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年間,荷蘭人在雅加達殘害1萬華僑,乾隆:這些人死得活該!
今天要來說一件很奇葩的事,在清朝乾隆年間,南洋的雅加達發生了一件駭人聽聞的慘案,當時生活在雅加達城中的一萬華僑慘遭荷蘭人的屠殺。
然而,乾隆得知這個消息後,不但不派大軍幫華僑復仇,反而是勃然大怒,痛斥這些人:死得活該!
其實早在1619年,也就是中國的明朝末年,荷蘭人便佔領了雅加達,把此地改名為「巴達維亞」。另外,荷蘭人大肆擴建這塊地方,將此地視為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總部。
不過,由於那時候的荷蘭實力並不是很強,所以巴達維亞的人口很少,連糧食自給自足都成了問題,更別說去發展商業了。
當務之急便是要增加勞動力,讓荷蘭人過來肯定是不可能的,於是他們將目光看向了勤勞踏實的華人。
十多年之後,巴達維亞的吸收了很多華人,足足有1萬多人。荷蘭政府怕華人聯合起來掀起動亂,於是開始限制華人的數量,不過作用不大,巴達維亞中的華人變得越來越多。
1727年,荷蘭人出台了一項政策,在巴達維亞沒有身份證明的華人一律遣送出境。1736年,荷蘭人的要求越來越嚴格,他們表示,只有對巴達維亞有用的華人才能繼續留在這裡,其他人都要遣送出境。
對於荷蘭政府所謂的「限華令」,一些華人不甘心坐以待斃,於是便秘密聯合在一起,還推選出了一個首領黃班,他們秘密購買武器,準備在一個恰當的日子起義造反。
但起義軍中卻出了個叛徒,他的名字叫做林楚。林楚因為與人發生了口角,在一怒之下便跑去跟荷蘭人高密,將起義軍的計劃一五一十的告訴了荷蘭人。
於是黃班與起義軍遭到了荷蘭人的圍剿,在措手不及之下全軍覆沒。而荷蘭人還大搞株連,他們在3天的時間裡殘殺了居住在巴達維亞的一萬華人。
史書稱之為「紅溪慘案」。
「紅溪慘案」發生後,僅僅2個月便傳遍了歐洲各國。幾乎每個國家都對荷蘭人的此次屠殺行動感到不滿,紛紛展開抗議,有幾個國家甚至還斷絕了跟荷蘭的貿易往來。
荷蘭人迫於壓力,處理了事件當事人,還派出使者帶著豐厚的禮物來到清朝覲見乾隆,希望可以獲得原諒。
事實表明荷蘭人想多了,清朝領導人乾隆對荷蘭人的此次行動感到很滿意。
乾隆稱這些華僑「自棄王化,系彼地土生,實與番民無異」,意思很簡單,乾隆不承認這些人是中國人,你們殺了就殺了唄。
另外,乾隆還給這件事定性,「事屬可傷,實則孽由自作。」雖然這件事讓人有點心情不好,但關鍵他們死的活該啊。
最後,乾隆對目瞪口呆荷蘭人說了一句話,「天朝棄民,不惜背祖宗廬墓,出洋謀利,朝廷概不聞問。」
這些人離開了清朝,便是天朝棄民,你們愛咋辦就咋辦,我們不管。
乾隆的這番言論也使得華人在南洋的地位變得越來越低,畢竟自己都不尊重自己,別人又怎麼會尊重你呢?


※泥瓦匠含淚讓15歲女兒去當丫鬟,13年後,女兒:你外孫當皇帝了!
※北京老人收藏了一對碗,商人出一百萬,老人不肯賣,專家:好東西
TAG:歷史那些曲折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