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生活之美在於發現,藝術風格貴在創新——學者丁黎藝術絮語

生活之美在於發現,藝術風格貴在創新——學者丁黎藝術絮語

美和藝術是人類與自然協和和連接的紐帶之一。然而,這種聯結與紐帶的存在及其表現形式,卻是一種隱而不宣的秘密。

正如羅丹曾經說過的那樣,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當我們在生活中偶然為發現某一自然或藝術之美而欣喜不已之時,卻不知更有多少美的事物和精靈,正如雨絲風吹般從我們身邊無聲流逝。因此,在人與自然或藝術之間,恐怕也存在著某種契機或者緣份吧。

何兆明國畫山水

也許美和藝術的發現與創造之奧秘,亦正寄寓於此。否則就無法理解造物為何對藝術家們會既無比慷慨又無比吝嗇:或者一剎之間,心靈和自然之間的某種秘密渠道會豁然開通,則何山何水不可入於畫,何花何草不可寓於詩。或者任你踏破鐵鞋,磨穿鐵硯,到頭來卻只不過空造出並不總和藝術奇蹟聯繫在一起的諸如筆冢墨池之類的凄涼故事。故照相寫真之影中山水不是畫,對於花草之植物學解說亦不能成為詩者,正表明現實世界與藝術世界之間,原是各有其獨具的固定內涵和本質特徵的。

陳子庄簡筆國畫山水

藝術創造的真諦,在於不僅要讀懂——即破譯自然的某種含義或意蘊。當然,這種含義或意蘊其實質乃是藝術家對自然的一種獨到的理解、體驗或認同感,一種偏頗的情感移入或自我精神的投射,而且還要創造出一種為重新喚起或激發類似的情感而需要的傳導和表達的信息載體或符號系統,從而籍以構建出一個介乎自然與人類精神之間的獨特世界。

只有既能在自然中讀出獨特的內涵,又能尋覓到表達或激發起這種內涵的傳導形式,才有可能成為真正的藝術創造者。我想,這亦是無論傳統的還是現代的紛紜繁複的藝術見解所無法改變的藝術的真正本質吧。

俞祖德作品《西嶺神韻》

藝術是一種世界觀,是藝術家對於自然和人生的感悟和理解,是人類心態、摹寫和情感的軌跡。人類在洪荒宇宙中所創造的恢宏壯麗的藝術殿堂和文明長河,就是由無數的天才巨匠這樣無中生有的創造出來的。

這無疑已經成為人類無窮智慧和偉大創造力的永恆象徵,而任何偉大的藝術靈感或創造神力一經物化為一個高度完美的具象的藝術品,則它就成為一種具有雙重性的物化體:一方面,作為一種難以企及的範本和完美無缺的參照物,它具有永遠向未來的藝術發出無休止的炫耀和挑戰的永恆價值;而另一方面,得以構成其偉大藝術品格的所有物質手段(包括物質組分、結構形式、表現語彙等),在完成該藝術品之後,其獨創的唯一性即告結束,並成為某種意義上的畏途和禁區,從而宣布任何企圖步其後塵的庸庸之輩,都永遠只能在模仿、重複甚至抄襲的窘境之中彷徨不已。

劉朴國畫山水:秋潤

於是,怎樣才能既得到創新精神之神髓,又能揚棄其具體形式之窠臼,便成為繼承與創新的辯證關係的關鍵問題,並且也是整個人類藝術史的內在矛盾與發展規律的核心和根本所在。

由此,可以約略窺見中國畫創新之難。一方面,大師如林,佳作如雲,匯成有如排山倒海之勢的歷史文化傳統之潮向後來者發出咄咄逼人的強大挑戰;另一方面,無比成功、純熟甚至完美到過熟程度的數不清的藝術觀念和創造思想乃至筆墨技法,又如同天羅地網般地罩住了中國畫創作的幾乎任何一個角落,從而使多少天才靈感和創造巧思的幽光狂慧都突不破其樊籬,以至最終在它那如火如炬的萬丈光焰之前黯然失色。

張自啟國畫作品

這種「高度完美」的傳統驕傲和「技盡途窮」的現實尷尬,就這樣形成了一個似乎天衣無縫的二律背反,無時無刻不在困擾著一切清醒和自覺的當代國畫創作者。

周明安國畫:仿石濤山水冊頁

藝術的靈苗如何在這傳統和未來的銜接處頑強破土乃至衝天崛起,這是一切有志於中國畫創新的藝術家們所共同關心和努力研討的重大課題。

周裕國山水畫:雪山遠眺

我認為,理論家固然用論證和邏輯來回答,而畫家則應該更多地用作品來回答。我同意風格即人的主張,我更想強調說:風格即主張。作品就是最雄渾的藝術宣言因為真正的藝術是用不著語言來說明的,人們的心靈自能讀懂她那固然隱秘而同時亦是直覺的情感符號。

我深信中國畫是有希望的,這希望不僅在於現在,更在於將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元迪谷 的精彩文章:

用真情描繪花鳥天堂,灑筆墨響應心靈呼喚——速寫畫家宋小川
畫家劉仁文藝術主張:辛勤耕耘瓜熟蒂落,藝術創新水到渠成

TAG:元迪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