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寵物 > 與寵物的2416次道別

與寵物的2416次道別

原標題:與寵物的2416次道別


   與寵物的2416次道別


那些逝去的小動物,時常給她帶去溫暖,也讓她學會理解死亡

寵物狗小Q的後事一直是吳彤的一個心結。 受訪者供圖


乾淨的木質小房子安靜地擺在桌子上,裡面放了一支還未盛開的鮮花,一眼望去,像極了一個精美的藝術品。


讓人想不到的是,這是北京女孩吳彤為她的寵物狗小Q精心準備的骨灰盒。

「一個給小動物做小墓碑、小盒子的人。」吳彤常常這樣介紹自己。2015年創業至今,她用自己的設計送別了2416隻小動物。那些逝去的小動物,時常給她帶去溫暖,也讓她學會理解死亡。


「談及生死,願我們從容。」這句話,她常掛在嘴邊。


「我生命中最好的禮物」


吳彤的寵物名叫小Q,是一隻「可卡」,有著棕色的毛髮和長長的耳朵。在吳彤剛開始創業時,小Q已經是一個9歲半的「老姑娘」了。她的後事一直是吳彤的一個心結。


「死亡這件事,我沒辦法和它溝通,但我想或許它也希望留在最愛的人身邊。」吳彤不願意把自己的小Q埋在外面,她曾在網上搜索過寵物骨灰盒,但國內這類產品乏善可陳。市面上流行的一些骨灰盒外表看上去非黑即灰,這讓她覺得十分壓抑和悲傷。

之前去日本旅行時,吳彤曾路過一片墓地,墓碑上沒有對死者的悼念文字,而是略顯滑稽地刻著逝者生前的不同嗜好——一紮冒著啤酒花兒的生啤或是一對翩然起舞的男女,「路過這些墓碑,就彷彿瀏覽一部部電影。」


她也希望小Q能有一個值得其他人回憶的歸宿。


經過一系列調查後,吳彤發現,寵物骨灰盒設計這一產業在國內幾乎是空白。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我國寵物保有量已經超過1億隻,但隨之而來的寵物後事卻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國內多數主人習慣將逝去的寵物埋在小區或是郊野。因患傳染病致死的動物被隨意丟棄,或者不做消毒處理淺埋,很容易給生態環境帶來隱患。而少數對動物屍體進行火化的人,在處理寵物的骨灰時,會選擇使用茶葉罐,雖然儲存的功能達到了,卻難以傳遞溫暖。


吳彤選擇用木頭來製作寵物的骨灰盒和墓碑的原料。她覺得,木頭是有溫度的,雖然在被砍下的一瞬間,木頭就停止了生長,但它的每一寸紋理、每一個蟲眼兒,都有生命曾經停留過的痕迹。


吳彤大學學的是建築設計,畢業以後並未從事這一行。沒想到兜兜轉轉多年,最終還是回到了老本行。只是這次的甲方,是逝去的小動物。

第一個樣品是為小Q設計的。2015年春天,吳彤鄭重地在一個木製小盒上刻下一行小字,「我生命中最好的禮物」。如今,這些小盒子上大多會刻上小動物們生前的照片,主人們最想說的話。


2416條生命,2416段回憶


如今3年過去了,吳彤售賣骨灰盒的網店已有近1.5萬粉絲。這裡寄予了吳彤的夢想:用Q為設計字母,她希望,小動物們離開後生活在一個叫做Q的星球上。那些曾經生病的、衰老的小動物,會恢復健康和活力;那些受傷和致殘的會復原,變得健壯。


每個骨灰盒上都會單獨刻上一個編號,以此作為「小居民」們的身份識別。他們的故事,會更新在吳彤的微信公眾號上。在公眾號最新一期的推送里,編號數字已經增長到2416。對很多微信號粉絲來說,2416,是那些離開的生命,也是2416段溫暖的回憶。

編號2416,是一隻名叫「狗熊」的狗。它是主人和初戀男友花了25元錢,從狗販子那裡搶救過來的。原本渾身是病的「狗熊」卻堅強地陪了主人13年。「狗熊」離開的那天,「狗熊」的主人正在上夜班,「狗熊」等了她一個晚上,直到早晨才咽氣。「狗熊」主人的丈夫總說,任何生命都會死去,但給「狗熊」擦了臉、擦了眼睛,嘴上說著可解脫了,自己卻躲進廁所哭了一場。


「與寵物道別,重要的不是形式,而是情感。」吳彤製作的骨灰盒上,沒有什麼驚心動魄的辭彙,有的只是稀鬆平常的話語,有時候看了還會讓人發笑。


編號1290的小房子上,刻的是小狗拉屎的圖片。他的主人說:「我家狗精這輩子走的都是諧星路線,不想給它弄個特沉重的墓碑。就想大家看見它的墓碑,都能笑出來。」


與寵物訣別,讓一些人提前學會了面對死亡。編號1393,是一隻泰迪犬,名叫「叉叉」。它從「胎動」時便陪伴著小主人,走的時候,小主人才兩歲。2018年8月8日是「叉叉」10歲生日,小主人在「叉叉」的遺像前矗立良久。小主人的媽媽說:「關於死亡的情感教育——這堂你人生的必修課,是"叉叉"送給你最後的禮物。」


「談及生死,願我們從容」


「談及生死,願我們從容。」這句話是吳彤想的宣傳語。但現實中,又有幾個人真的能從容面對生死呢?


剛開始創業時,父母、朋友都不理解吳彤,「女孩子做這一行太"喪"了」。為了推銷產品,她曾參加過寵物用品展會,但接到吳彤傳單的人大多會把傳單扔進垃圾箱,退避三舍,彷彿受到了驚嚇。


現實也沒有給她「好果子」吃。2018年4月28日,吳彤登上綜藝節目《奇葩大會》的舞台,節目播出後,有很多人聯繫到她,認為寵物殯葬行業非常有前景。眼看著生意漸有起色,吳彤卻因為工廠搬遷等種種問題,難以找到合適的製作廠家,只能暫時靠著剩餘的庫存維持生計。


「沒有哪個工廠老闆願意花時間成本冒險只做十幾個盒子,還用不同種類的木頭,各種尺寸,對工藝上又有嚴苛的要求。」現實的一系列問題,壓得她喘不過氣來。


《2017年寵物行業白皮書》披露,寵物服務類消費中,僅有4.2%的人會選擇寵物殯葬,遠遠低於寵物醫療和寵物美容。早在2014年10月,北京就開始施行《動物防疫條例》,要求寵物死後,送到有資質、可以實施無害化處理的機構,主人不得隨意處置。但依然有很多寵物飼養者,選擇將寵物遺體自行掩埋或火化。


好在變化正在發生。去年8月,吳彤私底下做過一個統計,目前全國正規的寵物火化場所不到100家。一年過去,吳彤直觀地感覺到,為寵物火化的人越來越多,北京郊區的寵物火化機構也在如雨後春筍般建起。


越來越多的人找吳彤製作骨灰盒,他們不再為寵物的離去而嘆息,而是把死亡當作值得感謝的禮物。吳彤最近刻的話中,「謝謝你陪我長大」這句使用率最高。


「這句話有魔力,寫下很多次,都不會厭倦。能有機會講出這句話的人,比很多人都幸福。」吳彤說。(趙航)


作者:趙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華社 的精彩文章:

中國駐世貿組織代表駁斥美國對中國經濟模式的指責
外骨骼系統將如何改變單兵戰鬥方式

TAG:新華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