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乒乓球技術提升之捷徑?小技巧而已,大家可以分享一下

乒乓球技術提升之捷徑?小技巧而已,大家可以分享一下

關於乒乓球的捷徑,這是一個敏感的話題,總是遭來非議,也總是讓人痴迷。萬事萬物存在其自身的規律,只要有規律那麼找到規律就是捷徑。

乒乓球的技術種類繁多而複雜,要求結合,還要求判斷,意識,心理,技術厚度,手感,步伐,銜接等等諸多問題。

乒乓也從來沒有一步登天,但是從腳踏實地當中我們也能找尋到略快的進步方式。或者說實戰中特別好用的方式,這就是本文所說的

業餘球友的「捷徑」。

所謂捷徑是依據業餘球友的自身情況而定,找到對於自己來說最短的那條線段,那麼你就走了捷徑。

萬事萬物沒有絕對,一場業餘乒乓教學盛宴引爆的本文話題,點滴分享,不喜勿噴。

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想要掌控萬物,你要找到最開始的那個一,而在一之前你要找到所謂的道,因為:道生一。

業餘乒乓所謂的道就是:練就是為了戰!

這句話從字面意義理解就已經理解了大部分,但是真正到了深處,也就出現了分路口,這就是每個人對乒乓的理解不同。而這個不同就造就水平的差距。

當然天才是99%的汗水,1%的勤奮也是適用於乒乓的。但是選擇比努力更重要也是適用於乒乓的。孰優孰劣,因人而異。

但是什麼是捷徑?

捷徑就是容易修鍊,容易掌握,容易進階,短時間能看到相當大的效果。相對於一板一眼的練,我們舍掉痛苦勤奮的訓練,花最短的時間,實現最大的效益,從而實現彎道超車,走出乒乓的的捷徑。

本文就僅談筆者的認知,水平不高,僅作分享。

從練就是為了戰這個角度,很多人想到的就是發球,沒錯,你的發球如果對手一個接不到,那麼他就無法贏你。實戰效果顯著,訓練著手比較容易。也是從練就是為了戰這個道的方向出發的,但是筆者談的這個一卻不是發球,而是搓球。

業餘球友第一大捷徑--搓攻!

搓攻,首先要有的就是搓球,為什麼搓球是這個「一」呢?因為搓球是我們最容易掌握摩擦的技術,因為下旋來球比較慢,所以搓球還是比較容易掌握。一般每天搓球20-30分鐘,2個月就會有所模樣。然後再練習搓加轉,搓不轉。這個時候搓球就具備了威力了。

其實搓球是一種過度級別的進攻性技術,他的進攻性就表現在旋轉的變化。而業餘球友又特別容易處理不好這種簡單的搓過來的轉不轉。

搓球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基本技術,這是一個可以讓人對旋轉從了解到深入了解的技術,而且比賽也特別實用。

當會搓轉與不轉了,那麼就開始練習搓角度,有了角度,轉不轉的配合,搓球的殺傷力也極具的增加。

於此同時,我們還要練習一板加轉搓,這個就比較厲害了。

一般人不會特意花大量的時間去練習搓球,而搓球又直接決定你實力的強弱,如果你花點時間練習搓的比較轉,比較穩定,對方拉不起來。那麼你基本就贏了,因為他搓不過你,又拉不起來,比賽很難打。不過這也是你的厚度超過了對方。說這點就是要告訴大家,不是正反手攻球後的升級就是弧圈球,搓球也可以隨著你的技術提高而升級。

當你能搓轉不轉,搓角度的時候,這個時候你就可以增加一些快搓,之後再升級成快搓短,快搓長。一般到這個程度,你水平就可以了,平時俱樂部打球就有一定的勝率了。

之後再升級就進入了比較高端的擺短,劈長。這裡尤其提到劈長的重要性。業餘因為訓練,手感,時間等關係,擺短是比較難的事情。但是一定質量的劈長還是可以練習的。比賽中也容易得分和讓對手難受。

半年的搓球訓練,可以讓你的水平提高一個到兩個檔次。

有了好的搓球,拍面亮一點,去體會各種旋轉的版型,自身用哪種力量比例能讓球容易上台。半年的搓攻練習,可以讓你的水平再上一個新台階。

這兩種技術是比較容易掌握的技術,也比較有實戰效果的技術,尤其球變大了之後,中國人也逐漸把我們鑽研了無數年的擺短控制給丟了,讓球變成了DuangDuangDuang!這種戰術尤其對直拍選手來說特別重要。

高手的搓球都不錯,如果搓球不好,那麼接發球就一定不好。這句話雖然會引發一系列的爭議,但是這句話並非小匠杜撰,國家隊著名教練說過。馬凱旋教練貌似也在視頻里說過,而且更直接果斷。不求謹記,希望共勉!

球雖然變大了,可是對於很多朋友來說,這種細膩的打法能讓你享受一生,享用一生。

一生二,乒乓還是講求全面而特長突出。

有攻就有防。接下來就是我們所說的第二個捷徑。

業餘球友第二大捷徑--搓防!

搓已經講過了,那麼就來說下防守。

防守是業餘球友一大捷徑的說法貌似已經被無數球友認同。

防守的簡單一定是建立在你上一板的控制調動的基礎上,如果你給一個半高的機會球,那麼你的防守幾乎形同虛設了。所以前一板很重要。而這個前一板還是搓球。

有了好的控制,調動,才能讓你的防守變得簡單。

這前提就是你能防好加轉弧圈,高調弧圈,和較快速度的攻球和拉沖。而這個開始比較難,開始可能連球都找不到。但是比較容易上手,調整好版型,球拍對準球,球自己就回去了。很多朋友說這個版型不好調整。找一個拉的不錯的,專門對版型,各種旋轉強度的弧圈。一個下午就可能會有模樣。簡直沒比這再快的了。但是這個一定需要你有一定的球感和基本技術。一般能拉弧圈,能拉一定旋轉強度的下旋球的球友練起來就事半功倍了。耐住心去找版型的規律,並且把他記憶下來。然後逐漸熟練。

業餘球友步伐受限,而步伐又非常的考驗身體條件和訓練條件,這東西必須多練。很多業餘球友受年齡和身體以及訓練的條件限制,那麼防守就成了一條通往成功的筆直大道。因為相對來講他對步伐的要求低多了,甚至一定層次的,你可以站在那裡無限防。這也是為什麼防守是業餘球友一大捷徑且被公認的根本原因。防守雖然沒有搓球那麼好練,但是他也可以讓你的水平達到更高的層次。

練好防守,可以讓那些多年都難以突破1800分的球友,走上一條星光大道,這是一條近了無數路的捷徑。

業餘球友第三大捷徑--發搶!

說到發搶那麼很多人就比較好理解了,有兩套好的發球搶攻戰術那麼在戰場上就比較容易春風得意,尤其每每到達關鍵球的時候更是心中有底。

可以這樣說:如果沒有人能接到你的發球,那麼就沒有人能贏你!防守你還得受對方的進攻制約,而這個發球,完全由自己做主,想怎麼發就怎麼發,只要不犯規就沒有問題。

一般業餘橫拍比較吃正手不轉短球,追身急長。直拍選手比較怕反手位半出台的不轉球,搓很難,拉也很難。還要有一板能偷到正手的球,因為業餘總是有很多人採用專業的站位(反手位的台角)卻沒有專業的步伐。現在也不強調站那麼偏了。

發球最重要的不是你多轉,而是你給的位置對方非常困難,是你發的球對方難以判斷,是落點發得開,是隨後跟隨有殺傷的進攻。

發搶,因為我們比較崇尚進攻,所以這個大家都比較熟悉。小匠這裡就不多說廢話了。只要知道這個練習思路就可以了。

業餘球友第四大捷徑--長膠

顆粒致勝!聽起來笑話,但是事實往往如此。很多球友會發現曾經和自己一起練球的球友,最後改成了顆粒。幾年以後,自己的成績和對方差得越來越遠,甚至某某顆粒曾經掀翻某某高手。而能贏對方的自己卻無力面對這樣的高手。這就是顆粒。走到2000分比反膠更有可能。

顆粒多以直拍倒板比較多見。

但是無論是什麼捷徑,都需要腳踏實地的練習,都需要厚度。

捷徑,說白了就是特長突出。但是同時也存在相應的不全面的漏洞,不過我們必須承認業餘想非常全面是非常難的。

所以針對一些球友,可以試試以上的捷徑!

運營人員:乒乓小匠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學會了牽掛 的精彩文章:

TAG:學會了牽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