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結緣 觀音寺

結緣 觀音寺

久聞馬鞍山新市古鎮廟宇眾多,香火旺盛,梵音裊裊,有幸在一次盛大的觀音會上,結緣觀音寺,那萬千信徒匯聚八方,只為那一次朝拜,只為心中最虔誠的信仰,那莊嚴又隆重的場面,從靈魂深處給人以震撼和敬仰。

在那個秋雨綿綿的季節,記者慕名來到聞名遐邇的橫山南麓和丹陽湖北岸的新市鎮,聽聞這裡不僅歷史悠久,還是李白曾經隱居過的地方。秋雨里,雖然寺廟內少了一份秋風掃落葉的空靈,但那如絲的雨珠卻滋養著每一個信徒的信仰,他們的身上帶著來自四面八方的雨露,在寺內一同焚香、化紙、誦經,那低沉悠遠的經文聲順著一尊尊佛像漸漸漫開,飄向窗外的飛檐翹角,飄向那濕漉漉的琉璃屋頂,飄向萬里雲霄……

新市鎮觀音寺負責人俞宜香等人向記者介紹觀音寺概況

據了解,歷史上的新市古鎮十分繁華,商賈雲集客流如織。明嘉靖年間,新市古鎮已發展到相當規模,東西綿延十里,號稱「十里長街」,西為政治中心,中乃商貿雲集,東以農副產品手工加工小作坊為主,兼有眾多寺廟分布,整個街市頗為繁華,甚是熱鬧。觀音寺便是新市古鎮著名的寺廟之一,當時被稱作觀音庵,長年香客雲集,香火也十分旺盛。只可惜在抗戰及解放前後,觀音寺日漸衰落、損毀。直至改革開放後,佛事活動才得以逐漸恢復、發展,觀音寺也才得以重建。

關於觀音寺的重建,還有一個不可思議的故事。相傳,2007年期間,新市觀音菩薩冥冥之中似顯威靈,附了一個從婆家帶來觀音神像在家中供奉的新市鎮西女子俞某。不久,該女子行為怪異,經常赤腳四處遊走,民間稱之為「赤腳大仙」。一天深夜,該女子赤腳去找新市降福殿主持夏華壽,說「要在新市街上建觀音廟」。主持答「你還需再找幾個人幫襯」。隨後,該女子連夜分別上門找了談立春、陳其雷、彭必富等人。經會商,暫從俞某家樓底層東屋騰出一間房子為觀音菩薩設臨時簡易神龕,作為香客燒香問事場所。不久,新寺鎮便召開了有關村民組長會議,籌集建造資金,派員去馬鞍山市小九華參觀、考察,參照其寺廟式樣、結構設計房屋圖紙。籌備組通過集資、捐款、香錢籌款,很快便得以開工建設。

世事變遷,如今的觀音寺,已從歷史中的五間草房發展為一座規模恢弘、雕樑畫棟的寺院。帶著一顆虔誠的心緩緩步入其中,首先迎面而來的是那高大威嚴的正殿,坐北朝南,開間20米,進深8米,前門和兩山三方為環廊,外廊12根立柱依次排列,挺拔有力,頂天立地。內廊門前四根立柱配以玻璃格窗,通透明亮。大門左右兩側立柱金龍盤繞,活靈活現。正殿之側,便是太太廟。太太廟是觀音寺的西廟,與正殿並排,門向一致,有5間2層正房,開間20米,進深11米;齋房9間,開間36米,進深13米。依次還有天王殿、玉王殿。寺院內常年香火鼎盛,鐘聲裊裊,是附近信徒朝拜的聖地。

寺院內還建有太陽池、月牙池,合稱陰陽池。太陽池上的六角亭俊秀飄逸,倒映在一池碧波中,好不秀麗。月牙池是寺院的放生池,不少善男信女不遠百里來此放生積福,池中還砌有蓮花座,蓮花座上挺立著觀音站姿像,靈韻天成。

置身寺院,飛檐翹角下,疏影橫斜,僧侶靜坐,香煙裊裊升騰,鐘聲悠悠回蕩,再浮躁的心,在這裡都靜若止水,波瀾不驚。

新聞來自:中國旅遊新聞網 記者:周淮民 通訊員:張振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視快訊 的精彩文章:

TAG:華視快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