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明朝忠烈成清朝開國功臣,滅南明遭漢人唾棄,死後被大清列為貳臣

明朝忠烈成清朝開國功臣,滅南明遭漢人唾棄,死後被大清列為貳臣

1642年,明清在關外決定雙方命運的最後一次大會戰——松錦之戰結束,結果清軍大獲全勝,而明軍13萬人全軍覆沒不說,崇禎皇帝倚為干城、天下士子嚮往的楷模、明軍總司令洪承疇大人竟也殉國了。為此,皇上專門為洪承疇在京師招魂七天,作祭文來追悼他,名流學子紛紛作詩詞文章來紀念他,大明全國一派「人之雲亡,邦國殄瘁」的凄慘景象。直到數年後大清攝政王多爾袞進入北京,善良的人們才發現洪大人不僅沒死,還成了帶領大清滅明的引路人。

洪承疇出生於福建泉州府南安縣的書香世家,由於家道中落,他11歲就輟學回家,幫母親做豆乾走街串巷的叫賣。洪承疇在賣豆乾之餘常在洪家同宗的洪啟胤所辦的私塾外聽課,洪啟胤見這個遠房侄子極有天分,便決定免費收他為學生。洪承疇果然不負所望,十年寒窗後一舉考中進士,被分配到陝西做基層幹部。毫無背景的他本可能在這裡做與刀筆打一輩子交道的小吏,可歷史卻給了他一次改變命運的機會。

明朝末年,以貧困出名的陝西雪上加霜,天時大旱,餓殍遍野,百姓紛紛揭竿而起。1628年,高迎祥、張獻忠、李自成等先後起義,陝西境內的100多支農民軍逐漸成為明廷的心腹大患。洪承疇熟讀《孫子兵法》等兵書,深諳兵道,多次以相當老辣的手法絞殺農民起義軍,他統領的軍隊名氣也越來越大,被明廷稱作「洪兵」,他也因軍功被破格提拔,官至兵部尚書銜兼管三邊軍務。

1630年,袁崇煥被崇禎皇帝冤殺,此後明朝在遼東的戰局便急轉直下,勢如累卵。1639年9月,清軍分兩路攻破明兵部侍郎吳阿衡監督的長城防線,入侵中原,連下華北40多座城池,甚至攻入濟南,俘虜了崇禎皇帝的堂兄弟德王。猶如驚弓之鳥的崇禎皇帝不得不從內戰前線急招洪承疇率所部勤王。到京後,洪承疇被任命為薊遼總督,從此在一線主持對清軍作戰事務,直到松山大戰後兵敗降清。

洪承疇精通兵法,帶兵作戰很講究持重之道,不打無把握之仗,事不萬全絕不輕易出擊。可松山之戰他所率領的明軍,是由8個邊鎮臨時調集起來的。兵雖是精兵,但明末將帥的驕橫不聽號令是出了名的。因此,洪承疇主張在軍中樹立自己的絕對權威,而後徐徐逼近清軍,且戰且守,待抓住敵人的漏洞後決一死戰,必得成功。奈何,洪承疇架不住頂頭上司兵部尚書陳新甲和崇禎皇帝催命鬼似的逼迫,被迫匆忙出征,最終落了個大敗虧輸的結果。

所以松山之戰的黑鍋讓洪承疇來背是沒有道理的,但是他戰敗後沒有像屬下邱民仰和曹變蛟不屈殉國,而是變節降清,後來更是成了清軍鎮壓漢人的狗腿子,這註定他將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降清後的洪承疇迅速向大清表示忠心,積極為清朝吞併明朝出謀劃策。在得知闖王李自成攻克北京、崇禎皇帝煤山自縊後,洪承疇立刻建議攝政王多爾袞火速入關,並為他制定了先追剿李自成等農民軍,後消滅南明勢力的國策。

出謀劃策也就罷了,洪承疇竟甘為清軍充當前鋒打手,3個南明政權被他親手搞垮了2個,遭到反清人士的一致唾罵和譴責。門生金正希向他請教一篇文章併當眾朗誦,竟是《崇禎皇帝御制悼洪經略文》。黃道周見他來勸降就掩耳大叫:「你別騙我,我根本不相信洪亨九會投降!你這個洪承疇一定是冒牌貨,是假的!哪有像洪亨九那樣受恩深重的人會投降的!你們一定搞錯了!」

洪承疇的母親掄起棗木拐杖打他,罵道:「你這個不孝的畜生!我70多歲了,你叫我到旗下來當老媽子?我打死你,替天下人除害。」然而,儘管洪承疇辛勞多年,而清廷對這位大功臣卻是相當吝嗇的。順治皇帝原來答應「不吝封王之賞」,最後卻只給了他三等輕車都尉,准予世襲4次,這個爵位在清代編製中排在倒數第4,連公侯伯子男五等爵都沒有進去。

乾隆皇帝更是下令:「洪承疇大節有虧,列為貳臣,永為後世警戒。」告誡大家侍奉朝廷要忠心,不要向那個名聲極壞的洪承疇學習。洪承疇文武雙全謀略過人,在明末的大臣中是位不可多得的良才。然而在氣節方面的表現,卻為人所不齒。面對改朝換代時的天崩地裂,生存還是死亡,確實是一個難題。然而歷史留給洪承疇的,只是尷尬的貳臣。

參考文獻:《明史》、《清史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海拾粹 的精彩文章:

崇禎心軟未殺盡袁崇煥親族,若他知道袁後裔的去向,必將其誅戮殆盡
志願軍戰士不幸成戰俘,身上被烙上反動標誌,40年後做的事令人敬佩

TAG:史海拾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