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環到底有什麼本事,能把唐玄宗迷得神魂顛倒?臨死前揭露真相
原標題:楊玉環到底有什麼本事,能把唐玄宗迷得神魂顛倒?臨死前揭露真相
相信熟悉歷史的人,必然不陌生唐玄宗與楊玉環的愛情故事。說起兩個人的愛情,每當憶起,都會令人心中感傷。杜甫有《哀江頭》詩云:「明眸皓齒今何在,血污遊魂歸不得。清渭東流劍閣深,去住彼此無消息。人生有情淚沾臆,江花江草豈終極!」
楊玉環,薄州永樂人,出身名門,乃是隋梁郡汪氏的四世孫,父親楊玄琰。成人之後,因生的貌美膚白,楊玉環被選進宮,成為壽王李瑁的妃子。如果,不是唐玄宗風流成性,與自己兒子爭奪女人,想必,楊玉環會在宮內平靜過完餘生,默默過著自己的王族生活。
然而,歷史沒有如果,唐玄宗的出現改變了她的人生軌跡,從此,世上多了一個楊貴妃,也造就了一個千古傳唱的愛情故事。
世人都說唐玄宗多情貪色,這倒一點不錯。作為一國皇帝,擁有三宮六院,嬪妃無數,天下美人皆聚己身,還真沒有幾個人能夠做到清心寡欲。唐玄宗雖然多情卻不濫情,喜歡過的女人很多,時常是舊情未斷新情又出,但他卻從不忘情。
如:唐玄宗與楊貴妃如膠似漆時,仍然不忘抽出時間前往西宮,陪伴梅妃。除了梅妃之外,唐宮之內,還有一人深得玄宗帝恩寵,她便是念奴。聞聽此人,想必您定然似有耳聞。沒錯,流傳至極的宮廷曲牌名《念奴嬌》便是得名此人。
念奴喜愛執板吟詠,歌聲清亮,一顰一笑間散發著知性魅力,深受唐玄宗賞識。甚至,被玄宗譽為「每執行當席,聲出朝霞之上,邠二十五郎吹管也蓋不過其歌喉。」唐·元稹《連昌宮詞》有詩云:
「力士傳呼覓念奴,念奴潛伴諸郎宿;須臾覓得又連催,特赦街中許燃燭;
春嬌滿眼淚紅綃,掠削雲鬢旋裝束;飛上九天歌一聲,二十五郎吹管篴。」
唐玄宗登上帝位前,深得其寵的妃子不在少數,前有念奴,中有趙麗妃,沒有多久,又覺得膩了,移情於錢妃、皇溥德儀、劉才人等妃子。最後,又喜歡上了武惠妃,可惜武惠妃四十多歲時因病去世。
當時,唐玄宗52歲,後宮佳麗雖多,但都入不了他的眼。隨著年齡越來越大,唐玄宗愈加覺得孤獨,那麼多妃子,卻找不到一個值得傾訴情思的人,這對於向來多情的唐玄宗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打擊。在此影響下,唐玄宗開始變得鬱郁不振,喜怒無常。
而後,有大臣進言稱:「楊玄琰有個女兒,名叫楊玉環,生的花容月貌、嬌艷欲滴,更重要的是才藝俱佳,與陛下興趣相合,定然能夠為陛下解憂。只是,這女子為壽王之妃,不知陛下是否要看?」唐玄宗聞聽大喜,他相信大臣既然敢向自己推薦,那這女子必然有著過人之處。
唐玄宗內心已經迫不及待,哪裡還在乎那是自己的兒媳婦。當即命人將其招來,欲要一觀真容。這楊玉環來到後,唐玄宗猛然坐起,視線被眼前出現的女子深深吸引,果真如大臣所說。此女生的膚白貌美、儀態萬千,極好的美人胚子,更為重要的是,她有著別的妃子所不具有的出塵氣息,仿若仙女下凡,談笑間極具修養,且歌舞曲藝盡皆擅長,簡直是撿到了稀世珍寶。
唐玄宗內心激動,好在他快速反應過來,內心深知現在還不是佔有的時候,畢竟,此刻她還是自己的兒媳婦,就算想要拉到自己身邊,也要先改變她的身份。當即,唐玄宗命楊玉環出家入道,而後,再將其迎娶入宮,獨享專房。
媳婦被老爸搶去,壽王雖然覺得憋屈,但是,他又能如何呢,難道還能與父皇作對不成?思來想去,壽王倒也看透,選擇大方拱手相讓。唐玄宗自知對不住兒子,便納入韋詔訓的女兒為壽王妃,作為補償。
壽王並不喜歡此女,但是,父王好意若不應允,只怕會徒增隔閡,最後,無奈同意。這裡,楊玉環深得唐玄宗喜愛的一個原因,便是精通歌舞音律,二人在生活中,有著興趣相合之處,自然更加能聊的來。
隨著交流深入,唐玄宗深知此生遇到知音,無論是音律還是戲曲,楊玉環盡皆擅長,這讓唐玄宗更加珍惜楊玉環。玄宗親譜《霓裳羽衣曲》召見楊貴妃之時,令樂工奏此新樂,並賜楊氏以金釵鈿合,並親自插在楊氏鬢髮上。甚至,玄宗對後宮人說:「朕得楊貴妃,如得至寶也。」
沒有多久,楊玉環所受寵愛便獨領後宮,為所有嬪妃所羨慕,雖不曾為後,但儀體規格都是與皇后相同。天寶年間,唐玄宗正式冊封楊玉環為妃,是為楊貴妃。自從遇到楊貴妃後,唐玄宗每天神魂顛倒,沉浸其中,從此便不上早朝了。
那麼,楊玉環到底有何迷人之處,難道僅憑才藝,就能令唐玄宗如此迷戀嗎?
據記載,楊玉環不僅儀體端莊,姿色出眾,且身材豐腴,風韻迷人,唐玄宗看慣了宮中眾妃身形瘦弱,突然出現個姿色身形俱佳的楊玉環,自然會令他魂不守舍。並且,她自入宮以後,遵循封建的宮廷體制,不過問朝廷政治,不插手權力之爭,雖曾因妒而觸怒玄宗,以致兩次被送出宮,但最終玄宗還是難以割捨。
其次,楊玉環秀外慧中,善解人意,比如:天寶十四載,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安祿山以清君側,反楊國忠為名起兵叛亂,兵鋒直指長安。之後,楊玉環在被賜死前,她並無一句怨言,而是毅然赴死。如此這般心性,便可以看出楊玉環的過人之處,這或許就是唐玄宗迷上她的另一個地方。
《新唐書》中的記載與《舊唐書》大致相同,由此可見,楊貴妃確實死於馬嵬坡。後人傳說貴妃沒死,可能只是一種美好的願望。
參考資料:
『《哀江頭》、《念奴嬌》、《新唐書》、《舊唐書》』


※中國有一個鼎盛家族,四代人中有五人位居三公,現今卻沒落了
※劉備失去此人之後,蜀國基本已經無力回天了,就算是諸葛亮也不行
TAG:江山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