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V.S.奈保爾 漂泊者與洞察者

V.S.奈保爾 漂泊者與洞察者

原標題:V.S.奈保爾 漂泊者與洞察者

新京報插圖/陳冬

奈保爾去世了,我們理應紀念。這位新世紀首個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在完成85年的生命旅程後,於8月11日離開了人間。「旅程」一詞在他人也許僅是隱喻,而在奈保爾,卻是真實的寫照。而這段漫長之旅從其祖父輩就已開始。1880年代,其祖父母以奴隸身份,從祖國印度來到特立尼達,開始了異域生活,奈保爾即生於此。6歲遷居西班牙港,18歲前往英國,成為作家後又無數次到亞非拉各地旅行,奈保爾像極了四處漂泊的流浪者,而這種「漂泊」不只是物理意義上的,同樣是文化意義上的。


身為印度裔,卻生長在中美洲的島國,黑人、印度、西班牙等文化在此衝突;及至英國,印度裔和殖民地身份又讓他備受歧視,無怪奈保爾說:「在英國我不是英國人,在印度我不是印度人。」但這命運正是一種作家式的幸運,歸屬感的缺位讓奈保爾習慣站在多種文化的邊緣,冷靜審視文明的衝突。於是,他寫印度、寫英國、寫非洲、寫伊朗、寫馬來西亞……旅行帶給他的不是世界美景,而是文化政治宗教之弊病導致的憂思。他寫被殖民者的愚昧無知,還寫殖民者的傲慢自大,他憤怒、批判,像個全世界的叛逆者,雖頻頻招罵,但他我行我素,如在《大河灣》中所言:「世界如其所是。那些無足輕重的人,那些聽任自己變得無足輕重的人,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位置。」


正是這個漂泊者,不囿於某一種文化而凌駕多種文明之上,用冷酷的批判不斷提醒我們,這個世界——而非某一或幾個國家——的弊病還太多太多。藉助他的超脫視角,我們得以看到更多。

詳見B02-B05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京報 的精彩文章:

江蘇南通候審毒販脫逃20餘天后歸案
哲學的爆炸與常識匱乏

TAG:新京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