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滿清與沙俄並沒有怎麼戰爭,為何就割讓幾百萬平方公里?

滿清與沙俄並沒有怎麼戰爭,為何就割讓幾百萬平方公里?

原標題:滿清與沙俄並沒有怎麼戰爭,為何就割讓幾百萬平方公里?


文|小河對岸


在人們的通常觀念中,戰爭失敗的一方才會割讓領土。近代史上,英國割據香港(香港新界是通過租借獲得的),是通過兩次鴉片戰爭才獲得的。而日本割據台灣、澎湖,也是通過甲午戰爭才取得的。但是,作為近代侵佔我國領土最多的國家--沙俄,並沒有與滿清發生大規模的戰爭,為何就能輕易地攫取我國幾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呢?


滿清軍事孱弱,那是舉世聞名的,因而也被譽為「東亞病夫」。但作為與「東亞病夫」齊名的「西亞病夫」--土耳其(奧斯曼帝國),可以說面臨沙俄的威脅更為巨大。俄土兩國的矛盾不止體現在地緣政治上(沙俄想從土耳其那裡獲得出海口),還有文化、宗教、歷史上的宿怨,沙俄以東羅馬帝國(即拜占庭帝國)的繼承人自居,而東羅馬帝國即亡於奧斯曼帝國。



自沙俄崛起之後,其擴張的重點方向,便指向了奧斯曼帝國。自17世紀-19世紀,俄土之間爆發了十次重要的戰爭,如果再算上一戰與土耳其干預蘇俄內戰的話,俄土之間有十二次大規模戰爭。可以說,沙俄的崛起、擴張史,也便是奧斯曼帝國的衰落史。


與俄土兩國之間頻繁、激烈的戰爭相比,滿清與沙俄之間的關係簡直可以說是波瀾不驚。但是,沙俄在二百多年、十餘次的俄土戰爭中,付出那麼多的代價與犧牲,也僅從土耳其那裡獲得約3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


土耳其所面對的,一直是沙俄的重心與主力。而滿清面對的沙俄遠東力量,在實際上只能算是拓荒團,在中俄雅克薩之戰時,沙俄的兵力還不足千人。在遠東戰場上,可以說是以「我之實而對敵之虛」,形勢遠不如土耳其那麼險峻。那為何同為「病夫」,滿清卻不能像土耳其那樣,與沙俄大戰一場呢?



其一,滿清乃是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其政策的核心在於要能穩固自身的統治。故而,滿清的政策的根本,在於要「制漢」(防範漢人),「聯蒙制漢」就是該項政策的體現。所以,滿清既不可能、也不願意發動全國力量去抵抗沙俄。而一旦全力抵抗沙俄,漢人的力量就必然崛起,繼而危及到滿清的統治。

其二,滿清入關之後,為自己留有後路,而將遼東漢人或屠殺、或驅逐至關內,而嚴禁漢人進入滿洲、蒙古等地墾殖,此即「禁關令」。滿清的改項民族隔離政策,使得北方邊疆地區的人口過於空虛,致使這些地區能輕易地被沙俄攫取。直至,滿清的統治力衰落,「禁關令」有所鬆弛。關內百姓為討生活,紛紛向東北、西北移民開墾(闖關東、走西口),充實了邊地,才漸漸遲緩住了沙俄的侵吞步伐。


其三,滿清軍隊的腐化、懦弱無能。一則,滿清自身的主力(八旗等),都分駐在漢地的重要城市以防範漢人,致使其在滿洲、蒙古、西北等地(與關內不同,這些地區為將軍駐地)留守的八旗軍等的兵力原本就不多。二則,八旗軍在入關後不久,就因過於「富裕」而漸漸沒了戰爭進取之心,再經二百多年的「鐵莊稼」奉養制度,早已經把八旗軍養成了廢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聞知社 的精彩文章:

《水滸傳》,書中多處出現岳廟為哪般?
此人與呼延灼大戰三次一百多回合,且是宋美齡的遠親先祖

TAG:歷史聞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