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漢帝國與羅馬帝國實力對比,誰更勝一籌?

大漢帝國與羅馬帝國實力對比,誰更勝一籌?


關注微信公眾號「

朕聽

(zhentingwx),

給皇上講一個特別的人物故事




在人類文明的「軸心時代」末期,歐亞大陸的兩端分別形成了領土範圍和人口數量都相類似的秦漢帝國與羅馬帝國。作為漢帝國的皇帝劉徹和羅馬帝國的締造者屋大維,兩人的實力相當,人生軌跡驚人的相似,對帝國的發展也起到了促進作用。總的來說,兩位皇帝在這一時期比較集中地將各自國家的影響力進一步推廣到華夏文明地區和希臘羅馬化地區以外。以下是對兩位皇帝的簡單對比,順帶對兩個帝國進行對比。










01


生平簡介




劉徹出生於公元前156年,於公元前87逝世,享年69歲。劉徹16歲登基,是西漢第七位皇帝。為鞏固皇權,中央設置中朝;為加強對諸侯王和地方高官的監察,在地方設置十三州部刺史,令六百石級別的刺史督察二千石級別的郡國守相;為選拔人才,開創察舉制,以孝廉為察舉科目;為解決因中央頻繁用兵引發的財政困難,將鹽鐵和鑄幣權收歸中央。為終結先秦以來「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的局面,劉徹採納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儒家思想作為國家的統治思想。




屋大維出生於公元前69年,於公元14年逝世,享年83歲。公元前44年,屋大維被愷撒指定為第一繼承人並收為養子。 公元前43年,愷撒遇刺,屋大維首次登上政治舞台,與安東尼、雷必達結成「後三頭同盟」。公元前36年,屋大維先剝奪雷必達的軍權,而後在阿克圖海戰中打敗安東尼,順便消滅了古埃及的托勒密王朝,回羅馬後開始掌握羅馬一切軍政大權。屋大維雖沒皇帝之銜,實有皇帝之權。為加強統治,屋大維對軍隊進行改革,實行僱傭兵制度,建立禁衛軍,駐守羅馬各行省。成為羅馬元首後,屋大維繼續對外用兵,先後征服西班牙、高盧、希臘、西亞一帶。




漢武帝時期與奧古斯都時期,兩個帝國內部總體上都處於政治相對穩定、經濟實力雄厚、社會文化繁榮的治世。劉徹和屋大維作為各自帝國的最高決策者,其個人治理國家的能力具有可比性;而且,兩者早年對外用兵,到晚年卻都要求其繼任者不要輕易言兵(從戰爭到戰爭預防)的歷史事實相似。










02


國家戰事




漢武帝登基之前,漢帝國採用 「黃老思想」治國理政,漁民休息,百姓安居樂業,只是時不時遭受外族侵略。漢武帝即位之後,嚴重依賴于軍隊,比較密集地發起對外戰爭,教訓了外族,挽回了漢帝國的面子。漢武帝在皇帝末期,下了「罪己詔」,呼籲帝國對外少用戰事,為未來的和平之路鋪平了道路。




而對羅馬而言,屋大維上位之前,羅馬內戰已經打得不可開交,戰爭一方面使羅馬領土急劇擴張,另一方面消耗了羅馬的國力。屋大維依靠軍隊爬上了最高權力寶座,上台之後,著手解決國內外矛盾,征服了地中海周邊大片地區,為羅馬人民創造了一個穩定的生產生活環境。屋大維做皇帝的後期,也收縮戰線,盡量減少對外戰事,為羅馬接下來的和平繁榮奠定了基礎。




漢帝國和羅馬帝國是當時世界上僅存的兩個超級大國,都具備對外大規模用兵的軍事力量。兩國有一個共同點,用兵的最初目的僅僅是為了防禦。










03


與周邊民族的關係




與漢帝國關係最重要的民族就是北方鄰居匈奴族了,從漢帝國誕生起,匈奴就沒少侵犯漢帝國,雙方爆發了多次大規模的軍事衝突。在前期,漢帝國蒙受巨大損失,劉徹登基後,改變漢初的和親政策,頻繁對匈奴用兵,深入匈奴境地2000里,同時征服百越,南詔,將漢帝國版圖大幅拓展。漢武帝時期的漢帝國在東亞地區形成了「以漢匈關係為主軸的東亞體系」,漢帝國就處於這個體系的中心位置,國家建設完備的政治制度,本身就是東方文明發展程度的代表。漢武帝劉徹是當時漢帝國的最高統治者,有強烈的政治責任感,更是一個不惜用軍事捍衛王朝尊嚴的有為君主。




屋大維上台之前,羅馬處於內亂之中,周邊各部族對羅馬虎視眈眈,羅馬隨時都有覆滅的危險。屋大維上台後,採取連橫合縱、各個擊破的策略,平息了內亂,之後又率軍攻下西班牙,並多次派兵攻打日耳曼(北部蠻族)地區以及巡視帝國境內的各行省,使羅馬帝國的領土面積爆炸式,眾望所歸成為羅馬帝國的第一個皇帝。屋大維時期的羅馬帝國處於初創時期,但基礎比較牢固,實力比較強大,在地中海地區形成了「以羅馬帝國與蠻族政權關係為主軸的西方體系」。地中海周邊國家雖沒有全部統一在羅馬帝國之內,但全部臣服於羅馬帝國,類似匈奴臣服漢帝國一樣。



「以漢匈關係為主軸的東亞體系」和「以羅馬帝國與蠻族政權關係為主軸的西方體系」都存在兩種典型的國家類型:農耕國家和游牧國家,並且農耕國家處於南方,游牧國家位於北方,兩邊長期爆發戰爭。











04


國家建制與區域的劃分




漢帝國初年,出於統治的需要,國家一方面繼承了秦的郡縣制,一方面又「吸取」秦朝沒有「同姓封地」的教訓,分封了異姓、同姓諸侯王,採用「封國制」與郡縣制並存的混合制度。時間一長,這種制度弊端開始顯現。漢武帝之前的漢朝皇帝已經著手「削藩」,有效抑制了封國的勢力。劉徹上台後,採納主父偃的建議,頒布了「推恩令」,即將各諸侯的封地封一部分給自己的子孫後代,且新建王國等級低於周邊的郡國。劉徹在削藩的同時,也不忘開疆拓土,他在位54年,漢帝國持續廣設初郡、邊郡,又陸續開復舊郡,並對西域進行了前所未有的開發,基本上確立了後世兩千多年的中國行政規劃區域圖。




對於羅馬帝國而言,屋大維上台之前,境內已經存在許多行省,大多由元老院控制,由總督治理。屋大維上台後,元老院把境內的部分行省的統轄權委託給他,這部分行省被稱為元首行省。元首行省一般處於帝國的邊疆地區或交通要衝,元首行省與元老院行省的最大不同是是否駐有羅馬軍團。除元首行省外,帝國被分為四塊部分:從阿爾卑斯山到墨西拿海峽的義大利本部;元老院行省;屬於奧古斯都個人管轄的埃及行省;行省之外的一些屬國。一般認為,元老院管轄的行省屬於比較穩定、無需駐軍的地區,任期僅一年。需要駐軍的元首行省,其總督由元首親自選派,任期由元首決定。




漢帝國和羅馬帝國都是幅員遼闊的龐大大物,要想穩定統治,必然要對超大面積的領土進行細緻地劃分,而兩國統治者都找到了適合自己國家的劃分方法,既維護了統治,又傳播了帝國影響。




以上對比是幾個大的方面,還有很多細微的方面也有必要對比一下,從而更真實的反映兩位皇帝乃至兩個帝國之間的實力對比。西漢帝國和羅馬帝國實行的都是中央集權君主專制制度。西漢武帝時期(公元前140年—公元前87年),人口總數應該在五千萬左右;羅馬奧古斯都時期(公元前69年—公元14年),人口總數,估計在五千萬到1億之間。西漢經歷了文景之治,武帝時期開始邁入巔峰,極盛時期領土面積達到609萬平方公里。羅馬帝國是當時唯一的地跨歐亞非三洲的超級大帝國,領土面積達到500多萬平方公里。這一方面,雙方平手。此外,羅馬軍隊的總數量應該是西漢軍隊總數量的1.5到2.0倍,但核心主力部隊應該少於西漢軍隊。羅馬軍團以步兵方陣為主,西漢軍團以1:1的輕騎兵配合重步兵。相對而言,西漢軍隊的單兵團作戰能力要遠遠強於羅馬兵團,但在後勤補給和異地作戰上,要強於西漢帝國。




西漢帝國和羅馬帝國有太多的相似點,也有太多的不同點,很難一言斷定誰強誰弱,但有一點可以確認,當今的中國要比義大利強多了,所以要論對後世的影響力,羅馬帝國遠遠不及西漢帝國。




作者:

承宣布政使司,魚羊秘史簽約作者。


版權聲明:

本文由「魚羊秘史」原創製作,並享有版權。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歡迎轉發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魚羊史記 的精彩文章:

史上最無恥的漢奸,陰險建議「剃髮令」使漢人痛了300年,死前身上被鑽洞插滿毛髮,下場極慘!
明末人肉成為荒年的搶手貨,膽小勿看,女孩子出門左拐......

TAG:魚羊史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