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威尼斯電影節:30分鐘VR電影成為媒體焦點 發行看好線下

威尼斯電影節:30分鐘VR電影成為媒體焦點 發行看好線下


即將在本周(當地時間8月29日)開幕的第75屆威尼斯電影節,已經公布了官方的全部片單。今年的金獅獎一口氣收錄了40部VR作品分別進入VR競賽單元及展映。堪稱是傳統電影節的VR作品收割機了。在競賽單元的敘事類別作品中,除了IN2已經深度報道過的三部來自中國工作室的作品,還有一部無論題材還是背景都頗具吸引力的作品也很值得關注。



來自加拿大VR工作室Secret Location的 「The Great C」——改編自著名科幻作家菲利普·狄克(Philip K. Dick )的同名小說(1953年出版)。講的是機器人統治下的世界末日,人類被分成不同的部落,每年要向統治世界的大主機系統The Great C供奉活人作為獻祭。在VR版的故事中,女主角的男友被選去作為「祭品」,由此開啟了女主對抗AI統治的人類起義行為。我們曾在入圍片單發布時就介紹過這部頗有電影《飢餓遊戲》加《終結者》的混合版故事。





菲利普·狄克對於電影而言是一個神奇的名字。尤其是對於超級人工智慧和賽博朋克末日世界,基本可以說是由原著改編的經典電影(《銀翼殺手》)建立起來的影像概念。此後太多作品都屬致敬之作。而The Great C則是菲利普·狄克作品改編的第一部VR電影,也是目前很多VR故事創作者都傾向選擇的題材。




Secret Location的聯合創始人認為來自這位偉大科幻作家的作品,是一個技術前瞻性的故事與同樣先鋒的VR媒介的一次完美匹配。除此之外大家心裡也都明白,能拿菲利普·狄克作品來打影賽,至少影響力上已經贏了。所以The Great C成為娛樂和科技媒體共同的焦點也是意料之中。電影節開幕前該作品已開放媒體體驗,有關這部作品的更多細節先後被曝光。




長達30分鐘以上,以傳統敘事手法為主




至今為止,超過30分鐘的VR長片不是沒有,能看下去的卻極罕見。去年Felix&Paul與Oculus聯手製作的一部真人實拍的VR電影「Miyubi」是一個成功案例。大多數看過這部作品的觀眾,戴著沉重的Oculus Rift CV1頭顯,情感交融地沉浸在長達45分鐘的VR故事中,不會感覺不適或無聊。




據現場媒體反饋,The Great C有三集,總長度約30分鐘。跨越20多個故事場景。觀眾視角包括第一部分交代故事背景的、沒有任何引導的自由漫遊,第三者視角觀察女主及其男友在小船上的場景,以及以Great C上帝般的視角俯視眾生。這種在長故事中不斷改換視角的方式看起來很像傳統電影的敘事。




故事講得究竟吸不吸引人,還是要親測過再給出詳細點評。總體而言,該作品的精美動畫場景和動人音樂,還是給現場媒體留下了深刻印象。




依然立足於線性敘事而不是互動遊戲




The Great C不僅因為片長更接近傳統敘事,在其他製作技術方面也大多採取傳統拍攝方式,比如長鏡頭和其他一些鏡頭的運用方式,都是在VR中不常見到的。因為目前的VR技術所限,擔心引發觀眾暈動症,很多VR作品在運動鏡頭上儘可能保持克制。




據The Great C的製作團隊介紹,他們也同樣面臨這個問題,解決辦法是通過一些技巧來避免觀眾的不適。比如有一場女主站在屋頂上的場景,與其他VR作品中觀眾置身這類場景的處理方式不同,在The Great C中,觀眾並不會沒有過渡突然站在屋頂(有可能引發恐高症),而是隨著鏡頭的漸變,慢慢讓屋頂的環境細節清晰起來,既增加了戲劇效果,也給了觀眾適應環境的一個緩衝。



互動上,製作團隊在最初也希望讓故事更具交互性,比如讓觀眾自己找到另一條故事線或者增加各種彩蛋,甚至還考慮過遊戲元素。但是最後這些都被放棄了,重點依然集中在敘事上。創作團隊認為,過多的互動會打斷敘事主線和節奏。希望通過VR技術在編輯、圖像和空間結構方面的應用來推動敘事的邊界,把電影語言與空間和角色、環境實時融合在一起。打造屬於VR媒介的故事。




線下體驗店先發





The Great C中精美的動畫場景給媒體留下深刻印象


威尼斯電影節首映後,

The Great C將首先進入線下體驗店,在9月份上映。直到今年Q4才會上線其他VR內容平台

,其他細節將在稍後公布。這個窗口期的設置表達了製作方對線下體驗店的一個大膽嘗試:大多數VR線下體驗中心在遊戲方面的收益表現得比VR電影要好。而且非遊戲作品通常還會為了應對線下客流量進行壓縮。所以這部長達30分鐘的VR電影在線下會有所有收穫嗎?Secret Location的聯合創始人/CEO Ryan Andal認為,這是一個用於測試的最好案例。




事實上,來自線下的信心可能跟Secret Location擁有自己的線下體驗內容平台有關。創立於2009年的Secret Location,一開始也嘗試走與傳統影視大廠聯手打造IP的VR體驗的路徑。2015年就與福克斯電視台合作,創作了劇集《沉睡谷》(Sleepy Hollow)的VR體驗。並且獲得了67屆艾美獎互動媒體類別中的「最佳用戶體驗和視覺設計獎」。應該說Sleepy Hollow的VR體驗才是第一個被艾美獎認可的作品。



2016年被Entertainment One收購後,Secret Location開始建設自己的VR內容分發平台Vusr,想走一條內容變現的路子。到了2017年下半年,線上內容變現暫時不靈,該工作室又開始嘗試為線下體驗提供內容,創建了基於線下體驗店的運營管理平台Vusr Venue,這套系統可以為目前各種類型線下體驗店提供內容及其後台管理。Secret Location認為自己的VR內容平檯面向的是高端體驗市場。我們不僅很期待去線下體驗店體驗這部30分鐘的VR電影,同時也很想知道該作品在這些體驗中心的表現。




後記




目前的VR影視創作,已經開始分化成兩個方向:一是電影IP改編的大空間多人遊戲,比如The Void與迪士尼合作的「星戰:帝國的秘密」,Spaces的「終結者」等。其次是依然在各式蛋椅里沒站起來的VR影院模式,比如VRC與環球合作的「侏羅紀世界:墮落王國」、IMAX VR與環球合作的「木乃伊VR體驗」等。不過就目前來看,蛋椅+IP這個路子究竟行不行好像越來越有疑問。畢竟這個路徑上最大的探索者IMAX已經開始關閉自己的VR影院了。



就創作本身來說,

打造屬於VR的故事這個事也與「藉助IP」天然不對接

。大多數IP畢竟都來自傳統影視。The Great C就來自在大銀幕上很成功的菲利普·狄克。至今所有根據大IP改編的VR體驗沒有一個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所以說,創作出符合VR媒介的原生故事,其實並沒有多少創作者真正開始嘗試。




變現是個大問題,目前VR內容無論線下線上都沒走通。但其實變現本身就是市場成長的過程。市場沒成熟就算作品叫好掙不到錢也很正常。




相關閱讀:


威尼斯電影節VR單元擴容   中國三部VR影片入圍


《銀翼殺手》作者的第一部VR電影     藏著更多幕後故事


愛奇藝VR:線下市場從製造現金流開始


Pinta Studios:VR是用來打怪練級的


蛋椅+IP不靈:IMAX VR關閉紐約上海體驗店    VR影院的尷尬模式




[

IN2原創資訊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圖片來自Secret Locatio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N2沉浸娛樂 的精彩文章:

數字王國想打造一個虛擬現實「綠洲」,你來嗎?

TAG:IN2沉浸娛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