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化療病人一定要運動 運動才是最佳抗癌藥

化療病人一定要運動 運動才是最佳抗癌藥

人人都知道,運動有益身心健康,但得了病,中國人又講究「靜養」,尤其很多癌症患者不願動、不敢動,甚至相信「一動癌細胞就擴散」的謠言。為此,國外3位運動醫學專家通過《生命時報》呼籲,運動才是最佳抗癌藥。

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終身教授、美國運動科學學院院士朱為模表示,在癌症患者的治療和康復上,靜養是絕對錯誤的。研究表明,有氧運動量較高的人,罹患癌症和老年痴獃等疾病的風險都低。而美國一項研究發現,得了心臟病,兩三周的卧床休息會導致有氧耐力(長時間進行有氧供能的工作能力)下降25%,躺3個星期就像老了30年一樣。

澳大利亞艾迪斯科文大學教授羅伯特·牛頓表示,癌症患者切不可逃避運動,原則是少運動比不運動好、多運動比少運動好。澳大利亞的研究表明,接受化療的患者如能堅持運動,則治療效果更好,藥物殺傷癌細胞更加精準,患者的各項指標都得到改善,生存期更長,生活質量更好。反之,不運動的患者因癌症死亡的風險更高。但數據顯示,澳大利亞僅12.3%的癌症患者有足夠的運動量,40.2%運動不足,高達47.5%的人基本不運動。「身體有很強大的自愈能力,運動可以喚醒這種能力,激活免疫系統,更好地抗擊腫瘤。」臨床實踐也發現,愛運動的人,化療效果更好。曾有一名40歲的女性罹患淋巴瘤,化療期間她仍然堅持每天跑步上班,而她的治療效果很好。美國紐約特種外科醫院運動專家喬丹·梅茨爾指出,千萬不要因為身體不舒服或疼痛就停止運動,否則癌細胞可能會繼續發展。如果跑不動了就走路,走路腿疼就改成游泳。「沒有人能替你去運動,一定要聆聽身體的聲音,並選擇適合的運動,堅持下去。」

在澳大利亞,患者一般在化療前20分鐘做運動,效果明顯提高。放療患者常出現骨質疏鬆,力量訓練對其非常重要。中國的太極拳、氣功、站樁等也是不錯的運動方式,能提高人的平衡能力和力量。

羅伯特·牛頓說,運動也必須對症下藥、因人而異。癌症患者的運動,需要有氧和無氧相結合。力量訓練能增加肌肉量,減少脂肪含量。接受化療的過程中,肌肉越多,脂肪越少,則治療副作用越少、生存率越高、複發幾率越低。可中國人即使身體沒病,也不重視肌肉鍛煉。喬丹·梅茨爾說,許多中國人鍛煉就是拎著鳥籠子,到公園走一走,或者跳廣場舞,但這些活動量難以增加心率,對健康用處不大。肌肉本身就是一個重要器官,30歲以後肌肉逐漸萎縮,到老了肌肉萎縮得不敢動,就是年輕時鍛煉不夠。20歲左右,有氧和力量訓練的比例應該是8:2,30歲時應該是7:3,到70歲時應各佔一半。

朱為模表示,運動達到一定強度才能對癌細胞產生抑制作用。當微微發汗、有氣喘的感覺時,人體會產生較大量的內啡肽,這是一種能增強愉悅感的激素,可提升身心機能。

喬丹·梅茨爾最後指出,我們的健康20%由父母遺傳而來,20%是醫生可以解決的,60%要靠良好的生活方式,但遺憾的是,我們把幾乎所有的錢都交給了醫生。運動是最好的防癌方法,也是最有效、最便宜的抗癌「葯」。我們無需強求拿出大塊時間來鍛煉,利用碎片化時間鍛煉即可。

科普百分百·助力科普中國,讓科學知識在網上和生活中流行起來。溫馨提示:以上為科普百分百網上閱讀所瀏覽內容,轉載分享只為知識傳播和學習宣傳,本文內容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意見建議,請私信留言,我們會及時處理。歡迎關注,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普百分百 的精彩文章:

肺部也能長石頭 多見於患過肺結核的患者
有種猝死專找年輕人!運動後胸疼別大意

TAG:科普百分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