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傲嬌」孫宏斌,今年要做到安全第一,融創不需要趕超恆大碧桂園萬科

「傲嬌」孫宏斌,今年要做到安全第一,融創不需要趕超恆大碧桂園萬科

撰文/孫靜

編輯/ 趙艷秋

融創中國董事會主席孫宏斌不再語出驚人。在今天舉辦的2018年中報業績會上,他從容坐陣,談吐風格與擺在投資人面前的融創中期業績報告一樣,四平八穩。

有媒體提出請他評價「恆大許家印投資FF」一事,孫宏斌沉默片刻後說:「我不知道。我不了解。」

又有記者提及樂視,孫宏斌態度更為冷淡:「投資者還是看公告吧。如果看不懂公告的話,那我就不多說了。」

孫宏斌

這與其今年3月在業績會上的表現反差強烈。當時圍繞樂視話題,孫式吐槽與自黑貢獻了一大波媒體流量。

與敏感話題切割,或許也為了股價平穩。當初與樂視開完合作發布會,融創開盤即大跌8%。而今天上午,孫宏斌終於可以跟投資者拍胸脯:「買(融創)股票可能會比買房子,(收益)空間會大很多。」

由於政策調控,房地產企業現在是穩字當頭。正如孫宏斌說,融創要做到安全第一。

從2016年開始,融創幾乎沒在公開市場拿過地。經營環節,則強調加速去槓桿,降低負債率。中報顯示,融創現金餘額約為874.2億元,有息負債餘額較去年年底減少約95億元,凈有息負債率較去年年底下降約9.5個百分點。

孫宏斌預計,兩年後,房企會出現業績嚴重分化。但他本人對此並不擔心,畢竟融創兜里還揣著2.31億平米土地。有資深業內人士評價,相比順馳時代一味追求規模,孫宏斌和融創現在穩健了許多。

01

地產商「豐收」季

今年整個房地產市場都陷入焦慮,但各家的業績報告則是另外一種態勢。

在甩掉樂視的包袱後,融創交出一份符合投資人期待的答卷:今年上半年,融創營業收入465.8億元,同比增長215.3%;歸母凈利63.6億元,同比增長389.3%;核心凈利66.1億元,同比增長391.8%。2018年上半年毛利率24.7%,較去年同期增長約2.5個百分點。

主營業務上,整體合同銷售額同比增長76%至1915.3億元,權益合同銷售金額同比增加83.7%至1378億元。從銷售數據上,融創2015年到2017年三年間整體合同銷售額複合增長率超過130%。

融創的業績表現似乎無可指摘。事實上,今年一線房地產企業的業績表現普遍不錯:「利潤王」恆大上半年凈利530億元;碧桂園凈利163億元,增長95%……據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顯示,在56家已發中報的房企中,8成企業上半年利潤明顯上漲。

中原地產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告訴AI財經社記者,根據他們的統計,有3成房企實現利潤率翻倍。他預計,房企2018年年報的表現都不會差,而且會刷新歷史紀錄。

02

2.31億平方米「儲備糧」

2018年的集體大豐收,實為前三年房地產市場井噴結下的果實。

某地產企業銷售負責人對AI財經社分析,房地產行業2015年開始從深圳起飛,2016年蔓延至二線城市,2017年席捲三線城市。前三年整個市場都在井噴,由於市場滯後性,按照結算周期,今年進入收割期,各大房企自然業績亮眼。

另一背景是地產行業集中度正在加劇。上述負責人認為,這種情況下,龍頭企業的市場份額會越來越大。截至上半年,融創銷售額位列第四名,僅在恆大、碧桂園、萬科之後。

但融創並未因此高枕無憂,繼續擴大規模。尋求規模增長此前孫宏斌的戰略之一。但這一次,他看得很清楚:未來保持現在的規模難度不大,但增長也很難。現在調控進行將近兩年,如他當年的判斷,調控還在加碼,而且用戶對房價的預期正在發生改變。

這種情況下,孫宏斌強調,融創要繼續去槓桿,降風險,穩健發展。

穩健的前提是有「餘糧」。目前,融創土地儲備規模達到 2.31億平方米,總貨值3.29 萬億元,可為未來兩到三年的年銷售持續增長提供支持。且超過 92%的土地儲備位於一二線及環一線城市,上半年新增土儲的綜合成本僅為3620元/平米。

低成本拿地是融創的優勢之一。上述地產人士觀察,在供應端,融創慣以收併購模式拿地,這種獲取土地的方式比公開的招拍掛(招標、拍賣、掛牌等土地使用權出讓方式)成本要低;而在銷售端,營銷是融創的強項,兩者結合致使融創這幾年的業績數據都比較好看。而降低負債率也會促使企業利潤率增長。

03

房企兩年後嚴重分化

業績會現場,有記者問融創是否準備趕超市場前三名,孫宏斌再次展示了他的驕傲:融創不需要趕超恆大、碧桂園、萬科,「相反,別人在學習我們的併購策略,在學習我們的一二線城市布局,別人還在學我們的產品和服務,我們的房子蓋得好不好,關鍵看其他開發商的態度,現在我們在每個城市的標杆項目,不光有開發商來學習,他們還買了房子,住在我們的小區。」

不過,下半年調控形勢及國內外經濟形勢仍會影響到各房地產企業。張大偉分析稱,在調控持續加碼、信貸政策持續收緊的背景下,房地產企業銷售業績會逐漸放緩。

上述地產企業銷售負責人則進一步分析稱,今年下半年,降低流動性等金融政策對房地產行業影響最大。據他了解,今年受金融政策收縮影響,很多房地產企業融資出現了問題。行業內加速洗牌,那些缺乏金融支持的中小房企有可能被淘汰出局。而像碧桂園、萬科這些大公司,都在從高規模增長型轉變為運營效率提升型。

孫宏斌也預計,兩年後房企會業績會分化嚴重,變化會比較大,但隨後補了一句,「融創會越來越好的」。

融創對保持流動性和經營目標上態度樂觀。融創中國副總裁高曦說,下半年融創中國可售貨源依然非常充裕,最重要的貨分布在核心的一二線城市。「針對於全年的銷售目標來說,下半年只需完成53%的去化率就能達成,可以說完成目標是非常有把握的。」預計下半年融創將有超過360個項目在售,總可售資源將超過人民幣4900億元。

市場洗牌對頭部房企來說也是機會。孫宏斌就預計,隨著市場變化,收併購的機會將越來越多,中小開發商會選擇併購,這對他們來說是非常好的選擇。他認為,這幾年融創在併購市場中有口碑,也有快速判斷和決策的經驗,未來融創在併購方面會繼續保持優勢。

他甚至為投資者支招:「有自住需求的可以買房子,但是如果作為投資的話,還是買我們的股票好一點,空間比買房子要大很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