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索達吉堪布傳講《維摩詰經》第23課:原來沒錢也可以有最高級的道場

索達吉堪布傳講《維摩詰經》第23課:原來沒錢也可以有最高級的道場











若有錯漏,歡迎大家留言指出~


鞠躬感謝!














第23課












講《維摩詰經》之前,簡單給大家說些事情。


 


大家在學習《維摩詰經》的過程中,最好不要喜新厭舊。

不管是學院的學員,還是城市裡各個道場的道友,我們在管理上,將會根據實際情況和需要作一些調整,現在還在觀察與分析當中。


 


希望各個地方的道友應常以智慧來抉擇。

我們現在這麼多人一起學習,有時難免會生出一些是非。

但這也是正常的,一兩個人的是非,對大多數佛教徒的聞思和修行不會帶來很大影響。

 


眾所周知,出現問題的是極少數人,可能連百分之一都不到。所以希望

在道場管理方面,大家能一如既往、合理合法地去行持。

我們可能會在年底推出《管理通知(六)》,針對新班開學的模式,以及各個地方的管理負責人,會稍作調整。研討組的學習,也在不斷推進。我們的法師和管理人員,每天都在這些方面竭盡全力為大家考慮。


 


我們不是為了獲得名聲或財富,也沒有任何其他目的,完全是在無私地奉獻。對包括法師在內的個人而言,你們眾多人的學習,可能會讓我們有一些來世的功德,因為畢竟所做的一切,完全是無私的大乘利他行為。但從世間利益來講,我們大多早已看透世間八法,沒有絲毫追求之心。所以,我們的發心清凈無垢。如果某些管理行為和做法存在不周到的地方,包括我在內,在道友們面前隨時可以懺悔。當然,現在管理並沒有出現問題。目前學會各方面運轉正常,並正在向更加良好的方向邁進。但如果繼續發展下去,學會規模越來越大,發心人員都會疲憊不堪,越來越「壓力山大」,我也不會例外。當然,如果因緣特別具足,繼續發展也未嘗不可,甚至可以利益無量剎土中的無量眾生。


 


一般來講,我們不像世間企業那樣一味追求擴張。

到一定時候,我們的工作也需要在平衡的狀態中運行,不一定要拚命發展壯大。

將來可能會維持在一個相對適合、穩定的高度,這是我自己設定的目標。這樣,大家的壓力也會越來越小。

 


所以,以後學會的人數不一定越來越多,因為人數多的班級都已經畢業了,以後人數會逐漸減少。人數不多,但質量也許更好,這樣也便於管理,這是未來的一個發展方向。




我們將有規律地為大家提供推薦的課程。

今天上午,我與法師們就《大學演講》的課程管理、講解等事宜作了一些商討,學會預科班和正科系都在學習。我對自己的作品並沒有任何推銷和宣傳的目的,但

對當代有些人來說,在利益眾生、樹立因果正見方面,學習這些課程也許會起到一些幫助。


 


法師們今年會在這方面投入更多努力。我們不僅是佛教深層次的專業人才,更重要的是能夠與一些知識份子,如大學生、大學老師等進行交流互動,以他們的思想和喜好作為利他目標的趨入點。這樣就可以把大多數人的心態及現在的理念結合起來。同時,我們也千方百計地利用一些善巧方便,行持佛法的六度萬行。學習大學演講,實際上就是如此貫徹執行的前提。

 


可能一些真實如法的出家人和修行者,會認為這些與自己的解脫並沒有直接的關係,這點也可以理解。但當今社會,在宣說佛法的時候,探尋應按照何種方式和理念與世間人交流,就需要找到一個共同點。包括學會的人和在座的堪布堪姆在內,都不僅要設身處地地思維,而且在某些場合中,也可以進一步學習與研討。


 


這是課前我要說的內容。今天講「道場」。對於「道場」,我可能會有一些自己的想法:我所認為的道場主要定義為什麼樣的?在我們道場里主要推進什麼?












下面我們開始念傳承。(上師念誦傳承)


 


現在繼續講《維摩詰經》。


 


(上師拿起一朵花)你們每天都能找到一些不同的花啊!


 


請大家發無上的菩提心,並如理如法地諦聽。


 


聽聞佛法的機會百千萬劫難遭遇

,《雜阿含經》云:「人身難得,生正國中,亦復難遭,與善知識相遇,亦復如是,聞說法言,亦不可遇。」

還有個教證,但沒找到佛經出處:

「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善知識難遇今已遇。」

意思是說,人身相當難得,佛法非常難聞,善知識也很難遇。所以,在座各位能遇到大乘佛教,是非常幸運的。


 


不知我的主觀想法是否和你們相同,但我始終由衷地認為,

今生能遇到大乘佛法,聽聞大乘教法,身處大乘佛法的道場並行持佛法,是特別有意義的。


 


即使沒有精通三藏法義,修行境界與前輩高僧大德及一些真正的修行人相比,也無法望其項背,但從自己的角度來講,自從來到佛學院,遇到上師善知識後,才算是一個佛教徒。在此之前,雖然心裡有信仰,但算不上是真正的佛教徒。從此以後,修行、講法等各種利益眾生的事情都一直在儘力行持。因此,無論何時離開人間,我也沒有任何遺憾,因為自己這一生已經竭盡全力地護持佛法和利益眾生了。


 


在座各位也是如此,在你們的生命中,每個人都有很多認為值得追求的夢想,但當追求過、獲得過、享受過之後,

無論從生生世世的意義還是真正的生命價值來講,值遇大乘佛法才是最有意義的。


 


我曾講過,每個人的學佛經歷都不盡相同。即使你沒有信仰佛教,僅是遇到這樣的宗教文化,對你個人而言,也是一個精彩非凡、不同尋常的人生經歷。希望大家能夠一再反思。雖然每次講課只有一個多小時,看上去稀鬆平常,但在阿賴耶識上種下的佛法種子,也許能起到非比尋常的作用。當然,這要在將來乃至後世的生命延續中,才能逐漸成熟。就像在一片土地上播種了一些種子,當下不一定馬上就開花結果,但實際上「果實」並不是不存在的。在座各位若以智慧來分析,應該瞭然於胸。










前面己經講了維摩詰居士與彌勒菩薩的對話,主要是從果法的層面來探討的。

今天出場的人物比較特殊,叫光嚴童子。

接下來,維摩詰居士與他就修行的因法層面進行了一番對話。光嚴菩薩(光嚴童子)在其它經典中出現得較少。有些資料中提到,他和前面講到的寶積菩薩是最好的哥們兒、朋友。(眾笑)


 


窺基大師的《說無垢稱經疏》提到,

彌勒菩薩是出家人,在菩薩當中現出家相,而光嚴童子是在家人。

不管怎樣,光嚴童子也是經中和維摩詰居士對話的主要菩薩。


 


當然,有些資料中說,

所謂的「童子」,

包括我們經常講的文殊童子、善財童子、光嚴童子等,

不一定表示年齡尚未成熟、小孩子的意思,而是指獲得的智慧旺盛、不衰、具永恆性。


 


有些佛經講,文殊師利菩薩是年少的十六歲童子形象;有些則是從他在智慧層面永遠是童子相來宣說的,意即他度化眾生的發心不會「衰老」、永葆「年輕」。


 


不像我們的一些道友,伴隨年齡和肉身的衰老,雖然一直在學習,但智力卻慢慢在衰退,這一點我認為是非常不合理的。無論是在家居士還是出家人,隨著年齡的增長,應該思想越來越成熟、煩惱越來越減少、智慧越來越開啟,這才算得上是真正的修行人。否則,經年累月地學佛,到了年老的時候,卻煩惱重重,脾氣也異常火爆,各方面更不如從前,如果其他人看到這樣的狀態,會對學佛生不起信心,即使剛產生一點興趣,也會土崩瓦解。


 


聽說有的人在某個道場已經呆了十幾二十年,結果其性格貌似連一般人都不如,與周圍的人也格格不入,這並非一件好事。學佛應該是越學越好,對眾生越來越溫柔,自相續的煩惱越來越少。正如前天在

《勝道寶鬘論》

中所講:

我執和煩惱越來越減少,對上中下三種根機來說,都是修行最好的暖相。

按理來講,學習時間越長,修行閉關越多,應該煩惱和我執越來越少,智慧和快樂越來越多,這才是真正的修行。


 


所以,希望在一些道場呆得比較久的人,即使相續中有煩惱和痛苦,也最好不要在別人面前全然暴露。不然,假如你離開喇榮到其他地方自我介紹:「我在喇榮已經呆了十年二十年了……」剛開始,大家都會很崇拜:「哇,能在一個地方呆二十年,他肯定有竅訣!」但過了一會兒,你們一起吃頓飯、聊聊天,半個小時下來,你言語中卻都是滿腹牢騷和痛苦煩惱……就會讓別人對佛法退失信心:「哇,這個人還不如我呢,我才學二十天,剛剛皈依,也比他活得快樂!」甚至會覺得:「我在沒皈依時,心也很清凈,非常開心快樂。他學了二十年,居然不如我……我不敢學了,好好好,再見再見(眾笑),以後有機會再說吧!」之後就離開了學佛團體,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


 


說到「童子」,我想特彆強調一下:

希望我們永葆童子相——智慧童子相、發心童子相

,不要發了兩三天心,就煩惱重重。


 


今天給發心人員開會時,有些人一直很惱火。雖然表面裝著無所謂,但好像心裡卻百爪撓心、煩天惱地,只是在我面前不好意思暴露出來(眾笑),一旦有個突破口,可能就會像海嘯般一發不可收拾。


 


我不是說他們修行不好,但包括我自己在內,我們都應該好好反思。

希望以後的修行人,隨著發心時間的增長,發心工作應該越做越好,而不是越做越差,越修越痛苦。不管怎樣,人應該越來越進步才對。


 


所以希望大家學習光嚴童子的智慧。














佛告光嚴童子:「汝行詣維摩詰問疾。」






「你趕緊到維摩詰居士那裡去探病情吧,看看他到底怎麼樣了,病了那麼長時間,我先後派了五百個人(眾笑),菩薩也派了兩三個了,都還沒好……」佛陀說,「這個病人有點特殊,所以現在派你去。」














光嚴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出毘耶離大城。時維摩詰方入城,我即為作禮而問言:『居士從何所來?』






光嚴菩薩說:「世尊吶,我也不敢去問候維摩詰居士。為什麼呢?因為我想起一件往事。很早以前,在毘耶離城(即廣嚴城,是古印度的大城市),我很想找個條件比較好的道場來弘揚佛法,但城裡的房價較高(眾笑),於是決定去城外找找。當我出城門時,遇到維摩詰居士剛好歸來,於是我們在城市交界處相遇了。」就像有些人往城外去,有些人進城裡來,在高速公路口收費處偶遇一樣吧(眾笑),開個玩笑,那個時候肯定沒有高速公路。


 


這時,光嚴童子先向維摩詰居士作了禮拜,並詢問居士:「全城中最有錢、最有勢力、最有福報、最有智慧的大施主、大居士維摩詰尊者,您是從什麼地方來的呢?」


 


這段文字在不同版本中的描述稍有不同。他們在城市交界處的相遇,藏文版中有「維摩詰居士對我很恭敬地致意」這句,然後光嚴童子才問維摩詰居士從何處而來。但大多數版本都和這裡的說法一致,即相遇時光嚴童子先向維摩詰居士敬禮。


 


至於敬禮的原因,有些注釋說,前邊的章節中,彌勒菩薩和維摩詰居士相遇時,居士先向菩薩頂禮,因為彌勒菩薩是出家人;而這裡是光嚴童子先向維摩詰居士頂禮,其原因是,雖然維摩詰居士是在家身份,但因其修證與行為都卓爾不群,出於恭敬,所以光嚴童子首先向維摩詰居士頂禮。


















「答我言:『吾從道場來。』






「我問:『道場者何所是?』






這時,維摩詰居士答道:「我是從道場來的。」


 


因為光嚴童子正要去尋找道場,於是就問:「道場者何所是?」道場是什麼?道場在哪裡?


 


今天我們主要是講「道場」,此處「道場」的意思,可能不是特別好懂。《維摩詰經》與平時學的因果法門或故事性較強的佛教內容相比,也許會稍微難懂一點,而且維摩詰居士與菩薩們的對話,比起與聲聞乘弟子們的對話,內容上要更深入、更令人費解。


 


這裡的「道場」,

藏文中讀「向卻釀波


」,

有菩提道、菩提精藏、精華或醍醐之意。

如「菩提之藏(zang)」,有藏、精華的意思,很多譯本中的解釋也不盡相同,如玄奘就譯為「妙高菩提」。


 


這部分在藏文版本中說的是:「您從什麼地方而來?」「我從菩提道場而來。」


 


那什麼是菩提道場呢?此文中光嚴童子問的也應該是「菩提道場」,在梵語中有精藏或道場的意思,但鳩摩羅什和其他譯本中僅使用了「道場」之意。今天講「道場」時,大家要從甚深意義上來領會,應懂得菩提道場有菩提之藏與妙高菩提之意。


 


大多數人都認為,「道」是修道,「場」是場地,「道場」就是一個修道場所,一個地方而已。各宗教對這樣的地方也有各自稱謂:儒家叫學堂、孔廟;道教叫道觀;佛教叫寺、廟、道場或僧舍;基督教稱教堂;伊斯蘭教叫清真寺;猶太教稱為猶太教堂或會堂。


 


總之,從事活動的建築就叫做道場。很多道友或發心人員常說:「我們這個地方能有一個佛教道場是多麼難能可貴啊!」


 


但在西方,幾乎沒有信仰佛教的歷史,所以西方不像藏地那樣歷經幾百上千年的寺院比比皆是。我們喇榮佛學院應該是藏地最年輕的一個寺院了吧,儘管還不到四十歲,但如今在世界上的知名度卻如雷貫耳。

寺院也好,學院也罷,本質上就是修行的道場。有了道場,才可以修道。

沒有一個供大家修行的地方,僅靠個人獨自修行,往往是很困難的。


 


現在西方地區尤其重視實地道場的建立。他們的道場依靠城市的宿舍或個人捐助而建立,是家庭式的佛教道場。從世俗善根層面來講,這樣的道場是非常重要的。我今天也建議,有條件、有能力的具大福報者,最好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能建立一個道場。即便這個道場不能永遠使用下去,但哪怕能存在一二十年,也是非常有意義的。


 


經中有如是記載:

釋迦牟尼佛在印度建立道場的時候,有些弟子問:「如果出現一些地水火風的災難,這個道場沒法長期維持下去,該怎麼辦?」佛陀回答道:「哪怕只有一夜的壽命,也應該把道場建立起來。」










90年,我們跟法王去印度回來後,就開始籌建大經堂,就是最初的甘多拉經堂。法王當時就引用了這個教證:「即使這個道場只存在一兩年,甚至只有一天,也有必要建立,並值得僧眾們一起努力!」就這樣,我們同心協力將道場建起來了。你們看,這個大經堂,現在還有這麼多僧眾在使用,這真的是最有意義的事情。


 


不管在哪裡,若有這方面的能力和條件,弘揚佛法的道場應該越來越繁榮昌盛。

現在我們主要是家庭式的道場,發心的人也比較多,在此我深表感謝。


 


每年逢新生入學,也有一些道友因為沒有人提供道場,而只能選擇網路聽課的方式,但畢竟網路課在紀律管理方面相對鬆散,他什麼時候下線我們都不知道,說不定一不開心就馬上關掉電腦到酒吧消遣去了(眾笑)。所以,網路學習也是不穩定的方式,比較「危險」。


 


如果在實體道場集體共修出現缺席,就會有道友追問:「昨天你怎麼沒有來?」所有人也都會看著他。除了別人怎麼說都無所謂的無慚無愧、厚顏無恥者,一般人還是會自慚形穢,並下不為例。

所以,重視建立實體道場很重要。


 


今天所講的並不是這個含義的道場,而是六波羅蜜多、四種心、攝受眾生之法等等,全都是可以於我們自身具足的。

這是維摩詰居士宣講的特殊道場,不一定特指一個固定的場所。從這個層面來說,哪裡都可以是道場。


 


以後道友們不要因為沒有道場而特別痛苦: 「不知道回去的時候怎麼辦……」有些出家人現在也找不到滿意的道場,出去弘法,沒兩天就回來了。如果對實體道場實在看不慣,沒辦法長期住下來,則每個人都可以安住於內心的道場中。


 


接下來繼續講什麼是道場。

此處講到了四種心是道場——直心、發行、深心和菩提心。


















「答曰:『直心是道場,無虛假故;






直心是對於修行十分純正、非常清凈的信心,這種心應該是道場,因為沒有虛假和雜質。

就如

全知麥彭仁波切

所說:

「公平正直天人道,虛偽狡詐邪魔道。」

公平正直實際上是天人的道,虛偽就是邪魔之道。真正的道場,是內心的清凈和端直。如

《六祖壇經》云:「心若險曲。即佛在眾生中。一念平直。即是眾生成佛。」

如果內心諂曲,即使看起來是佛,實際上也墮落成了眾生;如果心念正直——能認識心的本性,沒有煩惱,則儘管看起來是眾生,但實際上已經成佛。這就是「直心」的含義。


 


當然,這裡的「直心」,並不是心直口快、口無遮攔,毫無自控力地信口雌黃、想啥說啥,心裡想什麼就一股腦兒地倒出來。這不叫「直心」,反而可能會禍從口出。

麥彭仁波切也說過,不能心裡想什麼就全部說出來;有些事就算不小心說出來了,也不一定要做出來。這也是個很重要的竅訣,大家要注意。

以上是維摩詰居士的第一個教言。














「『發行是道場,能辦事故;






在心念端直的基礎上,還要發自內心地把想法落實到行動上。就像行菩提心一樣,在實際行動當中去行持,如此方成其為道場。

任何事情,只要沒有採取行動,是不可能承辦的。只要行動起來,就能承辦許多自他二利之事。


 


這一點也是我們在座的道友需要注意的,大家不要光是口頭上說得很漂亮。如果沒有實際去做,就很容易錯失良機。尤其是利益眾生方面的事情,更要重視並付諸實施。個人的事,做不做都無關緊要。但利益眾生的事情,只要因緣具足,就責無旁貸。希望大家不要怕累,也不要怕別人的議論和誤解。

別人的想法我們控制不了,只要自己內心清凈,只要是對眾生有利的事,就當義無反顧。


 


行動力非常重要,如果僅是口頭上夸夸其談,行動卻不見落實,也只會一事無成。原來弘法部剛成立的時候,有一個道友特別能言善辯,什麼事都說得天花亂墜。我私下去聽了好幾次他在課堂上的發言,覺得很不錯,當時他侃侃而談:「應該是這樣的,這個是……」我當時一聽,覺得:「哇,這個人如果當負責人,肯定非常非常棒!」於是作出調整,讓他擔任負責人。結果他就職以後,除了一直口若懸河,具體怎麼執行並沒有安排,自己也不去做,以致後來整個工作的開展都相當困難。幸好兩三天之後,他就自動離開了,我也樂得不用專門去把他換下來。


 


僅僅能說會道卻不做實事,也於事無補。任何事情都需要去做,最後才會有結果。

心裡要隨時惦念,在願心不離的情況下,還要去行動,這一點至關重要。






「『深心是道場,增益功德故;






「深心」,就是對利他之事、修行之事深入挖掘和思維,秉持甚深定解的心,這就是道場,因為這樣就能令功德越發增上。


 


我前面也提到,無論是修行人還是法師,到最後一定要有「深心」。如果缺乏深心,內心浮於表面,最後可能連修行都不會成功。有些佛教徒學到後面,就越來越飄,越來越容易產生邪見,甚至墮落!這種情形是我很不願意看到的。


 


的確,有些人因為自己沒有深入學習和修行,到後來,許多善法功德都停滯不前;很多法師講經說法多年,卻仍然煩惱叢生。這一點我要再三強調:按理說,講經說法以後,應該是痛苦越來越少,煩惱越來越少,人越來越開心。我自己雖不敢說沒有煩惱,但比以前好像還是稍微有些進步。也許是人老了的緣故,也許確實有所改變。現在遇到有些人議論評判我,我可能當時會有一點不高興,但總體來說比以前還是好一些。尤其是對上師和法的信心,不但沒有退失,而且越來越堅固。因此,

直心和深心很重要。
















《佛說法集經》云:「若無直心深心。則一切諸佛善法不復生長。」

如果一棵樹的根已經腐爛,則苗芽、樹葉和樹果是無法生長的。同樣,如果我們沒有直心和深心,則其他善心也無法生根發芽,所以我們十分需要直心和深心。直心是清凈心,在此基礎之上再樹立深心。雖然「發行」這一句沒有直接提到「心」,但有些大德解釋說,能承辦事情其實也需要堅定的信心。在直心、信心和深心的基礎上,才能產生出世間的菩提心,這個前提很重要。


 


所以,我今天著重要講的是,

修道人應該越來越有進步,不要越學越倒退。

如果出現退轉的情況,

需要好好祈禱並觀察原因。

有些人剛來的時候對佛非常虔誠,很有信心和幹勁,經常說:「我要一天講五堂課、六堂課,少講一堂都不行!」但經過一段時間的修行,反倒說:「現在累了,身體也不好,我的煩惱很重。」讓別人聽到這樣的話是很不好的,自己還是應該有進步。雖然我們越來越老,要持續增長智慧可能有一定的困難,但至少應該將信心和精神保持到最後。


 


記得法王如意寶接近圓寂的時候,是七十來歲。但他每次講經說法時,精神非常飽滿,精力也很旺盛,令課堂氣氛十分活躍,這一點讓我記憶猶新。我們作為修行人,不要修行一段時間之後,在本該年富力強的時候,就已老態盡顯;在本該生龍活虎的時候,就已心如枯槁了。這是目前很普遍的情況,也是不少發心人員和修行人最難以克服的困難。














「『菩提心是道場,無錯謬故。






認識本性的心是菩提心,利益眾生的心也是菩提心,它是最無錯謬的。

藏文版中說,它是沒有忘失的,因為

利益眾生的心自發起來的那一刻起,就永遠不會忘卻、失去和錯謬。


 


菩提心,也可以解釋為照見諸法實相的心。因為見到了真實法相的緣故,所以菩提心是無有錯謬的。


 


以上也稱為弘揚佛法的四顆心。


 


接下來的內容,按照窺基大師的講法,是把六度分為一段一段地具體講解。六度,即六波羅蜜多。






「『布施是道場,不望報故;






漢文這裡譯為「布施是道場」,藏文版中譯為「布施之道場」,道場的意思是「最精華


」,

布施之最精華是什麼呢?是不期望異熟果報。


 


當然,我們在此還是按漢語的解釋方式來講解。布施是道場,因為並沒有去希求世間的各種善妙果報,或者懷有一些希望,這就是最究竟的布施。而我們很多人的布施,只是企圖讓自己獲得快樂,這不是最究竟的布施。


















「『持戒是道場,得願具故;






持戒是道場,因為持戒能得圓滿——功德圓滿或願力圓滿。

藏文版中講到:持戒最究竟的道場,或者說

持戒最究竟的精華,是獲得一切圓滿的誓願。


因為戒是一切功德的根本,守持清凈的戒律,則發願也可以圓滿。(上師念藏文)

《入行論》云:「獲斷惡之心,說為戒度圓。」

斷除噁心,或者說獲得了斷惡的心,就稱為戒度圓滿。也就是說,守持戒律,實際上就圓滿了斷除噁心的誓願。

《大寶積經》

中也有相似的教言:

「清凈持戒者,所願皆得成,戒凈多利益,菩提不為難。」

持清凈戒律的人,能圓滿一切誓願,其發願都能成就,諸多利益自然而然就能獲得,甚至得到菩提也不是難事。

戒是一切功德的根本,就像大地是一切動靜的根源一樣。總而言之,戒律很重要。


















「『忍辱是道場,於諸眾生心無礙故;






修安忍是道場,因為對所有眾生沒有嗔恨心。《大方廣十輪經》云:「眾生皆一相,諸法空寂滅,心無有所著,是忍最大利。」

心無所著、沒有阻礙,是安忍的最大利益。因此,

對任何眾生,包括對你作害的眾生,都不要有嗔恨心。


 


以前仲敦巴格西問阿底峽尊者:「如果有人打我怎麼辦?」尊者回答:「你要修好安忍。」又問:「如果有人殺我怎麼辦?」「那也很好。」


 


當然,我們可能暫時做不到這一點,尤其是一些發心人員,有時候特別沖。我今天故意找了幾個我認為修證不錯的法師來,當面對他們說:「有人向我反映你們的問題……」話音剛落他們就炸開了:「啊!有人告我?!其實這個是……不是這樣的!這個事情是……」以前我還覺得他們的修證很不錯,結果也讓我有點意外。不過這樣也好,能發現問題,才能有自知之明。天天講經說法的堪布,只有在遇到某些事情的時候,才能發現自己的嗔恨習氣沒有完全斷除。


 


一般來說,西方人比較容易接受他人提出的意見,因為他們會用批判主義的思維來審視:「既然別人批評我,我就應當反觀自省。」但我們這邊,卻把反映問題理解為「別人告我、告我!」(上師模仿)「這個人告我!今天我在領導面前沒辦法採取行動,等我逮著機會,一定要把他劈死!」(上師模仿,眾笑)很多人還是這種思維模式。


 


西方人大多時候是很寧靜、很理性的,反觀我們自己,卻特別愛激動、愛衝動。雖然大乘佛教可能不太強調這方面,但如果有機會去西方弘法,我還是建議大家應當有所借鑒,或者至少也要找機會和他們探討一下。當然,他們也有很激動的時候,比如選舉時,但相比較而言,還是有所差別。且不論出世間法,僅僅在世間法方面,東西方文化的一些道理,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最近我對大家強調過不要太衝動,尤其見上師的時候,如果太「瘋狂」,可能也不是特別好,結果還是有些作用。有的人很想大聲喊「喇嘛欽」,但是剛喊了一個「喇」字,就用「正知正念」攝持(眾笑),忍住了。「喇……嗯……」(上師模仿,眾笑)


 


以前奔公甲格西到施主家裡偷茶葉,手剛剛進到茶袋子裡面,他就提起正知正念,然後自己大聲叫喊起來:「施主快來,這裡有一個人在偷東西啊!」作為佛教徒,隨時隨地用正念來攝持是非常好的,一旦發現自己的錯誤,馬上就理性、冷靜地加以控制。這樣細水長流、點點滴滴地改進,長此以往,就可以有天翻地覆的改變。


 


我覺得這個比喻很好,不僅是在世間法方面,在出世間法方面也很重要。修安忍也是如此,對一切眾生,尤其是對你不好的、「告」你的人,要有無礙心、無嗔恨心。當然,如果有人「告」你,第一時間你肯定很生氣。再看到這個人的時候,你一定會想:「他就是告我的人!」其實我今天想對大家說:「以後我們不要說『告』好不好?叫『反饋意見』,這樣好一點。」(上師笑,眾笑)今天上午的會議我也不用備課,就專門講的這些,好不好?


















「『精進是道場,不懈退故;






精進是道場,不懈怠、不退轉的緣故。


 


《大寶積經》中講,菩薩在修行過程中要斷除四種障礙:

懈怠、不信、傲慢和嗔恨,這些是修行過程中最大的障礙。

何人若有這四種障礙法,修行就難以更上一層樓。我們理當斷除懈怠,不應退轉。現在修行人很容易退失—— 「啊,我不想干啦!我累啦!我想退啦!」 (上師模仿)佛陀之所以講《不退轉法輪經》,也有這方面的原因。


















「『禪定是道場,心調柔故;






禪定是道場,因為內心柔軟的緣故。


 


《正法念處經》云:「若人心柔軟,悲心自莊嚴,為一切所護,眾人所稱嘆。」

如果心柔軟,用悲心來莊嚴自心,就一定會感得天龍八部護持,眾人爭相讚歎。相反,若內心剛強粗暴,大家都會心生不悅。


 


有些道友的心很柔軟,人們和他交往,會感覺很舒服。即使他也煩惱重重,內心痛苦難忍,流的眼淚能和長江水相比,但表面上也看不出他的狂躁,這也是內心調柔的一種表現,也可以說是一種禪定。而另外有些人,沒見其人便聞其聲,就知道他的心特別粗糙,大大咧咧、不拘小節,這是有失圓滿的。






「『智慧是道場,現見諸法故。






智慧的究竟道場就是現見諸法。


 


剛才講到的是四種心,這裡是六波羅蜜多。接下來講八種成熟有情的方便道。






「『慈是道場,等眾生故;悲是道場,忍疲苦故;






慈心是使一切眾生獲得安樂,悲心是拔一切眾生脫離痛苦,在此過程中,自己能忍受所有的疲勞和困苦。














「『喜是道場,悅樂法故;舍是道場,憎愛斷故;






對所有的解脫法門有興趣和意樂,這是喜無量心。

因為愛和憎都已斷除,心平靜等舍,所以對眾生的嗔恨心和貪愛心完全得以清凈,這是舍無量心。






「『神通是道場,成就六通故;






神通是道場,成就天眼通、他心通、天耳通、漏盡通等世間或出世間神通。














「『解脫是道場,能背舍故;方便是道場,教化眾生故;四攝是道場,攝眾生故。






八解脫是最究竟的道場,能遠離一切分別念;方便是道場,能依靠善巧方便來教化眾生;四攝是道場,能攝受眾生的緣故。


 


以上是八種方便方法。




鳩摩羅什對四攝的每一分支,都有兩種闡釋:布施,有下等的財布施和上等的法布施;愛語,有下等的世間愛語——溫和的語言,和上等的出世間佛法的語言;利行,有下等的以世間法來利益眾生的利行,還有上等的出世間以佛法利益眾生;同事,即不僅讓別人做,自己也身體力行。有時與惡人相處,讓惡人慢慢種下善根,行持善法,就像文殊菩薩去妓院一樣,自己先與惡人「同流合污」,然後慢慢利用善巧方便來利益眾生;有時與善人同行,與好人一起行持善法,最後自己的善法功德越來越增上。如此,四攝是道場,因為它能攝受眾生。


這裡講的是究竟的道場,在座的道友以後有能力時,應該用善巧方便來攝持眾生。方便很重要!因為眾生的根機意樂千差萬別,若只用僵硬刻板的一種方法,是行不通的。佛陀之所以說要用四攝來利益眾生,一定有其深遠的考慮!不管怎樣,

在修行與度化眾生的過程中,還是需要善巧方便。


 


這以上講到八種攝受眾生的方法。


















「『多聞是道場,如聞行故;






按照窺基大師的科判(也沒有真正的科判),下面是兩種具有善根的法,聞和思。廣聞博學是道場,之後是如理行持或者努力修行。如果只聞沒有修,則如鳩摩羅什雲,多聞若不行,與禽獸同體。(未找到原文)多聞不修,則與禽獸沒有什麼差別。以前我們也引用過窺基大師講義裡面的教證:

「多聞能引樂,多聞攝眾善,多聞舍無義,多聞得涅槃。」

《法華經注釋》裡面說,這是《華嚴經》的教證,《華嚴經》當中應該有吧!






「『伏心是道場,正觀諸法故;






伏心,是思維的意思,即用意識來摧伏。

另外也有用外力來降伏。前面講聽聞,這裡講思維也是道場,

因為思維可以「正觀諸法故」——真正用智慧來如理如法地觀察。


 


經常思維法義,實際上也是修行。

許多西方人認為,只有打坐才是所謂的修行。其實,平時思維佛法的意義,也稱為「觀察修」。但西方人認為,思維法義不叫修行。其實不然,於行住坐卧當中經常想著眾生、憶念空性,這就是一種思維的修行。以後一定要懂得,不要認為,修行只是一直禪修——打坐很好就是修行很好;如果只是修利他心(包括修菩提心),沒有一直安住,那這個人則修行不好……其實並非如此。


 


修行,藏文當中念「


滾」(上師念藏文),有串習的意思;漢文的「修」也有串習的意思;英文也相似,由拉丁語慢慢演化而來,也有思維或思考的意思。所以我們應該懂得,修行人不一定非要打坐。


 


打坐只是初學者的修行方法,因為很多人對各種煩亂外境不堪忍受,就只好關上門、閉著眼,這是阿羅漢的一種較為初級的修行。如果修行稍好一點,就會特意要去人群中,或到惡劣的環境中,那個時候方能檢驗你的修行。我現在會專門安排學院一些修行比較好的法師,整天和居士、道場打交道。有些人由於其間經常聽到一些負面信息,以致最後潰敗逃避;而有些人則通過與人打交道的過程歷練自己,最後已經收穫頗豐。


 


我也特別感恩自己的根本上師,如果當年他沒有把我安排在比較複雜的環境當中,可能我到現在都脆弱不堪——稍微遇到一點風吹草動,就會傷心絕望,要麼馬上去閉門思維,要麼退避三舍、避而不見……但如今,無論遇到什麼事情,我都能夠欣然接受。一個人的成長,很需要複雜的環境。聲聞乘的修行需要徹底放棄所有複雜的環境,但菩薩乘則迥然不同——竭盡全力與眾生結緣,力所能及地與眾生交往,這才是菩薩乘的修行。這個道理大家應當了知,否則,現在有些人一說到修行,就一定要安住,其實並非如此。


 


之前講的是聞和思,接下來主要是講攝受正法的六種法。


















「『三十七品是道場,舍有為法故。






此處的「舍有為法故」,藏文和梵文版本中意為:

有為法和無為法都要捨棄。

因為三十七道品最究竟的道場便是舍一切有為、無為法之故。






「『諦是道場,不誑世間故;






二諦、四諦是萬法究竟的真相或實相,對世間無有任何欺誑。

如二諦之中,宣說世俗諦及勝義諦的諸法,對其所化眾生都不會有任何欺誑。同樣,四諦(苦、集、滅、道)也不會欺誑任何世間眾生。














「『緣起是道場,無明乃至老死皆無盡故;






緣起是究竟的道場,因從無明至老死全部滅盡之故。

此處在漢文版中是「無盡」,但在梵文及藏文版中是「滅盡」,即從無明乃至老死都已滅盡、斷除。在窺基大師、慧遠大師等的注釋中,「無盡」也即輪迴無有窮盡,從這個側面解釋也無可厚非。還有些人分析,此處應譯為「滅盡」,因為印度的梵文中沒有否定字「阿」。


 


或按

《心經》

中的解釋: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十二緣起中,「無明」乃至最後「老死盡」皆不存在,從究竟實相的層面而言確實如此。所以,從整體句式來看,此處理解為「滅盡」也許更為確切,因從無明至老死之間全部滅盡,

緣起最究竟的實相,是「緣起性空」,十二緣起本都是空性。






「『諸煩惱是道場,知如實故;






此處在梵文版中是「息諸煩惱」,

息滅一切煩惱是道場,因為知如實。

但此漢文版本中是這樣,兩種都可以解釋吧。因為煩惱的本體是道場,煩惱即菩提,如理如實知道的緣故。或者,從顯現上講,滅除煩惱也是道場。從兩方面都可以解釋。因為版本不同,具體哪一個最究竟也不好說。但是,梵文版本中是「息諸煩惱為道場」。






「『眾生是道場,知無我故;






眾生是最究竟的道場,因在實相中無我相、人相、眾生相之故。

「我」是暫時假立的,真正的究竟實相中,每個眾生都是無我的。


















「『一切法是道場,知諸法空故。






一切法是最究竟的道場。

何為最究竟的實相呢?就是了知一切法是空性、寂滅的。如

《宗鏡錄》云:「一一諸法,一一諸心,當處寂滅,當處是道場。」

一切外在之法與內在之心都是空性,這便是真正的道場,我們也可以如此理解。


 


以上講了攝受正法的六種法,下面講以法供養如來的六種法,即以佛法來供養如來的六種法,分別是:






「『降魔是道場,不傾動故;






降魔是最究竟的道場,因其修證堅固之故,不被魔所動搖。

這是最究竟的修法,不動搖是降魔最好的方式。若是在出現違緣時便怨聲載道:「我出現違緣了!我完了,我現在要走了!」隨即產生許多邪見,這就是動搖了。


 


其實,在一些道場出現魔障時,弟子的心不動搖是最重要的,這一點大家應當時刻謹記。於我個人而言,無論發生什麼,對佛法、對上師的信心也從未動搖過。以前,上師如意寶等高僧大德在弘法利生的過程中,也出現過許多是是非非。世間原本就紛繁複雜,若能保持自己的信心毫不動搖,便能降服一切魔障,修法也能日益增上,對佛教徒而言,這兩點十分重要。


 


近兩年來,世界各地的許多道場中,師徒之間時常發生一些糾紛。甚至因為弟子的「告發」,令上師身陷囹圄,以至於任何人都再也不能親近上師。其中大多是因為弟子學道不精所致。若是弟子們學得不紮實、不穩固,信心左右搖擺,那道場的發展一定也不容樂觀。


 


我一直在想,自己今生雖沒有造過進入監獄的因,但若是前世業力現前,即生即便沒有犯法,也難逃牢獄之災。然而,晚年若是在監獄中度過,說不定更好。


 


我去過許多監獄,其中很多人其實並沒有嚴重觸犯法律,卻鋃鐺入獄;相反,一些不軌之徒卻反而逍遙法外。當然,犯罪者暫時沒有進入監獄,是因為自身因緣一時不具足罷了。


 


真正有修證之人,無論身在何處,都能泰然處之。我們這裡有位陽塘活佛,他在監獄中待了近20年,一次路過曾經呆過的監獄,他指著監獄的方向雲淡風輕地對司機說:「我讀大學的地方就在那裡。」這位司機信以為真,有一次信誓旦旦地對我說:「陽塘活佛讀的大學就在那兒,是他親口說的!」(上師笑,眾笑)


 


對於修行人而言,

自心是否輕易動搖,完全依賴於自己的修行。所以,

最主要的降魔,便是對法的信心不動搖。

尤其是末法時代,

若是真正聞思過、有修證的人,不論面對世間的任何邪說,對佛法,尤其是密法的信心也絲毫不會動搖

這一點至關重要,大家應當謹記。






「『三界是道場,無所趣故;






真正的三界沒有任何所取,也沒有任何所去之處。


















「『師子吼是道場,無所畏故。






獅子吼是形容善抉擇的空性之法,這便是道場,因其在任何外道面前無所畏懼之故。






「『力無畏、不共法是道場,無諸過故;






佛的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是道場,因其無論用何種方法去觀察,都無有任何過患。






「『三明是道場,無餘礙故;






「三明」指壽命通、天眼通、漏盡通,分別了知過去、未來及一切煩惱的本性,這些便是道場。「無餘礙故」,即沒有任何殘餘的煩惱和障礙之故。






「『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場,成就一切智故。






「一念」,即一剎那。一剎那間能了知一切萬法,這便是佛所成就的無上智慧,這就是道場。因為佛陀能成就一切智智的遍知,能於一剎那中照見萬法。按照小乘《俱舍論》的觀點,需要圓滿三十四心後,才能現前這種智慧。按照大乘的觀點,於一剎那間了知一切萬法的實相,便是一切智智。




















「『如是,善男子!菩薩若應諸波羅蜜教化眾生,諸有所作,舉足下足,當知皆從道場來,住於佛法矣!』






作為菩薩,應當相應於六波羅蜜多,以此成熟眾生、教化眾生。

此處與其他版本稍有不同,按照唐譯的解釋,應當相應的法,即具足四種心、六波羅蜜多和教化眾生的六種法。在藏文版中,此處還增加了兩種法——受持正法和具足善根。當然,不論哪一種譯本,意思都大致相同。


 


菩薩如果具足上述四種心,並以六波羅蜜多相應教化眾生,受持正法及具足善根,則菩薩的一切所作所為,都在道場之中。

「舉足下足」,即行住坐卧等一切威儀。這個竅訣十分重要。


 


我們常說「沒有道場、沒有道場」,但倘若真實具足了這四種心和六波羅蜜多,所作所為都想利益眾生、護持善根以及受持正法,那便是在道場之中。


 


以上,是對前文的總結,唐譯與梵文版基本雷同。


 


我再重複一遍,因為有時重要的事情需要說兩遍、甚至三遍(上師笑)。

一是具足四種心;二是具足六波羅蜜多;三是具足教化眾生;四是具足護持正法;最後則是具足行持供養如來的善根。

如此一來,一切所作所為,「舉足下足」,即不論是行持走路、睡覺等任何事,都在道場之中。


 


反之,倘若不具足上述條件,那即使天天身在道場,頭剃得油光錚亮,袈裟也隨風飄揚,都無濟於事。有些老和尚脾氣特別大,稍有不順,便「哇」的一聲,與居士衝突四起、水火不容,這種人雖然身在道場中,心卻遠離了道場。以上是維摩詰居士對光嚴童子的教誡。


 


有些人經常口口聲聲地說:「我要建立道場!」其實,建立外在的道場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建立心中的道場。現在有些道友連自己小小的房子都被拆完了,好幾個人居住在一起……以後大家若是自身各方面因緣不具足,沒有建立寺院、道場的福報,有時甚至連一個容身之處都找不到,這時就應當想到:「雖然我除了自己小小的處所外,沒有任何道場。但我要具足四種心、六波羅蜜多,在因緣具足時教化眾生、時刻護持正法、恆常具足善根,如此一來,我也算是有了屬於自己的道場。」


 


如果不具足上述諸心,縱然道場建設得雄偉壯觀、價值連城,也不能稱之為真正的「道場」。現在國內外有些道場,外表建造得金碧輝煌、華麗莊嚴,可裡面卻是空空如也,沒有佛法的聞思修行,最多有幾尊佛像,僧眾更是屈指可數,而且這些人是否有真實的修行也無從得知。總之,倘若不聞思修行,佛法中高妙的道理我們是無法平白無故通達的。所以,

我們主要應當在心中護持和維護道場。


 


「當知皆從道場來,住於佛法矣!」若能如此,當知確實是從道場來,並且住於佛法之中。倘若不具足這些,那外在的道場再輝煌,也不一定對眾生有利。今天,維摩詰居士為我們宣講了一個關於道場的十分重要的教言。














「說是法時,五百天人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故我不任詣彼問疾。」






此時,有五百位天人都發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我們這裡人倒是比較多,但不知道有沒有五百個人能夠發心。若是大家能夠發願:「我要好好修行!不論身在何方,都要具足四種心、六波羅蜜多以及利益眾生的八種方法。」如此,也可以算是發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這時,光嚴童子對佛陀說:「我也不敢去,當時因為道場的問題,我被說得體無完膚!」那時他們在毗耶離城外,由此可見,維摩詰居士弘法是很善巧方便的,並非固定在一處。所以,我們也應當以各種方式弘揚佛法。你看,維摩詰居士在路上遇到光嚴童子,當即便為他傳法,光嚴童子也趕緊做記錄。以後大家在坐車時,如果遇到一個人,你下車時,他正要上來,在擦肩而過的瞬間,你就把他擋住,當即給他轉法輪(眾笑)。這樣也是很好的,對吧!


 


好,今天講到這裡。















 講記合輯 




《維摩詰所說經》第01課講記


《維摩詰所說經》第02課講記


《維摩詰所說經》第03課講記


《維摩詰所說經》第04課講記


《維摩詰所說經》第05課講記


《維摩詰所說經》第06課講記


《維摩詰所說經》第07課講記


《維摩詰所說經》第08課講記


《維摩詰所說經》第09課講記


《維摩詰所說經》第10課講記


《維摩詰所說經》第11課講記


《維摩詰所說經》第12課講記


《維摩詰所說經》第13課講記


《維摩詰所說經》第14課講記


《維摩詰所說經》第15課講記


《維摩詰所說經》第16課講記


《維摩詰所說經》第17課講記



《維摩詰所說經》第18課講記



《維摩詰所說經》第19課講記


《維摩詰所說經》第20課講記


《維摩詰所說經》第21課講記


《維摩詰所說經》第22課講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靜怡苑?心靈樂園 的精彩文章:

七夕撩撩劇 | 《 延禧攻略 》
【索達吉堪布】傳講《維摩詰經》21課:佛陀真的會生病嗎?

TAG:靜怡苑?心靈樂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