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洋人著書自稱曾來中國,卻因萬曆帝的一封信,真相變得撲朔迷離

此洋人著書自稱曾來中國,卻因萬曆帝的一封信,真相變得撲朔迷離

俄羅斯與中國的接觸,最早可追溯到13世紀末。

當時,蒙古鐵騎縱橫歐亞大陸,成吉思汗子孫建立了統治俄羅斯的蒙古欽察汗(金帳汗)與統治中國的蒙元王朝,則俄羅斯算是和中國有了一些來往。

但這為數不多的一點來往,其發生地主要還是在蒙古地區。

嚴格地說,俄羅斯族人與中原漢族之間,還互不知曉對方的存在。

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煊赫燦爛的大明王朝,將元朝蒙古貴族遠驅大漠。

此後相當長一段時間,俄羅斯人更加對中原漢族一無所知了。

一百多年後,即1480 年,俄羅斯擺脫蒙古人的統治,才從流傳於歐洲的《馬可波羅遊記》里知道了文明富饒的大中國的故事,心嚮往之而身不能至,油然而生敬意。

有意思的是,15世紀初,俄羅斯人在按照自己心中的想像,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宮東邊建立了一個繁榮的集市商業區,將之稱為中國城。該稱謂一直沿用至今。

1525 年,俄國學者格拉西莫夫提出了開闢東北新航路設想。

他的設想是從歐俄兆部沿海岸東航,駛過北冰洋,經白令海峽進入太平洋,航達中國。

大概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不斷有俄羅斯學者通過向英國、荷蘭的航海家求教,尋找和探索前往中國的最佳路線。

到了1616年,俄國西西伯利亞重鎮托博爾斯克的軍政長官派出托米拉彼得羅夫使團從托博爾斯克出發,到達了葉尼塞河河源地和烏布蘇湖,打通了鄂畢河上游與葉尼塞河上游的聯繫,進入了蒙古高原西北部的薩彥嶺地區,俄國人遂有了經西西伯利亞、蒙古西北部來到中國的可能。

1618年5月,沙皇以伊凡.佩特林為正使,安德烈.馬多夫為副使,加上皮亞圖卡.基熱洛夫、尼古拉祭夫等二十四人,組成俄國考察隊,從托木斯克動身,前往北京。

佩特林通曉俄蒙雙語,他以為,中國人使用的語言就是蒙語,到了中國,自己和中國人在語言交流上完全沒有問題。

後來的事實證明,佩特林的想法錯了,徹頭徹尾地錯了。

佩特林歸國後撰寫了一部《見聞記》,詳詳細細地記述了此行的路線。

現在,有些世界史學家把《見聞記》的地位拔得很高,將之稱為俄國的《馬可.波羅遊記》。

按照《見聞記》的記載:考察團一行從托木斯克乘馬出發,大概走了十二日,到達了吉爾吉斯地區;接著騎行六日,到達阿巴坎河;又騎行九日,到達克姆齊克河;再騎行三日,到達一個大湖(即烏布蘇湖);沿注水入湖的特斯河走十五天,到達了該河上游,遇到了阿勒坦汗。之後,他們在蒙古地區旅行考察了四十多天,經過了許多諸侯王公的領地兀魯斯和個別稱汗的汗國,最後從板升城進入中國明朝領地。

板升城即現在的呼和浩特,離開了呼和浩特,佩特林一行進入明境,先後經過張家口、宣化、懷來、南門、昌中等城市,順利抵達他們所稱的大中國城——北京。

《見聞記》的大部分篇幅是記述在中國沿途見聞的。

裡面寫,他們一行經過克里姆林城牆(即長城)進入了中國。

中國人連比帶劃地告訴他們,中國人不惜花費巨大的人物、物力、財力建造這條從海邊延伸到布哈拉的長城,是因為這裡有兩個國家,即中國和蒙古國。兩國之間以長城為界。城牆上築了很多城樓,是為了敵人一旦逼臨邊境,明軍便在城樓上燃起烽火;使人們在城樓上和城牆上各就各位防守用。

《見聞記》把懷來城稱為「中國的亞爾城」, 佩特林以欽佩和景仰的筆觸寫:城牆是用石頭築的,雄偉高大。在每個城樓和城門上面,與前面幾個城一樣,有大炮、小型火器和衛兵。他們使用石頭炮彈,炮彈比人頭大一些。城門又寬又高,門板也是包鐵的,門上密布乳釘。

佩特林之所以欽佩和景仰,是因為當時的沙俄還比較落後,其國內的建築多為土木結構。

佩特林並不知道,他所看到的「比人頭大一些」的「石頭炮彈」並不是純石頭製成的炮彈。那個時候,明朝的科技發展是居世界前列的;中國的落後,那是清王朝康熙、乾隆以後的事。佩特林他們看到的,其實是球狀鐵質爆炸炮彈,只因其見識有限,將之想像成了石頭炮彈。

1618年9月1日,佩特林等人在大中國城(北京)里得到了明朝官員的熱情接待,被安置在宏大的國賓館裡(可能是會同館南館某所)。.

佩特林等人在北京停留的時間並不長,只有四天。

佩特林似乎已把一生的記憶濃縮入這四天時間裡了,不厭其煩地描述北京的各處景物、各種細節。

的確,能在那個時代來一趟北京,足夠他吹一輩子牛逼了。

佩特林吹牛說,大明皇帝居住的大中國城建於平原,是座石城,呈四方形,非常之大。其四面環河,名叫御河。御河流入紅海(指渤海灣)。從大中國城到海邊有七天行程。而騎馬繞大中國城一周,也需要行走四日時間!

又說,每個城角和每面城牆中部都有高大的城樓。城樓有鏤花檐板,漆著各種顏色。城樓上和城門上都有大炮和炮彈。並有二十來名士兵守。

佩特林是這樣描繪紫禁城的——大中國城裡有一座磁鐵城,這是皇帝居住的皇城,皇宮位於磁鐵城中心,宮殿頂部金碧輝煌釋。

儘管佩特林寫得繪聲繪色、身臨其境,但後世不少專家、學者認為佩特林本人實際上並沒到過北京城,他所寫的一切,不過是「李白夢遊天姥山——全靠想像。」

的確,查《明神宗實錄》專門記載萬曆四十六年(1618) 七月至十一月事的卷572至576,都沒有俄羅斯使團來華的任何記錄,哪怕是蛛絲馬跡,都纖毫不見!

這件事兒,是有些蹊蹺。

不過,《見聞記》裡面也說了,佩特林他們在北京停留時間雖然只有四天,並且沒有見到中國明朝皇帝,但返程里,明朝官員交給了他們一封由中國明朝皇帝寫的書信!

既然有當時中國明朝皇帝——萬曆皇帝寫的信,那麼,信上寫的都是些什麼內容呢?

佩特林說,這封信是萬曆皇帝致俄國沙皇的國書,帶回國後,由於國內沒有人懂漢語,所以無人知曉,將之束之檔案館的高閣之上了。

也就是說,在佩特林的有生之年,他都不知道萬曆皇帝的書信上寫的是什麼,該書信一直

躺在檔案館裡。

那麼,現在的俄羅斯歷史檔案館裡還有沒有保存著這封書信呢?

沒有了。

蘇遠東科學院研究所等編《十七世紀俄中關係》第一卷第一冊記載說,這封信於1675年被譯出,之後中文原本便亡軼了。

實際上,經手譯這封書信的人是俄國外交官、翻譯官斯帕法里。

斯帕法里於1675年準備訪問中國,這一年,萬曆皇帝已經去世55年,明朝也滅亡了31年了。

斯帕法里請了兩批翻譯人員,才把這封國書譯成俄文。

當時,找不到既懂中文又懂俄語的人。

那這封所謂的國書怎麼譯得了?

原來,歐洲有一門各國通用的語言——拉丁語。

斯帕法里是讓懂中文和拉丁語的人先把國書由中文譯成拉丁語;然後再讓懂拉丁語和俄語的人把國書由拉丁語譯成俄文。

不難想像,經過雙重轉譯之後的文字,也許意思已經和原文相去甚遠了,可惜,斯帕法里卻把原書信弄丟了,難怪後世史學家對這封書信的真假存疑。

而最烏龍的是,斯帕法里又在日期問題上弄錯了,判定這封國書「寫於26年前」,即1649年(清順治六年)。

康熙十五年(1676年),斯帕法里等人喜孜孜地拿著這封信的拉丁譯本和俄譯本來到中國,呈交給當時的中國君主康熙皇帝。

康熙帝命法國耶穌會士南懷仁作翻譯。

南懷仁也不懂俄語,他和斯帕法里等人用拉丁語交流,通讀了國書的拉丁譯本,轉譯為漢語,全文如下:

中國萬曆皇帝。有兩人自羅斯來。中國萬曆皇帝曉諭兩羅斯人曰:為貿易而來,貿易可也,去後可再來。寰宇之內,爾大君主與朕大皇帝幅員廣大,兩國之間道路頗為平坦,爾等上下溝通,可運來珍品,朕亦將賜以上等綢緞。今爾等即將歸去。再來時,如系奉大君主之命,朕亟盼攜帶大君主之國書,屆時朕亦將報以國書。爾等如攜國書,朕即命以上賓之禮接待來使。朕今不便遣使訪爾大君主,因路途遙遠,且語言不通。朕今致書大君主,並向爾大君主致意。一旦朕之使者有路可去爾大君主處,朕當遣使者前往。朕身為皇帝,依本國習慣,既不便躬親出國,亦不允本國使臣及商人出國。

斯帕法里說這封信寫於清順治六年,但信中反映出的卻是明朝萬曆皇帝,康熙皇帝對這封書信當然不肯認賬了。

則《見聞記》中的記錄是否屬實,也只能繼續存疑下去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覃仕勇講史 的精彩文章:

徐達的一次失常表現使一場會戰化作泡影,史書卻有意將此事淡化掉
朱元璋晚年最為倚重的開國大將,托以重任,最後結局卻有兩種記載

TAG:覃仕勇講史 |