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本是闡教十二金仙之一,因不滿徒弟上封神榜,一怒之下叛逃西方教

本是闡教十二金仙之一,因不滿徒弟上封神榜,一怒之下叛逃西方教

在中國古代傳統儒家思想中,「天地君親師」是構成社會倫理道德的基本思想之一,講究敬天法祖、孝親順長、忠君愛國、尊師重教的價值觀念取向;而這一點,在很多古代小說中都有體現,如《西遊記》中,孫悟空雖是剛開化的猴子,卻一生牢記菩提祖師的教誨,雖然對唐僧迂腐的做法深惡痛絕,卻也只能遵守。

在《封神演義》中,尊師重教的思想也貫徹始終,而且還加入了對判師者的懲罰,殷郊背叛師傅廣成子,闡教眾人為了讓殷郊死在自己的誓言之下,不惜耗費大力氣布局,最終將殷郊引入岐山,受犁耕而死。而殷洪也是背叛師傅,後來各方聖人都將先天五方旗獻出來布局,最終殷洪死於太極圖中,身化飛灰,應了當初立下的誓言。

可見在古代人的思想中,對叛師者是極為痛恨的;但是在小說中,還體現了一個思想,那就是師傅不輕易收徒,但是一旦收徒,那可是極為護短的,簡直是當親兒子養的;殷郊下山,廣成子不惜將手中最強大的法寶番天印賜給了殷郊;殷洪下山,赤精子也是將手中最強大的法寶陰陽鏡賜給了殷洪。

哪吒的師傅是太乙真人,那個護短是全書中最有名的,明明是哪吒理虧在先射殺了石磯娘娘的看門童子,石磯娘娘只是來討個說法,結果卻被太乙真人不分青紅皂白的反殺了;而且在哪吒自殺後,太乙真人不惜耗費天才地寶和法力,為哪吒重塑蓮花玉藕之身,甚至還慫恿哪吒找李靖尋仇,要不是燃燈道人見此事鬧大了,出來阻止,哪吒可就犯了大錯了。

但還有一人,對徒弟的溺愛絲毫不在太乙真人之下,這人就是懼留孫;懼留孫與太乙真人同為闡教十二金仙,法力高深莫測,法寶為捆仙繩,收了一個頗有天份的徒弟土行孫,學藝千年,善使一根鑌鐵棍,又會地行術,能日行千里。他被申公豹蠱惑,盜走師父的捆仙繩,下山輔助鄧九公伐西岐。

一個身懷「土遁」絕技的豪傑,能夠在地下快速潛行。因為這絕技,他立下了許多功勞。他也多次被敵人擒獲,但只要讓他的身體接觸到土地,就會像魚兒游進大海一樣消逝得無影無蹤。要不是楊戩,土行孫差一點要了武王的頭給鄧嬋玉當聘禮,單憑這一點,懼留孫道兄就該紀律處分。

但是此時懼留孫超級護短的個性就體現了出來,姜子牙算是一個脾氣還可以的人了,畢竟修道多年,極少動怒;但是對土行孫,姜子牙可是兩次動了真怒,不依不饒的非要斬殺土行孫,按照土行孫所犯之事,也的確該判斬立決,但是兩次都是懼留孫費了好大口舌救下來的。

而且懼留孫得知徒弟喜歡鄧嬋玉,也是不惜耗費功夫給土行孫找媳婦;但是這個愛徒,最終還是在攻打澠池縣時,在在猛獸崖死於張奎之手,魂歸封神台,後被封為土府星神;但懼留孫可不管這些,他覺得是姜子牙等人故意算計土行孫,因為姜子牙以前就想殺土行孫,沒有得逞,於是就借著張奎之手殺了他的徒弟。

對闡教心灰意冷,在封神大劫結束之後,毅然而然的去投奔了西方教,接引道人和准提道人當然喜歡了,就是就讓懼留孫成了懼留孫佛,懼留孫佛乃是佛門上古七佛排第四位的存在,地位尊崇;這就是古代的師徒關係,師待徒如子,徒待師如父,也就不難理解為何懼留孫如此悲憤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黑白歷史 的精彩文章:

劉皇叔好不容易親自指揮打個漂亮戰役,卻被寫成了諸葛亮的成名戰
如果不是孫殿英的話,趙雲的佩劍估計就要長埋慈禧太后的墓中了

TAG:黑白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