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又是摔跤?為啥印度片這麼愛摔跤?

又是摔跤?為啥印度片這麼愛摔跤?

上周,日本高校棒球手選手權大會即「夏季甲子園」落下帷幕,其中一支被稱為「雜草軍團」的無名隊伍逆襲進入決賽,上演了比熱血動漫還真實的青春奇蹟,引得網友紛紛刷屏。

這支球隊大部分成員都是來自鄉下的高三「野生」棒球手,他們被一個叫吉田輝星的17歲男孩召集起來,代表家鄉參賽,過五關斬六將,殺進了甲子園決賽。他們也成為今夏日本人心中的勵志奇蹟。

今天,來自印度的又一票房神作《蘇丹》正式上映,聚焦的同樣是一項競技性極強的體育賽事——摔跤。論熱血,好像是比不過夏季甲子園;但要說勵志,絕對有得一拼。

電影由「印度三汗」之一的薩爾曼·汗主演。之前,薩爾曼·汗以一部《小蘿莉的猴神大叔》被很多中國觀眾知曉,這次主演《蘇丹》,53歲的薩爾曼挑戰起了摔跤手,接受各種體能訓練和格鬥。

薩爾曼汗主演的《小蘿莉的猴神大叔》劇照

很多人會將這部影片與《摔跤吧爸爸》相比較,但這一次摔跤的不是爸爸,是老公。其實,《蘇丹》並不是一部新片,早在2016年,《摔跤吧爸爸》之前就已經在印度上映。首日打破7項票房紀錄,第一個周末結束,創造了驚人的35項紀錄。之後,還獲得了2016星塵獎觀眾選擇年度最佳電影獎項,在印度是一部口碑與票房齊飛的「爆款」

相比之前上映的其他幾部印度片對教育、女權主義、民族宗教等社會現實的探討,這部電影更像是個人化的英雄史詩,關注的是人物角色內心的抗爭與突破。

本片的主人公叫蘇丹。在電影中,蘇丹的人物內心共經歷了三次不同的轉折。

剛開始,他只是印度鄉下的一個「屌絲」,看上了摔跤教練的女兒阿爾法,卻因為一無所長被女孩瞧不起。為了能讓阿爾法對自己刮目相看,蘇丹決定拜師學習摔跤。

這算是他人生的第一個轉變,為了和同為摔跤手的阿爾法在一起,他迫使自己去學習一個新技能,並且在短時間內達到一定高度,是因愛而生的對自我的首次突破。

當他慢慢獲得不錯的成績,從地區錦標賽冠軍,到全國冠軍,再到奧運會冠軍,已經接近無敵。被眾人擁躉,在家鄉被政府塑為雕像後,蘇丹了膨脹,在媒體記者會上說出了許多狂傲不捐的話。

儘管妻子提醒他謹言慎行,他仍沒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在妻子快要分娩時毅然決定去國外參加世錦賽,結果導致剛出生的兒子由於沒有父親稀有血型的支援而夭折。妻子最終也離他而去。

這時候,蘇丹也有了第二次人物內心的變化。他開始意識到「贏」這件事可能並沒有他想的那麼容易。贏得了比賽,但是輸掉了家人,還是輸。

因此,他決定閉關,不再參賽,直至被一個經理人挖掘,走上職業格鬥的舞台。不過,這一次,他的對手不再是別人,而是他自己。職業格鬥不比傳統的摔跤比賽,需要應對的是各種類型的選手,用蘇丹的話說這是一個「融合了柔道、拳擊甚至打耳光的綜合運動」。在這裡,他失去了昔日的冠軍光環,像一條喪家犬一樣被丟進格鬥場,他能做的只有把握好自己。

從失去一切的地方,把他們再重新贏回來,這是他參加職業格鬥的初衷。因此,相比其他選手,他心中不只有比賽,他有一個信念,而這個信念像一股永恆不竭的力量,讓蘇丹在被對手打到滿臉充血,肋骨斷裂,快要斷氣的時候絕地反擊,用一記殺手鐧贏得了比賽。

正如「金足農棒球隊」一路殺進甲子園的決賽,這群熱血青年從不被看好,到受到萬人追捧,也是一個奇蹟。沒有人能相信這樣一個雜牌隊伍能對抗專業的實力球隊,但他們卻一次又一次憑藉著一股不服輸的信念挺到了決賽。即使最後一戰輸了,但他們早已經贏得了一切。

這和蘇丹的傳奇故事殊途同歸。競技體育在最初的階段,可能比的是天賦、技巧、團隊配合或是熟練度,但當這一切的基本功鋪好,剩下的其實是一場內心的較量。無論蘇丹還是金足農的青年,他們最終對抗的其實都是自己的命運,看上去一敗塗地或者不可能的命運。

電影的最後,蘇丹在肋骨被打斷的情況下依然戰勝強大的外國對手,免不了有開掛的嫌疑,但也反映出印度人對「摔跤」民族情結,就如同「武術」之於中國。

電影中蘇丹剛開始練習的這種泥地摔跤術在印度已有3000年的傳統。印度人將這種摔跤形式稱為「古什蒂」(Kushti),它起源於16世紀的莫沃兒王朝。古什蒂主要流行於印度農村地區,在村子裡會有泥地摔跤場和訓練摔跤手的私人學校。為了「古什蒂」,印度人專門建造體育館,稱之為akhara,摔跤運動員每天聚集進行鍛煉。

這種摔跤訓練一般在混入了酥油、黃姜根粉末以及玫瑰水的紅泥地里進行,這種紅泥,代表著地球母親,每兩年更換一次。這也是為什麼電影中蘇丹在離開家鄉去職業格鬥前要在袋子裝一把訓練館的泥土,並且每次比賽之前都要用自己家鄉的沙土洗「手」,它代表摔跤手對家鄉這片土地的感恩。

在印度,摔跤手有著相對較高的社會地位,贏得一場比賽的獎金可能就超過一個農民一年的收入。據說,這部電影上映於開齋節,恰逢2016里約奧運會前夕,故事中對於蘇丹獲取奧運金牌的假想,吹響了奧運戰前的號角,也表達出印度人民對於金牌的渴望。仔細回想,作為一個亞洲人口大國,印度在奧運金牌上卻是鮮有收穫,一共只獲得過9枚金牌,其中8枚金牌來自於1980年之前,曲棍項目球。

38年來印度首枚奧運金牌由男子10米氣步槍射擊運動員阿比納夫?賓德拉於2008年奪得

因此,這部電影對於印度人來說可能就像我們的《李小龍》或者《黃飛鴻》一樣的存在吧!是一個民族精神的具象化表達和美好情感寄託。

算上這部電影,今年在中國內地已經有六部印度電影上映,此前的五部是《神秘巨星》《小蘿莉的猴神大叔》《起跑線》《廁所英雄》《巴霍巴利王2:終結》。

今年上映的印度電影《起跑線》

以寶萊塢為代表的印度片近些年進步迅猛,在幽默風趣、載歌載舞的同時反應現實和人文關懷,但看多了,也會發現其中矯揉造作、過度煽情的缺陷依然存在,《蘇丹》也不例外。小人物逆襲,愛情是催化劑,受到傳統抑或現實的阻撓,然後再逆風翻盤。前半部分為了加速劇情發展而強拗的愛情線,以及主角蘇丹開掛一般的摔跤實力,讓影片的真實性和真摯感打了個折扣。

看著男主肋骨都被打斷了,醫生都勸他不要繼續比賽,不然會有生命危險,但是在妻子的鼓勵下,蘇丹還是毅然走上了擂台,而且面對實力懸殊的強大對手,神奇的逆轉了賽局。

只能說,印度人民太渴望英雄了,造就一個又一個傳奇神話來滿足自己的想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24樓影院 的精彩文章:

靠抄襲和消費情懷的《愛情公寓》,拍成了「愛情公墓」
李易峰終於有代表作了

TAG:24樓影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