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遺珠!八年時間從2800萬漲到5000萬
原標題:乾隆遺珠!八年時間從2800萬漲到5000萬
在印象中,提起清代翡翠,除了做工精美,具有歷史文化價值以外,單從質地上來看,其實大部分都是種差水乾的白底青。甚至有人說,故宮收藏的800件翡翠里,沒有一件達到冰種。
但凡事都有例外,今天小編要講的這顆蛋面,就是清代翡翠中的異類,不僅種水色兼具,而且身世曲折,來頭不小!
乾隆遺珠
為什麼說它是乾隆遺珠呢?
因為這顆翡翠已有200多年的歷史,是『翡翠王』馬崇仁先生祖上所傳。
乾隆帝80大壽營辦慶典時,馬家奉旨「預備玉石用器」,為此,馬家特地預備了兩件一模一樣的極品翠料,計劃做成一對蛋面,進貢給乾隆。
但遺憾的是,最後只趕出一件上交,被乾隆帝作為珍品藏於宮內。而尚未完工的那件翠料,一直秘不示人。
上世紀90年代,才將其重新打磨,就是如今出現的這顆翡翠蛋面了。
作為進貢給皇帝的預備壽禮,這顆蛋面的質地通透如冰,色澤蒼翠欲滴,猶如波光粼粼的一汪綠水,而且成品都有鴿蛋大小,想必當初的原料體積還要更大,以當時的採礦技術來看,是極為稀少罕見的。
如此珍貴的蛋面,鑲嵌上更不能含糊。
蛋面上方點綴一顆以2.26克拉的優質切工克拉鑽,火彩四射,四周用220顆重達1.596克拉群鑽鑲嵌鏤空皇冠底座,前後歷經兩百年的時間,這顆乾隆遺珠終於向世人煥發出了美麗絕倫的光彩!
天價登場,八年身價翻倍
這款翡翠蛋面吊墜首次亮相在2007年的一次翡翠巡展上,預估價高達2800萬人民幣,價格是天價,卻一點沒耽誤它的行情。
同年8月5日,一位東莞藏家一分錢價格沒講,就以預估的2800萬請走了。
不得不說,這位藏家很有眼光。
因為在今年的巡展上,這顆蛋面再次亮相,身價就翻了一倍——5000萬!
可能有人會認為,這款翡翠蛋面吊墜身價這麼高,是因為它是清代遺留下來的老翡翠,其實不然,曲折的身世頂多為這顆蛋面增添了些許傳奇色彩,要說因此而價值倍增,卻是笑談。
為什麼呢?
因為翡翠和其他文物古董不一樣,無論何時,種水色工才是決定翡翠價值的重要因素,年份只是單個因素而已。除了個別珍品,如果老翡翠本身質地粗糙,做工一般,想要漲到天價,可能再多兩百年都不夠。
所以,好的翡翠,就像是金子,無論在什麼時候,都是身價不凡的,隨著時間的流逝,當別人在增值時它也在增值,當別人在貶值時它依然笑傲群芳。
這隻清代翡翠手鐲現在看仍然極品!
在這個快節奏講究潮流的時代,如果問有什麼是永遠不會過時的,那麼翡翠一定名列其中!
1、品質不會過時
翡翠是不可再生資源,它的產地唯一,全世界達到寶石級的翡翠只有緬甸的帕敢地區出產,經過幾百年的開採,慢慢都在瀕臨枯竭,尤其是上等玉石礦!
而極品翡翠永遠不會沒有市場。在翡翠買賣中,「物美價廉」是不存在的,什麼樣的質量和工藝大家都有目共睹,對於稀有難得的滿綠翡翠蛋面,可能上億噸重的石頭都取不出,其價值可想而知。
總之一句話,無論老翡翠,新翡翠,只要種水色佳,無論什麼時候都是好翡翠!
2、審美不會過時
中國人對玉的愛好自古有之,玉石文化在中國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是中國最傳統的珠寶之一。無論是古代的「以色為佳」,還是現代的「種水第一」,變化的是喜歡的方向,不變的是對翡翠的喜歡。
這條珠鏈同樣來自清宮,在北京保利2011年的春季拍賣會上,以2300萬元的高價成交。
所謂潮流,就是那些當前消費熱度很高,非常受追捧的東西,但從商業角度而言,凡是流行的東西,就意味著非常容易過時,風潮一過,就會被市場拋棄。
只有真正具備自身存在價值和意義的東西,才會經久不衰,而永遠不會過時,翡翠就是如此。
3、文化不會過時
玉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一支,從祭祀、禮器到陳設、把玩、鑒賞,從皇室、貴族到平民百姓,玉石出現了多少年,國人就愛了多少年。
這種對於美玉的喜愛,已經深深紮根於中華民族的血液之中,不只是一種裝飾品,而是一種精神所在,寄託著對財富的渴望,對美好的嚮往,對未來的希望。
而翡翠作為玉石中的佼佼者,幾百年前來,已經深深融入了玉文化體系之中,成為玉文化的載體之一,並且廣為人知,備受認可。
因此,只要玉文化還存在一天,那麼翡翠就永遠不會過時。或許在不理解玉文化的人看來,翡翠不過就是一塊石頭。
但對於玩玉、愛玉的人來說,玉文化龐雜而宏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和領悟。經歷越多的人,便越懂得欣賞翡翠的內涵。
總而言之,時間會告訴你,什麼才是最珍貴的。


※這三種俄料性價比這麼高!都賣瘋了!
※價值連城的和田玉器皿,不僅實用還高逼格!
TAG:玉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