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朝的士兵為什麼沒有穿盔甲?

清朝的士兵為什麼沒有穿盔甲?

原標題:清朝的士兵為什麼沒有穿盔甲?


在影視劇中,我們常常能看到其他朝代將軍士兵都會穿著鎧甲戴著鋼盔,但是清朝軍隊都只是穿著普通的布衣,戴著他們造型奇特的涼帽。這是為什麼?


清軍里是有裝備盔甲的軍隊的。但是大部分地方團練、綠營軍都沒有著甲,八旗有一部分鐵甲或清朝棉甲(只是分類命名,並不純粹是棉花)。清代一般的盔帽,無論是用鐵或用皮革製品,都在表面髹漆。盔帽前後左右各有一梁,額前正中突出一塊遮眉,其上有舞擎及覆碗,碗上有形似酒盅的盔盤,盔盤中間豎有一根插纓槍、鵰翎或獺尾用的鐵或銅管。後垂石青等色的絲綢護領,護頸及護耳,上綉有紋樣,並綴以銅或鐵泡釘。


鎧甲分甲衣和圍裳。甲衣肩上裝有護肩,護肩下有護腋;另在胸前和背後個佩一塊金屬的護心鏡,鏡下前襟的接縫處另佩一塊梯形護腹,名叫「前擋」。腰間左側佩「左擋」,右側不佩擋,留作佩弓箭囊等用。圍裳分為左、右兩幅,穿時用帶繫於腰間。在兩幅圍裳之間正中處,覆有質料相同的虎頭蔽膝。



此圖為清代黃緞銅釘銅葉甲,但沒有護心鏡。清朝時,大量使用的鎧甲是綿甲,是在堅厚的綿或絹的布料上鑲嵌有鐵片,並用銅釘固定的一鍾鎧甲。看上去,就像一件綿大衣一樣。綿甲具有一定的防寒性,適合中國北方步騎兵使用,厚實的布料中密嵌著鐵甲葉,對冷兵器和火器都有一定的防護能力。

因為火器的裝備與使用,使得古代盔甲都沒用了。前期清朝的棉甲淋上水之後,還能防禦早期的明朝火繩槍(仿製於日本鐵炮,日本又從葡萄牙人那裡學的)。明朝武備志里總結選擇盔甲對抗火器中提到了鐵甲對抗鐵炮(日本仿製的葡萄牙火繩槍)的情況:「鐵甲易生金肅爛,必不可用矣。倭夷土賊率用火銃神器,而甲有藤有角,皆可用。但鉛子俱能洞入,且體重難久。」



火器的日益發達使鎧甲越來越不受重視,因此清代的鎧甲在前期還用於作戰,中期以後純粹成了擺設,只有在閱兵典禮上有時還使用,作戰時只穿戎服或綿甲,根本不穿鎧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想事陳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一門130雙管艦炮頂一個炮兵連!
航母上的鉚釘,每一個都可以換一輛奧迪?

TAG:新想事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