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是什麼原因導致了日軍在淞滬會戰「速勝」戰略的破產?

是什麼原因導致了日軍在淞滬會戰「速勝」戰略的破產?

八一三事變後,中國軍隊在日本陸軍並未計划出兵時即先發制人,圍攻日海軍陸戰隊,大大出乎日方之預料。在淞滬開戰後,日本最初的計劃是以2個師團與海軍協同作戰,擊敗上海中國守軍的進攻。8月下旬,日軍增援的2個師團在寶山至吳淞一帶登陸,在中國軍隊頑強阻擊下,日軍進展緩慢,為此,日軍不得不在9月又增兵3個師團,第二次大規模向上海戰場派兵。中國軍隊面對強敵毫不示盡弱,9月至10月,中國軍隊也調集了40餘個師部隊進入淞滬戰場,這其中既有蔣介石的嫡系部隊,也有地方部隊。中國軍隊進行了規模巨大、長時間的激烈戰鬥,給在華北叫囂「三個月解決中國事變」的日軍少壯派以強烈之震懾,在世界上樹立起中國人民英勇抵抗侵略的積極形象。

日軍少壯派

日軍不斷增兵上海,依然無法改變淞滬戰場兩軍對峙相持的局面。面對華北與上海兩面作戰,日軍參謀本部還在猶豫是繼續擴大華北戰場並進行山東作戰,還是將主要兵力調往上海。此時,日軍更擔心蘇聯在北方有所行動,而上海的戰事延長使全世界注目。如果在上海長時間與中國軍隊耗下去,一旦蘇聯在北方有所行動,日本將立陷於被動。

淞滬會戰戰鬥中

日軍此時在淞滬戰場投入的兵力為陸軍5個師團,第三、第九、第十一、第十三、第一0一師團及其他特種部隊和空軍部隊,海軍部隊有第三艦隊和航空部隊,以及海軍駐滬特別陸戰隊,其總兵力已達15萬人左右,配有飛機200餘架,坦克200餘輛,火炮400餘門,兵艦70餘艘。而日軍此時在華北戰場投入的兵力為8個師團,依然高於上海,其中有第五、第六、第十、第十四、第十六、第二十、第一0八、第一0九師團及其他特種部隊。這說明,直至此時,日軍的對華用兵之重點仍在華北。

淞滬會戰中海軍艦艇

日軍在淞滬戰場遭遇到了嚴重的損失。8月份,日軍在華北戰場傷亡人數是上海戰場的3倍,到了9月份,情況就有了變化,日軍在淞滬戰場傷亡人數上升到1,2334名,而華北戰場為8562名。到10月23日,淞滬戰場日軍已傷亡2,5323名,大大超過華北戰場的損失。以日軍精銳師團第九師團為例,截至10月18日,傷亡人數已達6000餘名,占師團原有人員一半以上,第一0一師團的傷亡更為嚴重,其傷亡人數達9000餘人,在攻佔大場作戰之後,第九師團的傷亡人數達9500餘人。

馬振犢、陸軍:《抗戰正面戰場啟示錄——八一三淞滬抗戰》

編輯:浙江大學近現代史碩士生 蕭宸軒

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狄的朋友圈 的精彩文章:

蔣介石為何堅信只要川、滇、貴三省在控制之下就一定能打敗任何敵人?
孫軍全線潰敗,江西戰場的勝利能否挽救蔣介石岌岌可危的軍事威信?

TAG:康狄的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