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中國城市裡的「人狗大戰」

中國城市裡的「人狗大戰」

這個夏天,中國城市因狗引發的新聞數不勝數。公共空間人與狗如何和平共處,似乎還沒有答案。

中國城市裡的「人狗大戰」

最近,一種新的化學品「異煙肼」出現在中國媒體中。

幾乎每一次認識一種不常見的化學品,都伴隨著熱點新聞事件,這次是狗。在最近的幾則社會新聞中,有家養犬因誤食含有異煙肼的食物而致死。

這個夏天,因為狗引發的新聞數不勝數,從小區物業對居民打死流浪狗,一條獎勵一千元,到各種遛狗不栓繩咬傷老人孩子和孕婦。這邊業主貼告示揚言要對不拴繩的狗亂棍打死,那邊養狗業主譏諷對方應該住別墅。一條狗驚到了一頭驢,驢又踢壞了一輛車,車很貴,修修要一百多萬,新聞說狗主人和車主達成了協議,關鍵要素沒說,賠了多少錢。

生活就是這樣子,無厘頭中透著些許這個世界的真實。

我所在的小區,最近也上演了幾次人狗大戰。

業主群里不斷有低樓層業主抱怨,有業主清晨四五點就到樓前草皮上遛狗,狗叫人罵,雙方曾隔著玻璃叫罵,物業兩次調停無果。

養狗的業主聲稱住在小區就有權利享用綠地,包括養的狗。低層住戶的要求也並不過份,問題出在哪呢?

在於軟弱的監管。即使你遇到了這種情況進行投訴舉報,也無非是按照鄰里糾紛處理,並沒有明確而強硬的法規妥善解決問題。換句話說,並沒有讓狗主人忌憚的東西,現實總得有些規矩才能成方圓,在管理如何養狗這事兒上,還不行。

放眼望去,中國各地的新小區動輒就是30多層的大高樓,高密度之下,人狗相處的公共空間就顯得捉襟見肘,引發的擦槍走火更是數不勝數。

緊跟著一條沒栓繩的大狗,在樓下驚嚇到了一名小孩,家長和狗主人大打出手,引發了業主群更熱烈的討論,漲物業費參與度都沒這麼高。相似的新聞報道很多,但發生在身邊更會人人自危。要知道,石家莊市養犬管理條例中禁養的大狗,經常和業主們坐同一部電梯上下樓。

其中個頭最大的一條體長超過了1.5米,每次看到狗主人遛狗,都覺得恐懼又好笑,搞不清楚是誰遛誰:狗主人被拽得一路趔趄,所有遇到這條狗的鄰居都溜著邊走,把甬路閃出來給狗。

如果說,這位是還算合格的狗主人,你一定不同意,但請注意,他給狗拴了狗繩,好歹還有狗繩。是的,對於不養狗的人來說,要求就是這麼低。

小區里每天一早一晚的遛狗大軍中,大多數狗都是放養狀態,時不時就有狗脫離既定路線,跑到行人腳邊聞一聞嗅一嗅。

不是所有人都喜歡狗。有人對亂聞亂叫的狗驚呼加奔跑,狗主人就會安撫她說,我家狗不咬人。

事實是,誰家狗咬人也不會提前打招呼,狗主人也並不能對狗做到控制自如,以至於很多帶孩子家長,在自家樓下散步都會繞著狗走。

涉狗事件頻發,業主代表去和物業談,沒有進展,最終物業介入是因為狗屎遍地,狗尿甚至把便道磚都侵蝕得變了顏色,這事兒終於提上了管理日程。小區電梯里遍布物業看似委婉實則強硬的警告,甚至有點拐彎抹角的數落任由狗隨地大小便是沒素質。然而,也僅限於此。

大家心照不宣的所謂遛狗,大多數時候就是狗到戶外的放茅時間。物業不是執法的主體,這事兒依然要回歸到法律路徑來解決。

其實,一二三線各個城市都有大同小異的養犬管理條例,甚至細化到遛狗要栓繩、不得擾民、不能帶狗進入公共場所等眾多細節,如有觸犯也規定了處罰條款,但執法難的怪病又犯了,目前更多的是寄希望於飼養者自身素質提高。

這也比較難。養狗人總是過分誇大所謂的權利,對該遵守的義務掩耳盜鈴。

目前,很難在中國城市找到一個沒有狗的小區,老齡化和年輕人空巢現象,導致寵物經濟火熱。但很多人只關心如何解決寂寞,並沒有做好和一隻寵物長相廝守的準備。

其實科學的飼養、定期注射疫苗,類似狗叫擾民、隨地大小便、咬人等狀況都可以最大限度避免。問題在於,無人監管,約束養狗的尺度也就越來越大。

仔細翻閱多個城市的養犬管理條例,都會發現一個奇怪的問題,一部養狗地方條例,往往涉及一個城市的城管、公安、畜牧、衛生、工商等多部門,但是那麼多部門,卻管不好城市的狗。

人人談之色變的狂犬病,在很多國家已經消除,中國去年的數字是全國還有500多例。對貓狗注射狂犬疫苗達到85%以上,就能起到隔絕狂犬病毒傳播的效果,但眼下一座城市的狗的數量都難以統計,就更不要說搞清楚多少狗注射了疫苗。

從另一個角度看,管不好的狗,也因為沒有管理,狗生沒有保障。一條狗進入某個家庭受到什麼樣的待遇,完全和投胎一樣靠運氣。它可能會遇到一個退休老太把它喊兒子,也可能會遭到虐待,甚至被拋棄,成為城市龐大的流浪狗群體中的一員。

在如何與狗相處中,我們能更好地審視自己的文明程度。幸運的是,中國人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不幸的是,目前還沒有找到解決方案,而養狗的人卻似乎越來越多。



來源:FT中文網,作者:白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亞財經 的精彩文章:

美歐相繼對中資收購設置更高門檻,中企對美投資大幅下跌或致雙輸
引進電子攻擊機、威懾數百公里,日本要跟誰打電子戰?

TAG:東亞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