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健康|學會這幾招,「秋老虎」來了也不怕

健康|學會這幾招,「秋老虎」來了也不怕

「處暑天還暑,好似秋老虎」

今天我們聊聊

「秋老虎」時節如何養生

健康|學會這幾招,「秋老虎」來了也不怕

早秋不適癥狀有這些

1

感 冒

此時節早晚偏涼,白天依舊炎熱,人們易放鬆對涼意的警惕。大汗淋漓時,面對空調直吹;晚上入眠時,不注意添加薄被;小朋友光腳玩耍,愛美女士穿著過於單薄等,都容易受涼感冒。

2

肺部不適

此時天晴少雨,濕度降低,人很容易出現秋燥,秋燥之氣最易傷肺。對氣候變化敏感的老年人,易因上呼吸道感染而引發肺部不適。

3

干 燥

秋燥會損傷人體津液,伴隨的癥狀有皮膚乾燥、口鼻咽干、胸痛乾咳、便秘加重等。

4

腸胃不適

天氣轉涼,人們普遍食慾增加,加上民間「貼秋膘」的傳統,各類蛋白質攝入增加,造成腸胃負擔加重,易導致腸胃不適。

早秋養生原則需謹記

1

早卧早起

早睡有利於收斂陽氣,早起可舒展肺氣,養成「早卧早起,與雞俱興」的生活習慣是此時節養生的訣竅。

2

積極鍛煉

早晚天氣漸涼,根據自己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戶外體育運動,是呼吸新鮮空氣、改善腸道血液循環的好機會,散步、游泳、太極拳、乒乓球等都是不錯的選擇。運動前後記得及時增減衣物,防止感冒。

3

合理飲食

適當增酸肺主秋,酸味可收斂肺氣。適當「增酸」可抵禦過盛肺氣侵入。蘋果、葡萄、楊桃等酸甜適口,可以起到生津止渴的作用,但脾胃虛寒者需少食。

滋陰潤燥此時節應以養陰清熱、潤燥止渴食品為主,可選用芝麻、蜂蜜、銀耳、山藥等食物。

增加水分此時節空氣濕度小,皮膚易乾燥,秋季需重視水分、維生素攝入。要多飲水,多食各類新鮮水果蔬菜,但寒涼飲食,如西瓜、梨、黃瓜等應少食用。

少食辛辣蔥、姜、辣椒等辛味之品,羊肉、燒烤等燥熱、油膩食物需少食,此外也需少飲酒。

加強營養適當增加蛋白質攝入,如鴨肉、魚、瘦豬肉等,以彌補盛夏人體的消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