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北宋王朝中最有實力阻止靖康之變的人,卻被書畫皇帝冷拓致死!

北宋王朝中最有實力阻止靖康之變的人,卻被書畫皇帝冷拓致死!

原標題:北宋王朝中最有實力阻止靖康之變的人,卻被書畫皇帝冷拓致死!


靖康之變,是北宋王朝歷史上最為慘痛的一幕。歷來邊疆部族入主中原,非止一次,但如宋徽宗、宋欽宗這樣的凄慘下場,實屬絕無僅有。皇帝無能,戰敗被抓了俘虜,死有餘辜。只可惜三千餘名后妃宮女和民間女子,卻淪落為國破家亡中最為悲慘的犧牲品。她們遠離繁華故鄉,痛別骨肉親人,流放到冰天雪地的荒僻邊疆,被金國人百般凌辱虐待,慘死在遙遠的異鄉。


宋徽宗要聽他1句話,靖康之恥根本不會發生,金兵都別想活著回去

釀成這場慘劇的罪魁禍首,不是旁人,正是書畫皇帝宋徽宗。這個看似風流瀟洒、才氣縱橫的大宋天子,作為靖康之變最大的責任人,萬死不足以贖其罪。正是他的任性胡為,才使得中原王朝蒙受亘古未有的奇恥大辱。他最令人痛恨之處在於,北宋滅亡之際,並非是象其他末日王朝一樣萬事蕭條,反而是個國力強盛、兵強馬壯的大國,宋徽宗攥著滿手好牌,硬是讓他給打爛了。


宋徽宗要聽他1句話,靖康之恥根本不會發生,金兵都別想活著回去


當時,宋朝和西北強敵西夏的戰爭,已經接近尾聲。宋朝的精銳之師——西軍,已在西北戰場佔據絕對優勢,稍假時日,西夏滅亡就在眼前。西軍作為北宋的最強武裝,不僅人數眾多,戰力強悍,而且擁有一批實戰經驗豐富、能征慣戰的沙場名將,有名的種家將,就是西軍的主要統帥。


宋徽宗要聽他1句話,靖康之恥根本不會發生,金兵都別想活著回去

現實有時就這樣荒唐,楊家將在北宋的將門世家中,影響力和實際戰功極為有限,卻天下皆知。而北宋真正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首推長期在西北和西夏作戰的種家將,卻默默無聞。北宋末年,種家將的當家人是种師道、种師中兄弟兩人,都是宋朝武將中的翹楚,憑他們的能力和西軍實力,守住汴梁、殲滅來犯之敵,並非難事。然而驍勇善戰、實力強大的西軍,卻並未能挽救北宋覆亡的命運。


宋徽宗要聽他1句話,靖康之恥根本不會發生,金兵都別想活著回去


金兵南下後,宋徽宗第一時間就想到西軍,緊急調遣西軍星夜前來汴梁勤王。种師道當時已經年過七十在家養老,接到朝廷詔令立即動身,與第一批西軍來到汴京。种師道胸有成竹,堅持主戰,他告訴宋徽宗,金兵孤軍深入,輕敵冒進,此番必敗無疑。宋徽宗已經被嚇破了膽,是戰是和一直游移不定。种師道建議,先堅守不戰,借談判拖延時間,消磨金軍銳氣。待到其懈怠思歸時,派大軍在黃河阻斷金軍後路,管教他有來無回。但宋徽宗卻一直唯唯否否。


宋徽宗要聽他1句話,靖康之恥根本不會發生,金兵都別想活著回去


很快,各地宋軍陸續彙集到汴京城外,宋金實力逆轉,敵寡我眾。宋徽宗和一些將領見己方實力強大,由怯懦避戰,轉變為急於出擊。种師道堅決反對浪戰,他極力建議,等待弟弟种師中的西軍精銳到來再開戰。但宋徽宗不聽,當夜就對金兵發動夜襲,結果遭到大敗。宋徽宗再度泄氣,瞬間又變身主和派。

宋徽宗要聽他1句話,靖康之恥根本不會發生,金兵都別想活著回去


後來雙方達成賠款協議,金兵開始撤退,种師道立即建議宋徽宗,抓住戰機,在黃河岸邊截擊金軍,可獲大勝。宋徽宗已經心膽皆寒,哪敢再招惹金軍,一兵一卒不敢出動,坐視金兵滿載而歸。种師道悲憤交加,說道:「他日必為國患!」他料定金兵此番沒有吃到苦頭,不久後就會再度南下,力主調集兵力加強河北、中原一帶防禦,宋徽宗不聽。


宋徽宗要聽他1句話,靖康之恥根本不會發生,金兵都別想活著回去

不久後,金兵果然再度南下。宋徽宗戰守不定,朝廷主和主戰爭執不下,宋軍連遭敗績。种師道空懷壯志,手中卻沒有一兵一卒,他見形勢兇險,極力主張宋徽宗偕皇室撤出汴梁,西退進入關中長安,以避敵鋒芒,徐圖後事。但宋徽宗再度拒絕。很快局勢糜爛不可收拾,种師中率領的西軍精銳,也在朝廷瞎指揮下傷亡殆盡。大局不可收拾,种師道氣病交加,一病不起,不久後去世。宋徽宗此時已經讓位宋欽宗,宋欽宗親臨祭奠,痛哭不已,然而一切於事無補,靖康之變的災禍終於降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長河之暨 的精彩文章:

明朝亡國前的「壯烈時刻」,背後卻是多少哭笑不得
關羽溫酒斬華雄,曹操最吃驚的不是他的實力,竟是此人的表情!

TAG:歷史長河之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