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社會分層和個人主義

社會分層和個人主義

原標題:社會分層和個人主義


節選自《不平等的童年:階級、種族與家庭生活(第2版)


[美]安妮特·拉魯 著 宋爽/張旭 譯 北大培文出品,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文章版權所有。轉載務請註明來自「閱讀培文」微信(ID:pkupenwin)

美國的公共輿論大都把一個人一生的成就歸因於這個人作為個體所具有的品質。像「 我行我素」(I Did It My Way)這樣的歌曲、個人傳記、電視節目和雜誌上的文章都在讚美個人的力量。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個人成就 與個人的努力和天賦連在一起,如具有好強的「A 型」人格、工作努力或是有領導才能。這些文化信念為美國人對不平等的看法提供了一個框架。


實際上,與承認社會地位的力量相比,美國人要更容易承認個人的積極主動性。研究表明,美國人大都相信他們的成就來自他們個人的努力。只有不到 20% 的人看到「 種族、性別、宗教信仰或階級地位對『 出人頭地』極其重要」。與歐洲人相比,美國人更相信他們能憑自身力量來提高其生活水平。換言之,美國人相信這樣的美國夢:「 我們從小到大都相信的這個美國夢,雖然簡單但卻十分強大—只要你努力工作並按規則辦事,你就會得到機會來實現自己,讓你的天賦得到充分發揮。」 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生活的結果負責—絕大多數美國人都抱有這種美國式意識形態的信念,無論窮富,皆是如此。


然而,毋庸置疑,社會的確是有階級和階層之分的。就像我在下一章將要展示的,很多非常寶貴的資源,像擁有財富、有一份令人感興趣又有複雜性的高薪工作、受過良好教育、擁有一座家宅,都不是在全社會範圍內均勻分配的。而且,這些資源還是代代相傳的:預測一個孩子是否有一天能從高校順利畢業的最好方法,就是看一看這個孩子的父母是否有大學文憑。當然,諸如此類的關聯也非絕對:有三分之二的社會成員會重現他們父母的受教育水平,有三分之一的人則會另謀他路。儘管如此,同樣毋庸置疑的一點是:我們生活在一個資源分布極其不均的社會裡;換言之,我們生活在一個相當不平等的社會裡。然而,在下一章中我將向讀者展示,很多通情達理之人都不能在如何從這樣的社會模式中抽象出最好的理論上達成一致。在不同經濟狀況下的家庭是否「 享有獨特的、能界定其生活軌跡的經歷」這一點上,他們之間也有分歧。很多人都堅持認為,在社會經濟地位上並沒有一種清晰連貫、持續恆常的體驗模式。我將在書中證明,事實上存在這樣一種教養孩子的文化邏輯,它確有因不同家庭所處的社會地位不同而具有不同特徵的傾向。我把這些相互交錯的各種實例視為是有規律可循的:它們以一種雜亂但仍可辨認的方式集合在一起。與很多人不同,我的看法是,社會地位的確對塑造家庭生活的日常節奏有著強大的影響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大培文圖書 的精彩文章:

TAG:北大培文圖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