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讓女人為國育兒、三年不工作?這麼偉大的事業還是男人更配啊!

讓女人為國育兒、三年不工作?這麼偉大的事業還是男人更配啊!

網紅型犯罪學專家、中國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的一個講演視頻曝光了,引起了很大反響,她的主要內容如下:


「雖然我們的國家有錢了,但人的素質上不去。所有的社會問題都是人的問題。而人的問題是人早年的問題,六歲之前是非常重要的,養育人是國家的大事。」

「那麼現在就有一個問題,誰來撫養?我們平常帶孩子的,除了媽媽之外,還有祖輩(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以及保姆和月嫂;這三組裡,對人的教育最好的,我們的共識就是母親了。形成社會共識以後,希望我們一起來呼籲,國家能立法給母親三年的撫養期。」

「如果真的母親能有三年的撫養期,這個可能涉及到女性的就業問題,但我覺得那個問題不是問題,如果單位可以處理,單位的指標,進人的節奏,以三年為一個節奏,女性可以留出一些周期。」

「對於所有的先生來說,你的孩子交給愛人去養,和交給農村的保姆去養,你認為這兩個效果你選擇哪一個?這個話題我已呼籲了多年。」

是不是哪裡覺得怪怪的?那些還為李玫瑾高呼冤枉、認為媒體「斷章取義」的,可以去看看原視頻,看看到底她的話是不是這個意思。


1/3

實際上,女性生育假越長越好,是近來年經常被提出來的提案,算不得新鮮事。只不過,李教授太狠了,別人最多只敢說一年,她敢說三年

李教授的邏輯有沒有問題呢?我們來認真拆解一下。

首先,人的素質很重要;國家有錢,但是人的素質跟不上,造成各種社會問題:這是對的。

而人的早年教育決定人的一生,對人的性格和品質的成長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也沒錯。

然後,她說,養育年幼孩子的有三組人:媽媽;祖輩(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保姆。這就有點滑稽了。全國女性都是寡婦?都生下遺腹子?還是說,這個國家是女兒國,都是精子庫里培育的孩子?爸爸呢?

讓女人為國育兒、三年不工作?這麼偉大的事業還是男人更配啊!

讓女人為國育兒、三年不工作?這麼偉大的事業還是男人更配啊!

《鐵娘子》

接下來,女性因為花三年時間撫養孩子,會有工作上的問題,李教授的解決方式是,單位可以調整進人的節奏,三年一個周期,所以會沒問題。——這個邏輯就更滑稽了。

莫說再怎麼調節奏,也是要單位發工資;就算這三年的工資全部由國家支付、一分錢不用單位掏,誰想招一個隨時要停工三年(二胎就六年了)的員工?三年的時間這個社會變化成什麼樣子了,足夠拼多多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了好嗎?誰家的重要工作還能交給這樣的員工來做?——何況,李教授完全沒有提女性的工資和福利國家來付啊。

一旦女性生育被國家立法要休假三年或六年,幾乎就可以肯定,女性不可能再找到工作,不管你是不是宣稱自己不生孩子。

讓女人為國育兒、三年不工作?這麼偉大的事業還是男人更配啊!

參加《星空演講》時姚晨直言,因為生孩子錯過了很多機會,等再次回到職場,事業已處於尷尬境地。

還有,從「對於所有的先生來說,你的孩子交給愛人去養,和交給農村的保姆去養」這句話來看,丈夫,是僱主「愛人」,是他不花錢的高素質的僱員;農村的保姆,是花錢又低素質的僱員。他無須養育孩子,這件事跟他無關。

說白了,李教授的觀點與很多的專家的觀點,大體上是一致的:孩子,是國家的孩子,是社會的棟樑,是丈夫的孩子;但是,生下來,養起來,培育成人的,卻是媽媽;媽媽把孩子撫養大之後,就交給社會了。

但會有人因此而給這個媽媽一分錢嗎?你聽說過有誰付給這樣的妻子代孕費、月嫂費、保姆費嗎?不僅沒有,而且還要剝奪她掙錢的能力,還要她出錢,補貼孩子。

讓女人為國育兒、三年不工作?這麼偉大的事業還是男人更配啊!

《母親》


2/3

也就是前不久,華南師範大學教科院教授袁愛玲指出,一般女性休完最長6個月的產假就上班,這階段能接收她們孩子的托幼機構也很少。建議讓女性休滿一年產假,全心全意帶孩子。

而人口學家易富賢,則提議:

將法定婚齡提前到17歲左右,縮短中小學學製為10年,提倡「男女差異化教育」。這是給婦女多一些自由的選項,原因是,「男博士畢業後,可以找年輕的太太,生兒育女;而女博士畢業後,部分人已經喪失了生育能力,等於生育權已經被制度化地剝奪了。」(來自易富賢微博置頂文)「讓女性初育年齡保持到25歲,多數婦女能在30歲以前生3個孩子,順利進入職場。」(來自《第一財經日報》對易富賢的報道)

為什麼這種提法令我如此之憎惡?

女性不是一個生育容器,她是有社會價值的。這些人的提議里,指向的就是:女性的任務就是給祖國生產下一代。那為什麼還要讓女性讀書?因為讀書的女性,才能夠培養出更高素質的祖國接班人呀。

讓女人為國育兒、三年不工作?這麼偉大的事業還是男人更配啊!

《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

每次我都很疑惑:現在不老是說勞動力不足嗎,所以放開二胎、拚命催生嗎?為什麼總要把明明受了教育的、現成的勞動力趕回家裡,不讓她們上班?

答案很顯然,女性不算勞動力。生下的男性過了二十年後長大了才算勞動力。

每一個號召女性回家、號召女性生孩子,把女性產假延長,把女性的生育功能看得至高無上的新聞下面,清一色的網友評論都是:

謝謝,不結婚,不生孩子。

說明大家都已經醒悟過來了,只有專家還在裝睡。

比起慣於指指點點的男性專家,女人不能體諒女人更讓人憤懣。李玫瑾教授、袁愛玲教授早已過了生育期,她們自己有幸沾了職業女性的光,一過河便趕緊拆橋,生怕別的女性也能像她們一樣上岸。

他們就不知道女性的精力全放上生育上,將導致她們收入大幅降低、甚至沒有收入,無法社會化,只能依附於以男性為中心的家庭生活嗎?當然知道,這也是他們的目的之一,這樣的家庭結構就會比較堅固了(畢竟離婚案當中,女性提出的佔75%以上),這樣,女性用肉身成為社會維穩器的效果也就顯現了。

讓女人為國育兒、三年不工作?這麼偉大的事業還是男人更配啊!

《總覺得鄰家更幸福》

我經常說,越是鼓吹女性很偉大、女性很重要的時代,女性的地位就越低。因為他們想靠著「偉大」這種詞來忽悠你奉獻,靠著「重要」這個詞來讓你為整個時代背黑鍋。凡是大力歌頌的東西,都是吃虧得底兒都掉的,比如說沒有社保的清潔工、沒有收入反而要倒貼的家庭主婦,但沒人會說華爾街金融精英、年入百萬的律師、年入千萬的企業家很偉大,因為他們早有利益作為補償,被人恨得牙痒痒的才是常態。

所謂的偉大和重要,是指,你浪費自己的人生、免費得為國家生孩子、培養孩子,教得好,是父親的好孩子、好繼承人,社會的好棟樑;教的不好,是母親的罪過。

讓女人為國育兒、三年不工作?這麼偉大的事業還是男人更配啊!

《東京女子圖鑑》


3/3

專家們的心理不難猜。

越是突出女性的心理特點,把女性區隔於男性,就意味著,女性越是被驅逐於「人」這個領域之外:對,人,man,本來就是專指男性的,本來就不想包括女性的。

女性只有儘可能地把自己社會化,儘可能地降低生理性別在工作上的影響,拿到與男性同樣、甚至更高的社會地位,更高的收入,才有被平等看待的可能。他們所強調的女性必須具備的生育功能、養育功能、家務功能,在中國的土地上,是無足輕重的。注意,不是被「我」看不起,而是被你的丈夫看不起;否則,你看他願意花多少錢購買你的所有這些服務?

李玫瑾說的「立法強制女性三年帶孩子」,不用那麼麻煩,古代女性,一輩子都不能工作,中國人幾千年來的素質高到哪裡去了?

讓女人為國育兒、三年不工作?這麼偉大的事業還是男人更配啊!

現在常有新聞說,幼兒園招聘老師,優先考慮男教師,低分錄取男教師,因為現在的小男孩沒有陽剛之氣。那當然啊,解決的辦法就是讓男人從小帶孩子,帶三年,女人都去上班,小男孩不就自然有了陽剛之氣了嗎?全職帶孩子這麼輕鬆、這麼偉大、這麼坐享其成的好事,爸爸們也應該好好享受一下了。

再回到李玫瑾的觀點了,其實也可以反過來說,


「教育太重要了。國家的素質就是人的素質。」

「爸爸、爺爺奶奶、和保姆月嫂,誰帶孩子最好?當然是爸爸。希望我們一起來呼籲,國家能立法給父親三年的撫養期。」

「如果真的父親能有三年的撫養期,這個可能涉及到男性的就業問題,但我覺得那個問題不是問題,如果單位可以處理,單位的指標,進人的節奏,以三年為一個節奏,男性可以留出一些周期來帶孩子。」

「對於所有的妻子來說,你的孩子交給愛人去養,和交給農村的保姆去養,你認為這兩個效果你選擇哪一個?」

何況,男性不是比女性要聰明、了不起得多嗎?培養下一代這麼重要的事,你怎麼敢交給蠢女人來做呢?

讓女人為國育兒、三年不工作?這麼偉大的事業還是男人更配啊!

《問題餐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侯虹斌 的精彩文章:

李亞鵬:中國標本式直男
「你一直單身到現在,精神正常嗎?」

TAG:侯虹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