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回到宋朝一看:滿大街都是文身哥、花臂男

回到宋朝一看:滿大街都是文身哥、花臂男

原標題:回到宋朝一看:滿大街都是文身哥、花臂男



你應該知道,《天龍八部》的喬峰是一名由宋人養大的契丹人。那喬峰是怎麼確認自己的契丹人身份的呢?是他在雁門關看到幾名契丹人,胸膛都有狼頭刺青,而他自己的胸口,也刺了一個一模一樣的狼頭,「一霎時之間,喬峰終於千真萬確的知道,自己確是契丹人。這胸口的狼頭定是他們部族的記號,想是從小便人人刺上」。

但,契丹人在胸口刺狼頭的「習俗」,其實是金庸虛構出來的。從契丹史料中,我們找不到狼頭刺青的記載。


金庸又寫道:「喬峰自兩三歲時初識人事,便見到自己胸口刺著這個青狼之首,他因從小見到,自是絲毫不以為異。後來年紀大了,向父母問起,喬三槐夫婦都說圖形美觀,稱讚一番,卻沒說來歷。北宋年間,人身刺花甚是尋常,甚至有全身自頸至腳遍體刺花的。大宋系承繼後周柴氏的江山。後周開國皇帝郭威,頸中便刺有一雀,因此人稱『郭雀兒』。當時身上刺花,蔚為風尚,丐幫眾兄弟中,身上刺花的十有八九,是以喬峰從無半點疑心。」——這段描述,倒是合乎宋朝歷史。


金庸所說的「刺花」,宋人一般稱「刺青」、「雕青」、「花綉」、「文綉」、「錦體」,我們今天則叫「紋身」。從唐朝至宋朝,正是刺青非常流行的時期,我們去看施耐庵的《水滸傳》,梁山泊好漢中就有好幾位是紋了身的:「九紋龍」史進,「刺著一身青龍」;「短命二郎」阮小五,胸前刺著「青鬱郁一個豹子」;「病關索」楊雄,「露出藍靛般一身花綉」;「雙尾蠍」解寶,「兩隻腿上刺著兩個飛天夜叉」;龔旺「渾身上刺著虎斑,脖項上吞著虎頭」,所以綽號「花項虎」;魯智深也是「背上刺著花綉」,他的綽號「花和尚」便是來自這一身花綉。


刺青最漂亮的梁山好漢,當然非「浪子」燕青莫屬,「一身遍體花綉,卻似玉亭柱上鋪著軟翠」。他在泰山打擂台,「把布衫脫將下來」,露出那一身身花綉,台下看官忍不住「迭頭價喝采」,全都看呆了;對手任原「看了他這花綉,急健身材」,心裡也露了五分怯。


連京師青樓頭牌李師師,也聽說燕青一身刺青之美。當燕青上門拜訪時,李師師便提出請求:「聞知哥哥好身文綉,願求一觀如何?」燕青笑道:「小人賤體雖有些花綉,怎敢在娘子跟前揎衣裸體!」李師師說道:「錦體社家子弟,哪裡去問揎衣裸體。」「三回五次,定要討看。燕青只得脫膊下來。李師師看了,十分大喜,把尖尖玉手,便摸他身上」。


《水滸傳》的描寫並非虛構。宋人中確實盛行刺青之風,軍人群體中尤多刺青者。南宋筆記小說《夷堅志》提到幾名紋身的軍人:「忠翊郎王超者,太原人,壯勇有力,善騎射,面刺雙旗」;又有「揀停軍人張花項,衣道士服,俗以其項多雕篆,故目之為『花項』」。北宋名將呼延贊「遍文其體為『赤心殺賊』字」,連他的妻兒、僕從都要在身體紋上「赤心殺賊」;我們非常熟悉的岳飛背上「盡忠報國」四字,亦是刺青;與岳飛齊名的張俊,曾經「擇卒之少壯者,自臀而下,文刺至足,謂之『花腿』。京師舊日浮浪輩以此為誇。」刺青的風氣從軍伍蔓延到市井間。


市井間熱愛刺青的人,多是任俠的「街肆惡少」、「浮浪之輩」,如吉州有一個「以盜成家」的人,叫做謝六,因為「舉體雕青,故人目為『花六』,自稱曰『青獅子』」;開封有一個叫鄭信的好漢,「滿體雕青:左臂上三仙仗劍,右臂上五鬼擒龍;胸前一搭御屏風,脊背上巴山龍出水」;北宋末,開封的妓女外出踏青,身後總是少不了有「三五文身惡少年控馬」,這些「惡少年」因為大腿有刺青,所以被稱為「花腿馬」;南宋時,在錢塘江弄潮的亡命之輩,也是一身刺青:「吳兒善泅者數百,皆披髮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爭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沒於鯨波萬仞中,騰身百變,而旗尾略不沾濕,以此誇能。」


流風所及,喜歡刺青的,未必儘是「惡少年」,而是一時之風尚。宋人說,「今世俗皆文身,作魚龍、飛仙、鬼神等像,或為花卉、文字。」傳世宋畫《眼藥酸圖頁》中,右邊的雜劇演員,手臂上便有刺青,圖案似是魚龍之類。


(宋畫《眼藥酸圖頁》上的刺青藝人)


甚至一些時尚女性也會紋身,元朝時,有個姓徐的歌妓,「一目眇,四體文綉,精於綠林雜劇」。宋時,歌妓一直就是引領服飾時尚的群體,而元人的刺青習慣,自然是宋人遺風。梁山泊「女漢子」扈三娘,從其綽號「一丈青」看,很可能也紋了身,因為「一丈青」正是宋人形容刺青的贊語。


刺青也是許多宋朝男兒的「青春期標誌」,恰如一首宋詩所寫:「少年宕子愛雕青,文彩肌膚相映明。鬧里只圖遮俗眼,強將赤體以為榮。」北宋末官員李質,由於「少不檢,文其身」,被宋徽宗戲稱為「錦體謫仙」;南宋舉子李鈁孫,少年時在大腿紋了一個「摩睺羅」(宋朝人的「芭比娃娃」)圖案。


由於刺青成了社會時尚,至遲在南宋時,大都市中便出現了「紋身協會」,用宋人的話來說,叫做「錦體社」:「井市人喜文身,稱為刺繡,迎神稱錦體社」。《武林舊事》、《都城紀勝》、《西湖老人繁勝錄》、《夢粱錄》等宋人筆記收錄的南宋社團名單,都有「錦體社」。「錦體社」中有「針筆匠」,即紋身師;「錦體社」還會組織紋身展示大賽,叫做「賽錦體」,優勝者可以獲得獎金,《水滸傳》稱燕青的一身文綉,「若賽錦體,由你是誰,都輸與他」,「若賽錦標社,那裡利物,管取都是他的」。

對於一些宋朝女性來說,男性身體上的刺青彷彿還會散發出一種特別的性吸引力。《夷堅志》載,「永康軍有倡女,謁靈顯王廟,見門外馬卒頎然而長,容狀偉碩,兩股文綉飛動,諦觀慕之,眷戀不能去。」李師師見到燕青身上的漂亮刺青,也是忍不住「把尖尖玉手,便摸他身上」。


刺青,本為南方一些落後部族的習俗,所謂「文身斷髮」是也。但在宋代,刺青卻發展成為跟今天的紋身沒什麼兩樣的時尚,其流行特點也與今人極為相似:刺青的群體都是以江湖人、文藝圈、少年人為主;刺青的圖案,都極具個性化。相比之下,那個「天安社」成員,一身大肚腩五花肉紋身,審美未免太low了。


(本文參考了虞雲國先生《水滸亂彈》一書「刺青」章節的部分史料,致謝。)


本文摘自我《原來你是這樣的大俠:一部嚴肅的金庸社會史》一書,有興趣了解更多的朋友,請點擊下面購買鏈接吧:

想了解更多關於宋朝生動生活側面的朋友,也可看我的新書《風雅宋:看得見的大宋文明》,也歡迎點本書的購買鏈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們都愛宋朝 的精彩文章:

黃蓉的廚藝在宋朝很厲害嗎?| 大宋廚娘傳
大奸臣「奉旨離婚」

TAG:我們都愛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