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紅樓夢最悲劇的反派,死了長子長女,唯一活著的兒子還出家了!

紅樓夢最悲劇的反派,死了長子長女,唯一活著的兒子還出家了!

王夫人最大的標籤是「偽善」,很多人覺得王夫人逼死金釧又哭是假惺惺。

我其實是不完全認同這個說法的,在我看來,王夫人待下的確是不錯的。就拿金釧來說,賈府前前後後被攆出去的丫鬟不是一個,可是因為被攆出去就自殺的好像只有金釧。王夫人如果平時對下嚴苛,金釧是不可能有那個膽子和寶玉調情的,金釧的個性能夠得以保留,本身就可以證明王夫人的確從沒壓迫過她。

而金釧因為被攆,氣性大到會自盡,實際上也反過來證明了,金釧在王夫人面前是非常有臉面的,正是因為她日常地位非常高,一朝被攆才會經受不住落差。否則的話,茜雪、墜兒、柳五兒、四兒這些丫鬟,難道是因為沒皮沒臉才沒有去死嗎?

所以我其實相信,王夫人對手底下的丫鬟平時的確是很寵的,也有感情,她為金釧哭也不是惺惺作態,而是的確傷心。畢竟王夫人並沒有要金釧兒死,只是讓金釧兒的媽媽把她「帶下去」,寶釵前去看望王夫人時,「獨有王夫人在裡間房內坐著垂淚」,若說王夫人偽善演戲,那她也沒這個必要自己在屋裡獨角戲,她也不能預知寶釵會來不是?

至於說她沒有告訴寶釵真實的原因,我認為也不奇怪,王夫人不可能和沒嫁人的小姐說「哦,我的丫鬟和我兒子調情所以被攆出去了」,這可是涉及禮法的醜聞,隱瞞還來不及,且對女方的名譽傷害不小,還到處說?如果金釧不死,難道金釧願意被人知道自己被開除的真實原因是「勾引主子」嗎?

包括晴雯被攆在內,要是硬說王夫人攆人就是想讓丫鬟死,那未免太極端了。要知道,原著里晴雯攆墜兒也一點不客氣,平兒得知春燕娘在怡紅院胡鬧,二話不說就是「攆出去+四十大板」。王夫人也好,晴雯也好,之所以能說出「攆出去」三個字,根本原因在於他們並不知道外面的底層生活是什麼樣子,也沒法去想像被攆的人會遇到什麼困難,假設紅樓里的人都有一個共識:說攆誰就等於是要拉出去砍了,王夫人、晴雯,是否還會輕易說出「攆出去」?那就未必了。

所以金釧的死是王夫人完全沒想到的,這應該不是王夫人的借口。

對比金釧,王夫人對晴雯要心狠的多,但這心狠也不體現在攆人,而是體現在把帶病的晴雯趕到了治療條件更差的地方。在我看來,面對自己女兒一樣大的孩子,就算她是「狐狸精」,在其大病之際攆人,也確實是殘忍。即使是有護寶玉心切的理由,也不足以給這個黑點做辯白。

此外書里還有個頗有意思的地方,就是芳官等幾個戲子被放出府的時候,拒絕跟著她們那些乾娘,要求出家,王夫人一開始不同意,理由是「因思芳官等不過皆系小兒女,一時不遂心,故有此意,但恐將來熬不得清凈,反致獲罪」。

這個拒絕理由挺奇特的,要知道芳官她們是出家還是出府,反正都會消失,王夫人沒必要關心她們的去處,也沒必要多此一舉替她們考慮什麼「熬不熬得清靜」,我傾向於認為王夫人是真的以自己的邏輯替芳官她們考慮了一下,在王夫人的世界觀里,芳官這樣的小女孩,出去做個平頭百姓,比年輕輕出家了要好。但是芳官她們的眼中,與其塵世中遭罪,還不如出家。

由此看來,王夫人的並非不善,只是她無法設身處地的去考慮下人的生存模式,她把底層百姓的生活想像得太過輕鬆。當她以主人的身份為善時,又有個優先順序:

全心全意對待寶玉的>和寶玉完全不相關的>和自己有情分但是招惹寶玉的>和自己沒情分還敢招惹寶玉的>和自己沒情分還敢招惹寶玉並招出感情的

襲人屬於第一種,一般丫鬟是第二種,金釧是第三種,芳官是第四種,晴雯是第五種(雖然是誤判)。

這樣一來,就能看出,王夫人是否「偽善」,其實依然全部取決於寶玉。如果沒有寶玉,那王夫人對所有丫鬟,都會是第二等級的「善」。

可憐之人有可恨之處,可恨之人也必然有可憐之處,王夫人對寶玉關心則亂,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賈珠之死的陰影。她所在的階層位置有自己看問題的局限性,因為保護兒子的慾望太強烈而攆出幾個丫鬟,就書中的背景來看,其實沒有那麼罪大惡極。

晴雯之死雖然和王夫人聽信讒言和將她帶病驅逐有很大關係,但是我們也不能因此說,王夫人是預見到了晴雯會死才如此做。她除了急於驅趕會傷害到寶玉的人(無論是寶玉的身體還是名譽)以外,的確不曾想過去害任何人,更不曾想過要弄死誰。

而這位一生都在為子女而活的母親,最終得到的是長子亡、長女亡、幼子出家的結局。

作為一個主人,王夫人和其他奶奶們一樣,有不通人情之處。

作為一個母親,她也很可憐,那個曾經伶牙俐齒的二小姐,再也沒有站起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鄉下地方那點事 的精彩文章:

有人找馬未都鑒定,他說:這盤子全世界只有三個,你這是第四個!
如來佛祖的命門在哪裡?有個妖精碰了一下他的法力就消失了

TAG:鄉下地方那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