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石橋,一個留住鄉愁的地方

石橋,一個留住鄉愁的地方

《寫在前言的話》

它從遠古走來。這裡歷史悠久,才人輩出,活力四射,人文氣息濃烈。這裡的人們淳撲厚實而陽光向上,它的名字叫庄浪。當你來到這裡看到的是鬼斧神工的庄浪梯田,這並不是神話,它是由勤勞善良的庄浪人民歷經幾十年艱辛,流血流汗用純手工精心打造出的梯田王國,被譽為中國梯田之父。這裡有遠近聞名的關山大景區,它那博大的胸懷每天吸引著文人墨客來這裡激發創作的靈感,續寫朝那湫的感人詩篇。這裡是一片富有詩情畫意的熱土,更是投資開發的沃土。為了更好的讓國人了解庄浪,走進庄浪,近期由我社聯手庄浪縣文聯,匯同縣書協,美協,音協,水洛印社,花兒協會,攝影協會,作協,七大藝木協會共同主辦,甘肅庄浪五限吉國際商貿城獨家協辦的:「訪人文關山,看梯田莊浪」專題欄目已正式啟動。在這裡我們將以不同的媒體視角,高超的切入手法,採取不一樣的並機直播互動,充分利用多國媒體支援共享的綠色信息通道,讓您深層次感受真正意義上的「活力庄浪,人文庄浪,智慧庄浪,故事庄浪」的民情民風新格局!請看來自庄浪的報道!

海子說: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喂馬,劈柴,週遊世界/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海子說出了大多數嚮往田園生活的都市人的心愿,特別是從農村走出來的人,骨子裡都固守著戀鄉情結,久困於螞蚱籠似的鋼筋叢林,厭倦了都市快節奏的生活,他們渴望有一方寧靜的處所來安放疲憊的靈魂。「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

別說是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有間房子足夠容身,有個小小的院落能栽花種菜,背依青山,溪繞門前,守著藍天白雲,聆聽蟲吟鳥鳴,呼吸著清新的空色,這種神仙般怡然自得的生活該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石橋,就是一個能讓人美夢成真、留得住鄉愁的地方。

「石橋」,詩意的名字,讓人不由得聯想到煙雨江南,聯想到湖泊縱橫的水鄉,聯想到各式各樣的小石橋。彷彿步入水墨畫一般的烏鎮、周庄:枕水人家,一隻只烏篷船悠悠地穿過各式各樣的小橋。若是在半月似的拱橋上,倚著一位撐油紙傘的江南女子,愁眉深鎖,那該是多麼唯美的畫面。

然而,「石橋」不是江南的橋,而是西北關山腳下一個村莊的名字。曾經的「石橋」沒有橋,一條纖細的小河穿村而過,有幾塊大石頭橫卧於河上算是簡易的搭石橋。千百年前的石橋是否有橋?唯有村前靜默的關山知道。而今的石橋有座雄偉寬闊的鋼混水泥大橋,橋上車水馬龍,熱鬧非凡。村東頭還有座十二孔小石橋,行人、架子車自如往來,便捷實惠。如今的石橋,成了名副其實的「石橋」。

石橋很普通,普通得和關山腳下任何一個村莊毫無二致。村裡人祖祖輩輩養牛牧羊,採藥育苗,耕種收割,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石橋又很特別,看似平凡的村莊卻承載著厚重的歷史。早在秦漢時,雲崖寺就成為古絲綢之路隴阪古道的一條捷徑,與雲崖寺毗鄰的石橋,順理成章成為絲綢之路上的一個小小的旱碼頭。先民們在此繁衍生息,迎送著南來北往的商旅駝隊。有史料載,出使西域的漢使張騫之子張綿曾在石橋任亭驛官職,並在這裡建立了驛站,後人稱張棉驛(棉是綿同音字)。張棉驛一直是絲綢之路關隴道上的重要驛站,後因羌人不斷騷擾,張綿便將驛站遷移至今張家川。

石橋也是庄浪縣最早傳播革命火種的紅色聯地。1945年,甘工委派陳添祥(陳貨郎)同志前往庄浪搞地下工作,在石橋村發展地下黨員十多人,將革命的火種播撒在這片土地上。

今天的石橋,在韓店鎮,乃至在庄浪是個舉足輕重的村莊。因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石橋林場就坐落在這裡,濕潤的氣候是個培育樹苗的好地方。縣交警大隊石橋中隊也選址在這裡,庄華公路經過這裡,修建中的天平高速也經過這裡。正在興建中的石橋生態山莊也坐落在這裡,石橋離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雲崖寺3公里,是景區的大後方。石橋之所以如此幸運,是沾了雲崖寺的光,沾了關山,更是沾了國家惠農政策的光。

石橋生態山莊坐落於庄華路對面的小河畔,大橋盡頭有座造型獨特的拱形大門。拱門由一棵粗壯遒勁的綠樹和幾塊形狀各異的褐色岩石撘而成,正中書寫著「石橋生態山莊」幾個蒼勁的大字。設計者選擇褐色與墨綠色,想必有一定的寓意:黃褐色代表關山雲崖寺一帶的丹霞地貌,墨綠色的老樹禿枝上煥發出幾片新葉,也許在詮釋著這個古老的村莊在新時代下煥發著新的生機與活力。進了拱門,橋下右首是幾排新農村,一色的粉牆紅瓦的四合院,家家門前籬旁或栽幾畦綠菜或開著幾叢鮮花。

新農村後面便是生態山莊了,用綠草裝扮的「石橋歡迎您」的中英文大字面西背東立於陽光下。整個莊園自西向東依次是濕地公園、生態停車場、遊客服務中心、雲崖山莊和民俗一條街五大塊,濕地公園內的仿古長廊及廊亭主體已經竣工,鋪了簡易的便道。這裡的綠雕是一道靚麗的風景,五個井字架上的大缸缸口朝南,從缸內源源不斷流出五色矮腳牽牛,溢得滿地都是奼紫嫣紅的花兒們。生態停車場上彩蝶翩翩,一隻紅腹綠翅的鳳凰振翅欲飛,這難道不是隱喻石橋像一隻從山溝溝里騰飛而出的金鳳凰?遊客服務中心正在裝修階段,據同行的張鎮長介紹,二樓的餐廳能同時接納六百人就餐。後面的雲崖山莊是二層小別墅,遊客在這裡可以親自體驗農家生活,自己做飯,也可以到旁邊的民俗一條街吃地道的庄浪美食,購買庄浪的土特產。這裡既是民俗的,也是文藝的,漫步這裡就像漫步在廈門的曾安厝、中山街一樣愜意。

如果在山莊呆膩了,遊客還可以到村子去,走進尋常百姓家,與他們拉拉家常,吃吃煮洋芋,跟著他們種種藥材,辨認辨認當歸、獨活和黨生;或到關山裡采采蕨菜,放放牛羊,感受真正的農村生活;還可以到文化廣場和農民大媽一道跳跳廣場舞,或者去3D影院看場電影;也可以攀上對岸山頭參觀參觀現代化的養牛場,去紅崖巷馬麝飼養場看看溫馴可愛的馬麝。順道去紅崖巷回民村轉轉,他們不久將搬遷到川道的移民點,那些破舊的院落終將淹沒在歷史的風煙里。如果你膽子足夠大,你還可以到南峪去看看野豬養豬基地,據說那些青面獠牙的野豬都是散養的,野豬肉好吃,野豬發起脾氣來可不是鬧著玩的。

如果你想留住鄉愁,就來石橋吧,在這裡你也可以做一個幸福的人,喂馬,劈柴,游遍雲崖/關心糧食和蔬菜/有一所房子,面朝關山,春暖花開……

作者:張勝榮 攝影:王春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庄浪發布 的精彩文章:

平涼市第六屆登山節庄浪縣全民健身登山賽舉行

TAG:庄浪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