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人夏天的冰從哪來?

古人夏天的冰從哪來?



點擊標題下方

「鑒證歷史」

揭秘歷史事件;還原歷史真相!












鬼故事日記

言情小說

祖傳

偏方



本文來源於 梨視頻動歷史、華夏收藏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古人並不會因為沒有冰箱,就懶得再炎炎夏日裡貪一口涼,各種冰品飲料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更何況,古代其實也是有「冰箱」的,只不過這個冰箱是古人靠智慧做出來的天然冰箱——

冰井

,使用時還有青銅做的

「冰鑒」


那麼,問題來了:




這些冰都是從哪來的?


古人究竟是怎麼藏冰的呢?




首先要明白的是,以古代的條件,是不可能在夏天造出冰的。


所以,長久以來,冰獲取冰塊

最直接的辦法莫過於冬天去結冰的河面或者湖面上采冰

。但要使得冰塊熬到夏天正熱的時候,六個字 :




深挖洞  廣積冰  




《禮記》有明確記載:


「季冬之月,冰方盛,水澤腹堅,命取冰。」


也就是說,古人在寒冬臘月時會鑿冰儲存,儲存時呢,要在冰井內墊上新鮮的稻草和蘆席,然後將冰放置其上,最後再將整個窖密封,直到第二年夏曆的二三月才重新開啟並使用。




根據目前的史書記載,我國已知的

最早開始藏冰的朝代是西周

。西周設有「

凌人

」這麼一種官職,專門負責「

掌冰

」。




《詩經》曾經有這麼一句:


「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於凌陰。」


這個「

凌陰

」其實就是古人挖的冰窖。




上世紀70年代,河南滑縣就發掘出了戰國時期韓襄王的冰窖。




又比如《魏志》中專門寫了曹操建立了

與銅雀台、金鳳台齊名的冰井台

,用以窖藏冬天採集的冰塊。




據史書記載,曹操修的

「冰井台亦高八丈,有屋百四十五間,上有冰室, 室有數井,井深十五丈,藏冰及石墨」。


而民間也有在自家後院挖洞藏冰的,夏天的時候拿出來發國難財。


唐朝時候,長安的冰價就曾被一度炒到

【等同金璧】

的水平。


如今西安最涼快的地方

冰窖巷

,就是明清時官府藏冰的地方。


每年冬天,

渭河乃至繞城八水、城南太乙宮

,以及巷子西邊至

白鷺灣、龍渠灣一帶

專門為采冰修造的水池都是好去處。


堅挺如太乙宮據說至今夏天仍然有冰存在。




古人一般會儲存多少冰呢?




一般來說,會儲存

夏天用冰量的三倍




這是因為古代條件有限,無論密封有多好,最終都免不了有一部分冰會融化。




清朝《大清會典》還特別記載了清朝儲存冰的數量:


「紫禁城內窖五,藏冰二萬五千塊;景山西門外窖六,藏冰五萬四千塊;德勝門外窖三,藏冰二萬六千七百塊」。


此外,德勝門、正陽門等處也挖掘有冰窖。


冰塊除了夏天給皇帝后妃以及貴族們直接

消暑降溫

外,還會用冰做成各種

冰鎮食物

,或者直接引用

冰水




而冰有時候也被當成一種非常

「昂貴」的賞賜

,唐代詩人白居易曾經被皇帝賞賜了幾塊冰,高興的寫下了

《謝賜冰狀》




而像

古羅馬

這種地中海氣候影響下的國家,很少會有大範圍自然冰,為此古羅馬人不惜

爬到西西里島的埃特納山山頂去采冰


順便一說,埃特納山是歐洲最高最大、噴發次數最多的活火山。




除了自己采冰外,中國還會進口外國的冰塊。


美國在建國前,有句自嘲的話是這麼說的:


「新英格蘭只產花崗石和冰塊,別的什麼都沒有。」


所以他們一度不惜餘力地推動將北美的冰塊銷往全世界。




由於海運成本低,冰塊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溢價喜人,遠洋航海技術的突飛猛進使得北美的冰塊暢銷世界。




所以,《百年孤獨》里第一句話就是參觀冰塊:


「多年以後,奧雷連諾上校站在行刑隊面前,準會想起父親帶他去參觀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


雖然中國長期不買賬外國的奇技淫巧,但對冰塊的需求非常旺盛

,除了吃,最重要的是沿海地區可以長時間保鮮海產

,尤其兩廣地區很難搞到自然冰,進口冰塊稀鬆平常。


比如香港的

雪廠街

,就曾是1845年美國成立丟杜天然冰公司的地方。


有趣的是,從「雪廠街」這個名字也能看出來 在廣東方言中,

「雪」常指代「冰」


「雪條」就是「冰棍」 


「雪櫃」就是「冰箱」


「雪糕」就是「冰淇淋」




那采冰這麼麻煩,還受季節和地域限制,古人有沒有方法製冰呢?


《淮南萬畢術》

中倒是有過

「夏造冰」方法

的記載,但因語焉不詳又年代久遠 ,已經成為像地球儀一樣難以驗證的古代天頂星科技;


1698年法國傳教士

巴多明

來到中國倒是表演過

西方製冰術

,但沒有詳細說明;


而網上盛傳唐末就有的

硝石製冰法

,大概是受穿越小說的影響得出的結論 古書中並沒有明確記載 ;


17世紀 荷蘭工程師

雷德爾

發現在冰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硝酸鉀,也就是硝石,可以使水降溫,不過降溫幅度非常有限;




想想,人類80萬年前就已經學會生火 然而直到

1775年庫倫利用乙醚蒸發使水結冰

,人類才真正學會了製冰,這才是最神奇的事情。






















十二生肖2018年運勢查詢













每周更新最新相關運勢動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鑒證歷史 的精彩文章:

90後美女揭秘鮮為人知「潛規則」,看你拿煙的動作,就知道你。。。
中國的"壞老人"移民美國了,但是下場卻有點慘

TAG:鑒證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