妾,在流布很廣的故事裡,順治把董小婉從冒辟疆手上搶了過去,最終因為董小婉去世,順治還出了家。然而,董小婉與順治鍾愛的董鄂妃不可能是同一個人,兩人年紀對不上。不過這都不妨礙1939年周璇、1963年夏夢各自出演名為《董小婉》的電影。此外,金庸先生在《鹿鼎記》里編排順治到五台山出家,韋小寶專門去護駕的故事。他們的源頭都在於順治與董小婉的愛情故事。

《鹿鼎記》截圖,張國強飾演順治,法號行痴


前文提到了《一簾幽夢》,我給出的論點是戲說無所謂,只要結局不妨礙歷史走向就行,因為就算同治不是咸豐的種,但同治並沒有留下子嗣,所以從龍脈角度上說,沒有太大的影響。


那麼同治為何無後呢?

1989年上映的電影《一代妖后》里,陳道明飾演的便是同治皇帝,劉曉慶飾演的慈禧太霸道了,身為兒子的同治活得很憋屈,於是他逛窯子,結果染上了梅毒。

《一代妖后》截圖,陳道明飾演同治


有關同治因性病而亡的說法,從當時就不斷傳出,甚至同治的性向都被時人拿來八卦,《桃花聖解庵日記》記載:「嘻戲游宴,耽溺男寵。」


不過在1979年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中醫研究院和北京醫院的有關專家教授,對同治皇帝的病情發展及用藥情況進行了專門的研討,大家的結論仍認為同治皇帝死於天花是無疑的。


各位方家大可不必對戲說那麼嗤之以鼻。戲說有時還能有意外之效。


《環球時報》近日的報道稱,如同幾年前的清宮劇《後宮·甄嬛傳》引發追劇熱潮一樣,現正在台熱播的《延禧攻略》及《如懿傳》再度引發島內網民熱烈反響。台媒稱,雖然民進黨當局又在對歷史課綱進行「去中國化」,但這些大陸歷史劇就像「解藥」一樣,讓台灣年輕人體認到兩岸的歷史聯結。

作者:哈搭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澎湃新聞 的精彩文章:

今年前五月上海辦展數量面積居世界前列,同比增長均超10%
印度從航母到冰川舉國練習瑜伽,部分人戴口罩抗議空氣差

TAG:澎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