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本有機會當皇帝,他卻把皇位拱手讓人,結果讓出史上第一盛世

此人本有機會當皇帝,他卻把皇位拱手讓人,結果讓出史上第一盛世

原標題:此人本有機會當皇帝,他卻把皇位拱手讓人,結果讓出史上第一盛世


中國千年的歷史,對男人最有吸引力的東西當屬權力,無數人曾為了權力拚得你死我活,甚至兄弟相殘,而皇帝是集權力的大成者,是歷史上權力最高的統治者。


歷史上為了爭奪皇位殺兄弟、殺兒子、殺親爹的太多,可見權力對人的誘惑非常大,因為一旦掌握權力,就能掌握別人的生死,這種感覺就如同吸鴉片,對人有致命的誘惑力。


不過歷史上有一個人例外,他本來有機會當皇帝,可他卻把機會讓給別人,此人就是李憲,他是唐朝睿宗李旦的長子,而且是皇后所生,真正的嫡長子,李旦是武則天和李治的兒子,他在位時母親武則天把持朝政,他只個傀儡。


後來李旦被武則天廢掉,因為武則天自己要稱帝了,而李旦後來參與了神龍之變,武則天被趕下台,李旦又重新登基,在神龍之變中,李旦的第三子李隆基立下大功,但他的長子李憲卻基本沒參與。


如果沒有兒子李隆基的鼎力相助,李旦不可能重新當上皇帝,可他當上皇帝後,必須要想辦法立太子,按理說應該是嫡長子李憲被立為太子,但李隆基的功勞太大,如果執意要立李憲為太子,恐怕反而會生出事端。


就在李旦左右為難時,李憲卻主動站出來,他向父皇說:「儲君,是國家的職位,太平時節就以嫡長子為先,國難之時就應歸於有功的。若處理不當,就海內失望,這不是國家吉祥事。臣斗膽以死請求不要立我為儲君。」



李憲原本是嫡長子,如果他硬要當太子,按理說沒人能反對,也沒人敢反對,因為這是自古以來的規矩,誰也變不了,但他卻主動站出來,要求辭去太子的職位,他的意思很明顯,希望父親立弟弟李隆基為太子。


當時李旦和朝中大臣都覺得,李隆基功勞很大,立為太子是沒有問題的,就這樣李憲把皇位讓給了弟弟李隆基,後來李旦退位成太上皇,李隆基繼位,即唐玄宗,隨後唐朝進入了最強盛時期,史稱「開元盛世」。


中國一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中,雖然每個朝代都有盛世出現,可唐朝的開元盛世應該是國力、經濟、文化達到最頂峰時期,而這背後還有李憲辭讓皇位的一番功勞,如果他堅持不退讓,那麼自己當了皇帝,可能這個盛世就沒這個鼎盛了。


李隆基繼位後,對於哥哥這種「識時務」的行為非常滿意,兄弟兩人關係很好,根據史料記載兩人常常「抵足而眠」,這才是真正的哥兩好啊,後來李憲去世,李隆基把他追謚為「讓皇帝」。


不過也有一些陰謀野心家表示,李憲之所以推辭皇位,並非他不想當皇帝,而是迫於當時的形勢,弟弟李隆基手握重兵,自己無法與之抗衡,不如做個順水人情給弟弟,對於這樣的說法,或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你覺得是這樣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邦哥講故事 的精彩文章:

關東軍逃命時,沿途拋棄親生孩子,結果被中國好心人撫養長大
此人是方孝孺部下,朱棣登基前他說出一句話,朱棣瞬間面色全無

TAG:小邦哥講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