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與高效閱讀者樊登相比,只差了一步

你與高效閱讀者樊登相比,只差了一步

01

學習療效

如何知道學習有效果?

今天為一個好朋友的公司做《如何成為高效閱讀者》的課程,結束後,一位妹紙跟我聊天:小語,我受我兩個弟弟影響,在聽樊登講書,我覺得樊登講得挺好的,但是我好像也沒有什麼改變,這是為什麼呢?

我問她:你聽了之後呢?

她:聽了之後,我就關了,然後,好像還是該幹嘛幹嘛……

我:這就對了,因為你忽視了一個環。

她:什麼環?

我:高效閱讀閉環

今天,我就來和大家聊聊,我們閱讀的兩個誤區。

一、貪多

二、缺閉環

GIF

02

學習雖好,切勿貪多

貪多心理

我們總是有這樣一種心理,課程上得越多,我就學習得越多,書籍買得越多,我改變肯定就越大,聽書聽的越多,我的見識就越廣,思想就更有深度,現實真的是這樣嗎?

顯然不是吧?

頭疼腦熱的時候,買點感冒藥,放在床邊,你就好了?而且買得越多,你就好得越快?

這就像人吃飯一樣,胡吃海喝的,會引起腸胃不適,那是自己的消化系統還沒有升級,看書聽書和學習,如果照樣胡亂來,不考慮自己是否需要,不考慮自己是否喜歡,也不考慮提供知識技能是否與自己匹配,到頭來,大腦不但沒有升級成功,反而得了厭學症,抗拒一切學習活動,成了一個封閉式思維的人,害了終身。

因此,不管是看書也好,聽書也好,我們最好為自己設定1-2個學習小目標,一旦想解決的問題找到了答案,我們就停止繼續輸入,然後就吸收、思考、實踐。

蘇格拉底說過,未經思考的人生是不值得過的人生,我認為,未經思考的學習活動,也是不值得參與的學習活動。

GIF

03

高效閱讀閉環

閉環,做完所有流程

因為職業的關係,我會買很多的知識付費產品,也聽過很多人講書,最後發現,樊登老師的講書最能吸引我,也最接地氣。

吸引我的地方在於他的講述故事性和邏輯感都很強,由淺入深,教化於無形;最接地氣就在於他對書籍知識的闡述有自己的親身論證,「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他用親身經歷在為我們證明閱讀書籍的意義。

當他在《正面管教》時,關於「贏得孩子」的講解時,他說到嘟嘟在家裡打碎了一個很貴的杯子,他就用同理心的方式去跟孩子交流:

發生這個事情,爸爸還是挺難過的,不過沒關係,沒受傷才是最重要的,爸爸小時候也打碎過杯子,不過,既然發生了,我們就要吸取教訓,那你從這件事上面學到了什麼呢?

最後的溝通結果是什麼呢?

孩子感受到了父母的愛與包容,會更加謹慎的在家裡玩耍了。

這才是閱讀的意義:

通過閱讀活動,去積極主動的思考,尋找書中知識運用到生活中,並使得生活更加高效或生命更豐盛。

離高效閱讀者,我們只差最後一步。

在這裡,我們按照完整的高效閱讀者的學習流程依次做梳理,這項活動應該是-確定讀這本書的目的(確定目標)-尋找需要掌握的知識點(進行輸入)-思考是否能實現目標,提煉精華知識,組合成可實踐的方法(思考轉化)-實踐並復盤(成效),直至掌握了這一本書的所有內容。

果只是翻開書,識字,理解,感覺懂了,然後,合上書籍,這個學習活動就結束了嗎?

並沒有,是嗎?

輸入(看書,聽書,上課)-輸出(寫作、演講、作筆記、畫思維導圖)-轉化(思考並提煉可適用知識點及實踐方案)-成效(實踐並復盤)

這才是一個完整的學習活動,像那個妹紙說的,好像沒有什麼改變,只是因為,你的學習活動,停留在了感覺懂了和感覺不錯那裡。

GIF

04

總結

總結並實踐

高效閱讀,就是閱讀者通過閱讀活動,積極思考並領悟書籍精華,激活舊知,從而將書中知識轉化成可執行方案,取得成效。

如果需要再簡化記憶點,我們提取定義的關鍵詞,就是四個詞:輸入(Input)、轉化(Transform)、輸出(Output)、成效(Effect),ITOE

高效閱讀就是一個完整的系統,而這個系統裡面,有四個環節,分別是輸入、轉化、輸出、成效,只有實現了這4個環節,高效閱讀才能稱之為高效閱讀。

作為一個實幹派和知行力踐行者,我有兩點建議給到你,如果你認可前面的兩點。

1、學習不能貪多,貪快。以每一個自己想要掌握的知識點為一個節點去學習,如果想掌握的知識點都達成了,再開始下一個知識點的學習。

2、學習活動要實現閉環,不僅要輸入,還要有輸出,不以輸出和轉化為目的的學習活動,就是在耍流氓。

今日分享就到這裡,我是小語,致力於高效閱讀與生涯規劃的探索與研究,閱讀提升心智,規劃成就卓越人生~

文字/謝小語

排版/謝小語

圖片/源於網路

-END-

____

______

________

____

______

________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無閱讀不習慣 的精彩文章:

TAG:無閱讀不習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